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官难求,得之是民福——魏了翁
魏了翁(——),南宋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字毕父,号鹤山。庆元进士。
泸州自北方宋乾道六年()至南宋景定二年()刘整降元以前,一直是潼川府路的省府,四川南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嘉定四年(),南宋大理学家魏了翁到泸州任潼川路提点刑狱公事。八年(),迁转运判官。戟歼吏,询民瘼,举刺不避权贵,风采肃然。十年(),迁直秘阁知泸州,主管潼川府路安抚司公事,约已裕民,厥绩大著。
理宗绍定五年(),魏了翁晋衔宝章阁待制,又第二次任潼川府路安抚使、知泸州。
他到任后,封山育林,不准乱砍乱伐,开放与泸南少数民族之间的边界贸易,置赡军田,修建义仓,维修城墙、箭楼、烽火台,增设兵器,训练军队,振兴教育,创建养济院,历代泸州地方志里都有记载,是一个遗爱在民的好官。
南宋之衰,学派变为门户,诗派变为“江湖”,魏了翁独自穷经学古,自为一家,有《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学外钞》、《师友非言》等著作传世,是宋代的经学大师。
他的文章,后来汇成《鹤山先生大全》印行。魏在泸州兴建的鹤山书院,清代雍正年间重建,乾隆十五年()再次得到重修培育地方人才。
陆放翁泸州留诗千古传颂
陆游(-),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淳熙五年(公元年),陆游从四川奉召回京,顺江东下,沿途系缆游历,经泸州登岸。
当时的泸州,是雄居长江上游的重镇,经济比较繁荣,诗人登上这块土地,给泸州人民留下了锦绣诗章。
第一首为《泸州使君岩在城南一里,深三丈,有泉出其上,音中律吕。木龙岩亦相距里许,黄太史所尝游憩也》,其诗云:
云间刁斗过边州,沙际邱亭舣客舟。
水涨方忧三峡险,短筇犹作两岩游。
蛟龙矫矫拿云起,琴筑泠泠绕榻流。
位死人生谁料得,会来携客试茶瓯。
使君岩,俗称三岩脑,“在(泸州)城南一里许”,是泸州城渡江去蓝田镇联接云贵水陆交通要道的关津渡口,北宋泸州知州王献可和黄太史(即黄庭坚)曾经游赏的地方。
旧际的亭台早已毁圮,年,建泸州长江大桥于此。
宋代泸州“领县三,并羁靡州十八”,为军事重镇“控制边面二千余里”,故称边州。
此诗以“边州”二字,轻轻地点出所写的宋代的泸州。又以“沙际邱亭”四字,轻轻刻画出使君岩、三岩脑的风光特色。
第二首为《南定楼遇急雨》,诗云:
行遍梁州又益州,今朝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人楼。
人语侏离逢侗僚,棹歌暖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诗人凭吊诸葛武侯,大发爱国情怀。
第三首为《小市》,诗云:
小市门前沙作堤,杏花虽落不沾泥。
客心尚壮身先老,江水方东我独西。
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
子规应笑飘零惯,故傍茅檐尽意啼。
诗句中得小市就在今日泸州沱江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