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见到田宁的时候,他刚出差回来,拉着行李箱直接回到了办公室,还没等放下背包,又接到甲方电话,田宁立马进入工作状态,和甲方沟通项目进展情况。
这就是田宁,年度爱岗敬业标兵,无时无刻不心系着工作,永远保持着热情和积极的态度。
放下电话,田宁打开背包,把资料交给项目组成员,收拾妥当顺手将双肩包放进了柜子,“为了应对临时出差任务,背包和洗漱用品就放在办公室,方便”。一年又一年,这个双肩包装过南方的春花夏雨,也经过北方的秋风冬雪。
精业务,创业绩
自年进入规划总院开始,田宁一直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工作。面对工作,田宁是一个极度乐天派。
政策变化了,他会说“有危机也有生机”;专家质疑时,他会说“痛苦让我们进步的更快”;合同额被压得很低时,他会说“没关系,下个项目赚回来”。
在他这里,仿佛没有完不成的任务,也没有过不去的坎。
如今,已是他在规划总院工作的第十二个年头。这十二年中他服务的甲方上百个,带领团队完成了数十个重点型号工程项目环评工作。
“后墙不倒”“质量取胜”是他常常在生产会上说到的词,凭借着对进度和质量的执著追求,田宁的团队赢得了包括西飞、成飞、陕飞、昌飞、西航在内的数十个主机厂所的信任。作为团队的掌舵人,他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时刻保持着对于行业未来的敏锐直觉。
在同他的交谈中,他挂在嘴边最多的词就是“责任”。他说,“作为团队带头人,首要的就是对院里负责,对团队负责。“
在如今环评行业整体萎缩的大环境下,田宁带领公司环保团队积极开拓业务,逆势而上,顺利完成各项业务指标。
迎难上,保质量
在年之前,环保与安全院一直没有专职经营人员。当时作为环保所所长的田宁承担着经营、管理及项目负责人等多重角色。白天跑项目,晚上和节假日赶项目是田宁的工作常态。
环保所曾承担一个项目,建设地点涉及全国十几个省,要报生态环境部审批,并且项目类型也是从未接触过的辐射类。大家都在犹豫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出差调研、技术沟通、撰写报告,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工作了近两个月。在项目最后的阶段,看着同事们连续奋战后的疲惫,田宁让同事们放假休息,自己完成了最后阶段的工作,也创下了3天只睡了3个小时的记录。
环保所虽然部门不大,但一年项目数量近百个。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为了保证每一个项目高质量完成,田宁成为了同事们眼中的“工作超人”。年,据同事们的不完全统计,田宁的“工作日”至少有天。
在一次又一次考验下,环保所坚守着着每一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一次又一次地交上圆满的答卷,在与诸多公司的合作中创立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勇创新,开局面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田宁总挂在嘴边的话。在工作中,田宁重视调查研究,勇于开拓创新。
田宁结合环保所的人员情况,探索性地提出所有项目内部摘牌制度,改变以前“项目来了由领导指定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的做法。由摘牌人(中标人)自己组建项目团队,项目负责人来分配项目效益,充分调动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增加内部良性竞争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确保了所有项目的完成质量。
近年来,国家对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从中央到地方,环保督查检查以及新政策、新要求频出,企业环保人员不足,对政策理解不透,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环保违规违法情况,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停产停业。
这些问题,田宁早早就心中有数。基于持续深入的学习研究,田宁看准时机,结合企业的需求,适时提出了为企业进行环保体检的思路,并在部分主机厂所进行试点尝试。大胆的尝试加上辛勤的努力,最终带了令多方满意的结果。同时,这一创新性举措也让环保所全体人员身临生产现场,零距离接触生产工艺、产污设备及治污设备,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了团队的专业水平。成功的试点,也带动了系统内更多单位环保体检业务的开展。
田宁介绍道:环保体检不属于法定业务,企业的信任完全依赖于团队提供的高质量服务。我们团队就是践行着“为业主提升价值”的服务宗旨,才能成功赢得客户的满意,为公司争取到持续性的业务。
采访手记
在跟田宁对话的最后,当被问到“对未来有没有什么期望”时,他沉思了一下,说:“我希望自己的业务能力再进步一点,精力再好一点,能为团队和院里再多做一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有一如既往、不计得失,有的只是冲锋向前、任劳任怨。田宁用一直以来的优异表现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明天,田宁又要开启一个新的项目,出差去到新的现场。泰戈尔的一句话不觉出现在脑海里:“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愿未来的田宁能够一直快乐奔跑,一直荣耀闪光。
供稿/汪成
编辑/苏有朋校对/王晓旭监制/聂颖
原标题:《标兵一席谈
蓝田生玉,深根宁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