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收获的季节阴雨连绵,雾气腾腾,雨声沙沙犹如吊线的珠子没有停息,给这早秋增添了许多寒冷。即将迎来的中秋也被这阴雨天气阻住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作物和许多果实陆续成熟,农民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所以就将“中秋”这天当作节日。“中秋”就是秋季中间这个月,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是古人遗传下来的民俗。中秋从古代宫廷文人兴起到北宋正式为中秋节,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对于中秋的起源说法比较多,总之、至今以月饼,桂花酒为节日食物。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前就和爷爷赶集。我家离集市三里路,步行就是三十多分钟。集市上都是卖中秋节的礼品,如:点心,炸糖,罐头,鸡蛋糕,再也想不起还有什么了,反正这些不止。那个时候我没见过月饼,不知道城里有没有,必定那时候只有七八岁,记忆中只有我们农村人中秋走亲戚带的点心,这就是过去中秋的主要食品。
集市上这个时节都是买礼品走亲戚的,家里有老人的就买的少,等家里收到礼品又拿出来送自己要走的亲戚。必定都是一样的东西也吃不了那么多,放着时间久了就坏了。那时更是没有冰箱。
我们蓝田这里的习俗就是出嫁的女子们要回娘家,外甥去舅家,姨家等,总之,小辈给长辈送。我们家的亲戚就是爷爷的外甥,父母的外甥们,加起来也十来家,自然家里收的东西也就多了起来。
像我们不管是出门走亲戚还是亲戚来我家的,带的其中有同一样就是点心。我们家走的亲戚比较多,每次买点心的时候都是买一箱也就是十斤好像,在带十来张麻纸,麻绳,然后回到家中自己包装。把八个还是十个点心---我也记不清了放到一起,用麻纸包成一个方块行然后用麻绳绑起来,就可以出门带了。
这一样嫌少了点就再搭配一瓶罐头或者炸糖、鸡蛋糕什么的。当然还有带三四样的,一家的礼物也就是可能不到十块钱。加上亲戚来家里带的,走亲戚带走的也就差不多了。那个时候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好吃的,可是对那些点心却是那么的稀罕。
我们家每次走亲戚我头都大了,呆在家里那也不想去。大人们忙着收玉米,黄豆,没时间出门走亲戚去,近路就让我和弟弟妹妹去,我又不爱带他们,闲小木乱,可他俩就爱跟着。远路!
都是父亲抽空去,那时候有没车,都是步行,最远的路程就有二十多里路的,所以常常为之被爷爷骂,甚至还挨打。
那些年,人们挣钱的意识也比较浅,也感觉人都很闲,走亲戚都是一天。不知道是吃的短缺还是有着浓浓的亲情,到谁家也都是家长便饭,可是再忙都还是最低呆半天,吃两顿饭,农活再忙带客却还是挑最好的饭给客人做。吃完饭没事了就在一起拉拉家常,聊聊儿女琐事,吃完中午饭才回家。
时过竟迁,早在这些年,中秋节集市上所卖的礼品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礼盒,像我们那时的点心,罐头,炸糖都很少见了。什么软香酥,桃酥,这奶那奶的,这营养品,那补品的,品种多样化,很吸引人。
人们走亲戚都是大包小包,一家最低三五十块钱的东西。甚至还买上百块钱的东西。也不用走路,开着车一脚油一中午就可以把亲戚走完,到了亲戚家里连口水都不喝,更别说拉家常了恨不得一进门就出门就。一年到头谁家都发生过什么事甚至都不知道。
走亲戚好像是专门给长辈送礼,也成了一种形式了豪无意义的形式了。到谁家里都是忙!回家啊!没时间呀,看家里还忙着干啥活,抓了经济,没有和亲人聊天的时间了,亲情也淡了疏远了。也没有了在亲戚家吃顿饭的空了,这可能也成为一种习俗了吧!
浓浓的亲情也将随之淡化了。其实,真的挺怀念过去的中秋节的,怀念过去人与人之间浓浓的亲情。而入近,已经渐行渐远了……
作者简介:王件件,蓝田县三官庙镇金山寨子岭村人,青年散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