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内容回顾:简介荆州治所的变迁及桓温新筑江陵城的情况。桓温率领文武官员出席誓师仪式,他的誓词不落窠臼且出语惊人,起到了激发将士斗志的作用。不过,他的言论却让妻子、晋明帝的女儿南康公主司马兴男感到担忧。
◆本节内容简介:桓温终于夺得北伐的主导权,他统兵四万从江陵出发,水路并进,沿着武关道大举北上,很快便攻入关中。秦龙骧将军苻坚率部参加长安小城的防守。城内的太极殿中,苻健正在举行朝会,商讨应敌之策。
★故事发生时间:年三月。地点:长安小城太极殿。
进入秦皇始四年(年)三月,长安城内外乃至整个京畿地带的情势又陡然一变。这几天把守城门的兵卒明显增多,进出的平民百姓则大为减少,且都得接受严格的搜身检查。城内和城外到处可见全副武装的兵卒,一队接着一队,来来往往,人嘶马叫,搅得尘土飞扬,人心不安。这种情况尽管在去年张遇等人反叛时也曾出现过,但还没有到眼前这般如临大敌的程度。大家心里都明白,大秦国这回摊上了更大的事情。
从外表看,位于城南的小城与平日似乎并无二致,但一进到里面却发现,这里现在居然到处堆放着各种军需器械——它们只有在守城时才派得上用场。此刻,龙骧将军苻坚正带领手下的兵卒搬运这些物件,一片紧张忙碌的气氛。吕光、梁成等人更是赤膊上阵。
太极殿内,朝会还在进行。御座中的苻健神情异常凝重,正在说话:“……自开国以来,朕对这位晋朝的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可谓礼遇有加,你们有人觉得朕过于谦卑。朕这么做,无非希冀息事宁人,以求得南疆的一时安定。此人觊觎我大秦,非一朝一日!此次兴兵,他布下了一个大局:先是鼓动凉州张氏屡犯我朝西境,王擢和司马勋这两个走卒,将陇西和陈仓搅得不得安宁;这次北犯之前,他首先佯攻南阳宛城,把冉魏降将周成赶往洛阳,此举为他清除了东翼的隐患;灞城的呼延毒敢作困兽之斗,也是以他为援。是祸躲不过,如今唯有面对了!眼下敌军正在步步进逼,即将兵临长安城下,军情已至十万火急。今日共商破敌之策,众卿当各抒己见!”
前秦君主苻健这已是大秦皇帝为应对桓温来犯举行的第二次朝会。上一次是在二月间,那时桓温刚刚启程。本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时对长安及京畿四面的防御,都作出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可是一个月下来,秦军还是未能有效地阻止晋军的攻势。
确如苻健所言,桓温这次北伐布局缜密,老谋深算,俨然一位紧衣登台的武林高手,刚一露面就不同凡响:
二月,他统率四万大军从江陵出发,兵分二路,水军携带粮草辎重自襄阳入均口(古均水入汉水口,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均县镇丹江口水库内),步兵自淅川(今河南淅川县老鹳河,又名鹳河,在马蹬镇注入丹江)趣武关,沿着武关道北上;与此同时,梁州刺史司马勋也带兵从汉中经子午道再度光顾关中。
三月,他一面令顺阳(即南乡郡,郡治南乡县在今河南淅川县地带)太守薛珍会同邓遐攻上洛,一面自带主力攻打武关。二路人马都很快得手,上洛方面相继攻占了丰阳、上洛和青泥(今陕西蓝田县西南地带),将秦荆州刺史俘获,他自己也攻克武关,进展神速。
已接替张遇担任司空的鱼遵说:“陛下,长安如今已是三面受敌。臣以为,我朝还是应当分兵拒守,如此方可保万无一失。臣誓言,决不让王擢越过陈仓!”遵照上次朝会的布置,他和扶风内史毛难负责西线战事。他刚从陈仓赶回来。
桓温第一次北伐路线示意图大司马雷弱儿却说:“臣以为,集中精兵迎击劲敌桓温乃为当务之急!”
新任太傅毛贵说:“鱼司空之议,可稳固长安西面,确保无后顾之忧;大司马之言,道出了克敌制胜的要领。臣以为,二者还是不可偏废。”
尚书左仆射梁楞说:“桓温还有一个盘算,想乱中取胜,接下来定会策动关中豪强响应他。因此我朝既要抗击晋军,还要严防有人的乘机异动。臣以为,加强长安城防至关重要!”
虽然几位元老重臣的话都有道理,但苻健还是觉得他们没有说到要害处,忍不住锁起了眉头。
这时,尚书右仆射王坠说:“圣上,上一次朝会着眼于保家卫国,所议皆为万全之策,面面俱到;如今形势有变,朝廷就当拿出应变之举……”
“先生之言,甚合朕意!”王坠的话,说到了大秦皇帝的心坎上。为引导大臣们尽快切入正题、说到要害,苻健故意将王坠的话打断,“是的,朕先前只想御敌于国门之外,如今已难做到;你且说说,接下来当从何处入手,朕好亲自统兵应敌!”
秦尚书右仆射王坠王坠接着说道:“武关北面傍山,东、西、南三面临水,关城横卧于山水之间,险阻天成。我朝原以为有险可据,只放置了少许兵马。然而丹水支流众多,这些河谷内均有小道可通行。听丞相说,荆州兵中有不少巴人和蛮族,他们翻越山岭如履平地,实为我军所不及。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桓温提前分兵攻上洛,那一路由其顺阳太守薛珍统领。此人颇有武略,又熟谙这一带的山川形势,他先溯汉水而上,接着又溯甲水(今金钱河,流经陕西柞水、山阳县,在湖北郧西县夹河镇汇入汉江)北犯,直扑青泥。青泥城失守,武关也就难以守下去了。至于上洛,自永嘉以来向为两属之地,我朝经营的时间不长……”
“爱卿,这些情况大家都知晓,朕要的是应变之策!”苻健再次打断了王坠的话。
王坠点点头,继续说:“战事尽管有些不顺,但我军精锐并无折损。桓温仅凭目前所带兵马就想占有关中,那也未免太小觑我大秦了!别看此人来势汹汹,其实并未作长期打算。他想的是出风头、攒本钱,一旦孤军深入就难免患得患失;反观我朝君臣子民却是保家卫国,必将众志成城!到了我们家门口,他肯定希望速战速决,而我朝却偏偏要跟他作周旋。战局一旦进入相持,借以时日,定能转危为安。我朝只要将桓温挫败,司马勋、王擢等人则几可不战而退之!”
朝会开始前,苻健先跟弟弟作有简短的单独交谈,苻雄当时提出沿灞水布防的动议。苻健觉得让晋军兵临城下过于被动。看出兄长心有不甘,做臣子的弟弟就没有往下说。王坠尽管尚未道出具体的破敌之策,但他收缩应敌、与敌周旋的想法,跟苻雄的思路一致。苻健现在意识到弟弟的意见值得重视,他望着站在最前面的苻雄说:“元才,该你说了。”
秦丞相、东海王苻雄(字元才)“圣上,适才诸位大人所言,臣都赞同,只是觉得尚需明晰主次,以便作出具体布置。故此,臣想多说几句。”苻雄答道。
“你是朕的兄弟,又是丞相,都督天下兵马,有什么话,尽管照直说出来!”苻健鼓励说。
苻雄接着说道:“臣弟无能,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有负圣上重托!不过圣上若是觉得臣弟尚可驱使,那就不必御驾亲征……”
“元才,亲征之事,朕意已决,无需廷议了。”苻健又打断了弟弟的话。
在他们兄弟单独交谈时,苻健就提出将要亲自迎敌,遭到苻雄的坚决反对。苻健对弟弟说:“我亲自出马,并非信不过你,只是为了宣示殊死一战的决心,也好提振士气。”
“陛下,个中原委,容臣弟细细禀明!”苻雄坚持己见。
“众卿,桓温现已马踏京畿,兵临城下。国难当头,朕身为一国之君,岂可龟缩在长安!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呢?”苻健也毫无松动。
秦龙骧将军苻坚(字永固,又名文玉)“臣先来说桓温,”苻雄此时已顾不上君臣礼仪了,“听说他此次北犯并未向晋廷请朝命,属于自作主张。如同他巴不得殷浩折兵损将,晋朝君臣也未必乐见他旗开得胜。非为晋廷不乐意染指关中,实则对他难以放心。如此一来,我朝这次只需对付荆州一州,而非整个江左的王朝。此其一。当下敌军貌似兵分数路,实则不然:凉州张氏跟桓温互无隶属,对江左的王朝也只有君臣之名而无其实,更何况其去今以来又生出内乱,当下人心浮动,可谓自顾不暇;至于那位盗得三国刺史头衔的王擢,更不会甘心做桓温的马前卒;即或是司马勋,表面上他得听从桓温的都督将令,实际上也不可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桓温如能得手,他们当然都要火中取栗;一旦战事不顺,指望他们襄助却靠不住。因此,我朝的劲敌其实只有桓温一人。此其二。呼延毒盘踞灞城,近在咫尺,确为我朝心腹大患。但此人毕竟是匈奴余孽,从未跟江左打交道,在不知底细、未见胜负的情况下,他也未必死心塌地跟着桓温走。此其三。有此三者,桓温其实并不可惧!”
苻雄的分析合情合理,丝丝入扣。大臣们交头接耳,纷纷表示赞同。苻健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苻雄继续说:“再来说我朝。圣上如能安坐长安城中,就顶得上千军万马!臣弟这么说,并非虚美之词。圣上试想:张遇一个降人,去年为何敢在戒备森严的长安城作乱呢?想必他以为只要登高一呼,定会应者云集。臣弟开始也有此种忧虑。结果跳出来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再无人响应,如今除了呼延毒和乔秉,反叛作乱者皆灰飞烟灭!臣弟现在想明白了:我朝开国虽只有四年时间,但圣上垂心政事,弛宫禁、去侈靡、赦死罪,问民疾苦、宽民敛税,优礼耆老、修尚儒学、搜罗俊才,又置来宾馆以怀远人。三秦士民如今都认为,大秦乃应天受命,做圣上的子民可得苏息、能享太平,此乃人心所向!所以说,只要圣上稳坐长安城,三秦的人心也就能够安定了。”
秦大司马雷弱儿去年正月,苻健发布求贤诏令:“自公卿以下,岁举贤良方正、孝廉、清才多略、博学秀才、异行各一人,或献书规谏,或陈朕过失。其悉以闻,勿拘贵贱。”十一月,苻法、苻飞攻占池阳、斩杀孔特,十二月又夺回了鄠县,刘珍、夏侯显也被斩杀。为奖掖苻法,苻健将他册封为清河王。今年正月,苻雄亲自统兵攻克司竹,胡阳赤逃往灞城。灞城虽然距长安只有几十里地,但中间隔着灞水,盘踞在此的呼延毒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是作困守。
话说至此,殿中已是无人不信服。
“丞相之议,甚为允当!为安定关中人心,圣上断不可亲征!”尚书左仆射梁楞乘势而上,及时作出呼应。
“臣等附议!”
在大司马雷弱儿的带动下,殿内发出了一片赞同声。
上节:前秦风云:13、棋逢对手︳第三节:一场别出心裁的誓师仪式
下节:苻健咬牙下达“割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