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宝系列故事传奇之传国玉玺

一、探寻秦始皇传国玉玺之谜

秦代以前,印章是用金、木、银、玉、铜制成,称“方寸玺”,人人皆可佩带。

这里面应该给统一中国的秦始皇再点一个大大的赞,他不仅统一了度量衡,还统一了文字,玉印做“玺”的制度是他开的先例,秦以后,只有皇帝的印章独称玺,上面是一条螭龙,专以玉制成。

秦始皇画像

这一点一定要搞明白,市场上有些拿着“玉印”说这是周文王,商武王的玉玺?理都不要理他,因为那个时候用玉做印只是当自己的印章,不代表权势的地位,上面是没有动物的纹饰,特别是螭龙的纹饰只能是秦始皇创立的,秦之前应该没有这种款式,大家应该知道,玉器质地刚硬,在琢玉条件相对简陋的商周时期,在玉器上做纹饰相对简单,但是如果要想雕刻螭龙纹印,难度很大,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市场上虽然也能见到地方材质玉器做成的玉印,但这些都只是古人自己佩戴的印,跟铜和金制成的一样,这个不是“玺”,只能是印。

玉印章造型的不同,体现了拥有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据《后汉书·徐璆传》引卫宏注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良工用美玉制成玉玺,据称玺钮雕如龙鱼凤鸟,刻有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传国玺”。

传国玉玺是李斯所书的鸟篆文

传国玺的故事在历史上的记载,既有传说,也有真实,笔者就来抽丝剥茧,把传国玺故事还原出最真实的面目。

二、玉玺在当时的作用是什么?

秦末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领兵率先攻入关中,秦亡国之君子婴将此玺献给了刘邦。刘邦经过大小百余次血战,击败对手西楚霸王项羽,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建立起汉王朝。刘邦即皇位时,就佩带着“传国玺”。西汉时,“传国玺”一直存放在长乐宫内,成为皇权的象征。

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独揽朝政,他急于篡夺皇位,逼迫太后王氏交出“传国玺”。王太后眼见刘氏江山将落入王莽手中,却又无奈,一气之下,将玉玺掷于地,玉玺上雕刻螭虎被崩落一角,后以金镶补。

连环画中的故事传说

东汉末年,奸臣董卓擅权作乱。天下豪强合兵讨伐董卓。孙坚率兵驻扎于洛阳城南宫殿中,见一口井内闪现五色光,便命士兵点火把下井打捞,不想却捞出一具妇人尸首,项下带一锦囊,打开一看,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开小匣,里面有一玉玺,上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玺旁缺一角。此玺即为“传国玺”。

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东晋皇帝没有“传国玺”在手,就被北方的人嘲讽为“白版天子”,由此可见一斑。

隋、唐两代,“传国玺”仍被统治者奉为至宝。朱温篡唐后,“传国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登楼自焚,玉玺也遭焚烧,下落不明。

直至北宋哲宗时,咸阳人段义将其献出。金兵南侵时,又将玉玺掠走,后归入元朝廷。明灭元时,蒙古部落将玺携至漠北。自此“传国玺”不知所终。

三、传国玺究竟是什么样的?

秦虽存在短暂的15年就灭亡了,但它所建立的统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西汉早期,“汉承秦制”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在出土的汉代玉器中找到答案。

西汉吕后的皇后印玺

西汉“皇后之玺”,高2厘米,宽2.8厘米,以和田白玉制成,温润晶莹,光泽柔和。玉玺钮作浮雕螭虎形,玺体为四方体,侧面阴刻勾连云纹,玺文阴刻篆书“皇后之玺”四字。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螭虎纽玉印

西汉满城狮子山汉墓出土的螭虎纽玉印

从这几枚汉代玉印的形制上可以推测出,传国玉玺的外观尺寸大概如此。

四、传国玉玺的材料是什么?

卫宏,东汉初人,著《汉旧仪》:“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

徐令言云“其玉出蓝田山”蔡京等云“其色绿如蓝”则其玺当为绿玉;唐代李商隐的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就是描述蓝田玉的产地一个神话传说,意思是晴天日出的时候再进入南山,到有烟雾轻绕的地方可以找到蓝田玉的踪迹。

陕西蓝田玉的产矿地

蓝田玉分布于陕西蓝田县玉川、红星乡一带,距县城约40公里。采矿点位于公王岭后面的玉川山,开采容易,交通便利。

蓝田玉主要是蛇纹石化大理岩,矿物成份方解石、蛇纹石及少量透闪石、绿泥石等,硬度一般小于摩氏6度,颜色有白色、灰白色、黄色、黄绿色、灰绿色、绿色和黑色等,大多不透明,其特点是多种颜色混杂一起,形成绚丽多彩的颜色。

蓝田玉的原始矿石

蓝田玉开发历史很早,从考古资料来看,最早的一件蓝田玉制品是陕西西安附近沣西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淡黄色蛇纹石玉琮,距今约年。

沣西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淡黄色蛇纹石玉琮

这件沣西张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淡黄色蛇纹石玉琮就是古人使用蓝田玉的有利证据。

汉武帝茂陵陵园的范围内,曾出土一件四神纹玉铺首,用一块完整的苹果绿色玉料雕成,高34.2、宽35.6、厚14.7厘米,重10.6公斤。正面雕成兽面纹,张目卷鼻,牙齿外露,形象甚为凶猛。兽面两边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形象。

汉代四神蓝田玉铺首

五、传国玉玺现在何处?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传闻,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至清乾隆三年,江南河道总督高斌进贡所谓“传国玉玺”一方,玉色黝黑,上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一看便知是“前代好事者仿刻”,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视作玩好旧器,收入宫中。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直至民国十三年(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末代皇帝溥仪

六、市场上可以看到的“传国玉玺”?

像传国玉玺这样的宝物都是无价之宝,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后代人无论如何都复制不了的成果。

这个传国玉玺就像一个大的故事主脉,围绕着它的故事越来越多,就好像电视剧里面的那些拥有无上法力的至宝一样,各种势力纷争不断,各种离奇故事层出不穷。甚至做出赝品来混乱市场,导致很多没有鉴赏能力的人被骗、钱财流失,曾经就有欺骗用户,拿着传国玉玺讲故事,引起古玩市场的混乱的先例,现在某网还有赝品大量流通,这些都是破坏社会收藏秩序,利用骗钱来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

本文由玉见沈华独家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其中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