.

龙门新星瑶祖穴居地仙马化神石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蓝田中学全貌。

  

  美丽的石马山。

  乡村名片

  新星村

  新星村位于龙门县蓝田乡西部,距离县城约18公里,距离乡政府约米,全村土地面积达3万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山地20亩,森林覆盖率达97%,村内有杨坑洞自然保护区。

  新星村下辖山下、双下、长塘、祯祥、山角、梅一、梅二、梅三、梅四、新一、新二、黄田、古份、布心等15个村民小组,有户,总人口人,村内姓氏众多,其中林姓和刘姓占比最多。

  新星村与蓝田乡隔河相望,一座桥把东西两岸连接起来,从乡政府可以直通新星村。过桥后,桥头左边是村委,右边是蓝田中学。蓝田中学、中心小学和卫生院都在新星村,有人戏说这里是蓝田乡的CBD,新星村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见一斑。

  百年古村落唯美寄乡愁

  “新星村”名字的由来,是一段特殊历史的见证。年,成立人民公社,原各大队的高级社合并成大队。当时社前片有一个高级社叫“新龙”,双下、杨梅塘片有个高级社叫“七星”,为方便记忆,也为了平衡两社人情感,两个高级社原名里各取一个字,故得名“新星社”,即后来的新星村,这个名字一直沿袭至现在。

  新星村是一个古村,约有多年的历史。姓氏较多,除了瑶族的谭、林、杨、刘、李等七大姓之外,还有罗、余、潘、杨、丘等十多个姓氏,均为后来迁入的人口。其中古份和祯祥两个小组主要姓杨,是以前河源水库移民村,目前有多人;布心和双下姓李,两村一脉相传;林姓和刘姓为村里的大姓,人口最多。

  据新星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富添介绍,新星村在很早以前,人口最兴旺的不是林氏和刘氏,而是余氏。余氏祖祠位于新星村新一小组,祠堂有3厅2个天井,住着几百口人。现在周围的大围屋全部倒塌,但从墙基上能看出一点残存的痕迹。

  村民余水金是余氏后人,他对祖先的迁徙比较熟悉。余氏到蓝田开基前,祖先有九兄弟,落担新星的祖先排行第八,从福建迁入,经过一百多年发展,家族繁衍成一千多户,几千口人。后来,家族人口日盛,为了光大祖德,开枝散叶,余氏族人陆续迁移,搬到新丰、连平、左潭和铁岗等地,现在新丰几个村镇全都姓余,有一万多余姓族人。每年过年,新丰和龙门其他镇的余氏会回到新星村的祖祠来祭祖。蓝田曾经开基繁荣的余氏,现仅存有8户。

  林氏是村里现在人口最繁荣的一族,祖先也是从福建迁入,曾是福建第一大姓。位于梅一小组的林氏祖祠,是杨梅塘5个村的总祠堂。这五个村小组的林姓都是从祖祠分离出去另立门户,形成现在的人口格局。林氏祖屋周围的围屋已经全部坍塌,祠堂几经修缮才保存下来。从围屋门楼和残存的墙体看,这里曾经是一座气派的大围屋,一点也不逊于上东村的“田心围龙屋”。

  现存的梅一小组的林氏祖祠门楼有两层,砖木结构,高约六米,保存完好,在门楼里面,有一条楼梯通往二楼。门楼的大门、门框和门柱等用很粗大的木材打造,部分朽烂,机关门的框上一排门闩插洞还清晰整齐。门楼里两边用来闲坐、乘凉的麻石还在原地静静地守在那里。遥望当年,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林氏老人坐在这里吹风乘凉、闲聊,一派热闹景象,似乎清晰可见。

  林氏祖祠祠堂前的风水塘还保存完好。眼前沉静、幽深的古老祠堂,一年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时刻,就是在过年和办喜事的时候。祠堂大门墙上贴着大红双“喜”,横批层层叠叠,显示林姓喜事较多,人丁兴旺。

  至今,蓝田瑶族依然坚守着同姓不婚的习俗。这个习俗,从林氏祖祠墙上贴着的对联横批即可以印证,有林刘、林陈、林丘、林徐、林魏等联姻,没有林林联姻。刘富添介绍,现在也偶有同姓联姻的,但依然不提倡,而且绝不能是本族本村,距离较远,或是外省市人,这跟近亲不能结婚的医学道理类似,具有科学依据。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坚守,成就了新星林氏的繁盛,也成就了新星村团结融合、欣欣向荣的气象。

  神奇石马山童子讲书台

  蓝田的地标,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山,叫石马山,位于新星村蓝田中学后面。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石马山不高,却在当地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从空中俯瞰,石马山很像一匹高大英俊的白马,马头昂首向前,四蹄奋进,迈步在新星村。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仙人一大清早牵着一匹高头白马路过蓝田这片蓝靛青绿的田园,遇着一位妇女。仙人问妇女,能否让马吃点田里的蓝草?妇女欣然应允。对于妇女的良善,仙人十分感动,因此留下仙马,腾空而去。仙人一走,突然间,风雨交加,一会儿就雨过天晴了,人们发现仙马变成了石马,留在了蓝田,这就是今天新星村的石马山。

  在石马山的山崖上,有三根矗立着的石笋,叫“童子讲书石”。关于讲书石,当地也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清朝时期,杨梅塘的林伍联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回家,一晃几年过去了。一天早上,林伍联被父亲催促去石厦田犁田耕种。林伍联只好扛着犁,赶着牛往田间走,到了田头天还没大亮,他便拴住牛坐在路旁一块大石上歇息,就在这时,隐隐约约传来童子的读书声,仔细听,是从石马山上几柱石笋处传出来的。林伍联好奇地静听下去,越听越清楚,是讲解“犁牛之子”这道作文题,听完后,伍联会意到可能是仙人启发,这次科举考试的作文题定是此题,他干脆不犁田了,认真听着记在心里,然后回家筹钱再次参加科举应试,果然,正是这道考题,他也因此中了功名。

  从此,后人把石马山山崖路上的三柱矗立的石笋叫“童子讲书石”,并修建了一座庙宇,当地还传诵着一首诗:石山之下石书房,石凳石台石讲堂;石作先生居上位,石为童子坐依旁;石山远有书声响,石里光明汝意抢;石马将来成甲第,石禅拜出状元郎。

  无巧不成书。年,蓝田中学从蓝田三坑迁至石马山下,更名“蓝田民族中学”,是惠州唯一一所少数民族中学。蓝田民族中学建校40年来,悉心培养出一批批学子,送进更高学府,成为蓝田培养人才的摇篮。

  每一个神话故事,都饱含着老百姓对知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励志故事代代相传,激励着孩子们勤思苦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而今“童子讲书石”就在蓝田民族中学后面的山上。蓝田中学副校长何国仁告诉我们,目前学校有七个班,是蓝田唯一一所中学,学子们都十分努力,校风很好。

  从校门口往上看,学校依山而建,背靠着石马山,前面视野开阔。设有篮球场和操场。“当年这里是一个很陡的坡,那时我们边读书,边挑砖挖土参与学校的建设。”刘富添说。学校建校时,他正在学校读书,当时一边上课,一边参加建校劳动。

  现在蓝田乡将石马山打造成石马山公园,这里树木葱茏,古树参天,校门口一棵古树郁郁葱葱,枝叶茂盛,仿佛一把擎天大伞,给人们遮风避雨,成为新星村一道美丽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