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来陕视察时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
五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出台《西安市进一步贯彻落实“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要求的实施方案》,成为引领我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年,西安市又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纳入十项重点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从年的.30亿元增长到年的.21亿元,增长4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跑赢全市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年达到元。
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粮食绿色示范、设施蔬菜扩建、特色果业增效、优势畜牧提升、健康渔业发展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工程,着力构建我市“一区三带七板块”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粮食连年丰收,年全年粮食总产量.90万吨。果业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我市成为全国著名的猕猴桃、葡萄、樱桃、石榴集中产区,先后成功举办第二届世界饮品大会、中国葡萄产业科技年会等业界顶尖学术盛会,“北方时令水果之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市级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达到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定,并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7.2%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切实抓好技术推广,深化与西农大合作,我市农业科技贡献率稳步提升。
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我市在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入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临潼区积极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截至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个,较年增加91个;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年经营收入亿元,是年的两倍多。
年,我市完成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年,深入开展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对不确权、暂缓确权、确权到组等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核查整改。年6月28日,西安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大厅挂牌运营,成为西北地区首家投入运营的市级交易大厅。截至目前,全市农村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清查核实农村集体总资产.79亿元,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村个。其中蓝田县董岭村通过“三变改革”,变成了一个“山上绿色果园,山下旅游休闲,户户小车洋房,家家富裕安康”的美丽、富裕、和谐新山村。
持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市以更新发展理念,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制度,扶持产业发展为重点,积极做好幸福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市幸福新农村示范村总数达到82个。加快推进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
目前,全市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9%,污水有效治理率50.8%,无害化户厕覆盖率达到65%。积极推进村貌提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人本优先拿出“绣花”功夫狠抓“五大扶贫”
我市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市累计减少贫困户6.87万户24.23万人,个贫困村退出。年,周至县顺利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在产业扶贫方面,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十百千万”工程,重点扶持奶山羊、中蜂等10项扶贫主导产业,在周至、蓝田、鄠邑、长安、临潼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9个,把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大产业、大带动”目标。全市19个搬迁点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选聘产业发展指导员人,帮扶贫困户户,持续抓好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培训4.65万人次。
年,全市将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剩余户人在册贫困人口全部如期高质量脱贫。健全长效机制,狠抓产业、就业、金融、科技、文化“五大扶贫”,严格执行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扶贫等保障性政策,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人物故事“翟会长”五年成长小记从农民到职业农民再到“明星主播”
年,一位叫翟文波的农村青年,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计划培育的万分之一,通过长安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自身努力,变成了大家口中的“翟会长”——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副会长。年,他是全陕西省农业授课时长最长的讲师。
34岁的翟文波几乎与许多城市人相同,手机不离手。对于他来说,手机就是新农具。而通过手机直播建立起来的信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