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西周玉器的特征

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西周玉器的材质多种多样,有白玉、青玉、墨玉、碧玉、黄玉、煤玉、玛瑙、汉白玉、大理石、绿松石、鸡血石及珍珠、水晶等二十余种。这些材质大多为就近取材,如彊国墓葬中出土的多件煤玉玦在其它地区罕见。蓝田玉、独山玉和岫岩玉在当时都有较广泛的开釆和应用。在西安、宝鸡、三门峡、北赵等墓葬中有一些玉器经初步判断为新疆和闻玉质,其数量虽不多,但表明新疆和闻玉在西周时期仍有辗转输入内地,为人们所珍爱。《穆天子传》云:“(周穆王)攻其玉石,取玉三乘,玉器服物,载玉万只。"这当是这一时期新疆和闻玉输入内地的真实写照。

西周玉器在数量上超过了商代,在品种上较商代略有增加,缀玉覆面、组佩、玉芯铜柄铁剑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品种,而玉璋、柄形饰等则在西周中期以后渐趋消亡。西周早期的玉器深受商代玉器影响,在许多玉器上体现出商代玉器的遗韵。到了中晚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自身的独特风格。

西周礼玉类玉器以璧、圭较为常见,璋、琮的数量极少。璧多为圆形圆孔,形制较规整,除素面外璧的边郭多雕琢夔龙纹、凤鸟纹、涡纹等。异形璧少见,偶见有璇巩、联孔璧等。琮多为扁矮形,大、中、小型均有发现,形制趋于简化,多光素无纹,明显处在退化阶段。璋在中原地区极其罕见,与西周文献中璋频频出现有明显的不符。但是,玉璋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却有较多的出土,时代大约为西周早期至中期。

西周兵器和工具类玉器较商代有了一定的变化。兵器除了玉戈以外,逐渐趋于衰落。在这一时期,玉戈的数量较多,形制也较多样,多仿当时铜质戈的形制,制作较为精致。早期的玉戈体型较大。传世的周初太保玉戈通长可达66.5厘米。到了中晚期,基本不见了大型玉戈,而多见长度在5-15厘米之间的小型玉戈。这些小型玉戈,制作精制,显然是作为饰件,特别是组佩构件使用的。钺、戚之类玉器在西周早期仍有一定数量,但中晚期就很少见了。

济阳刘台子所出玉戚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长方形,上部两侧有齿牙,中部和近顶部各有一圆孔,下端为两面刃,两侧刃角向外扩;一种为椭圆形,齿牙与圆孔特征现前一种一致,下半部束腰,双面刃呈弧形。后一种形体偏小,长宽皆不足5厘米,显非兵仪。工具类主要有刀、倘、凿、镑、铲、斧、调色器等。

西周的玉刀以立刀较常见,早期玉刀仍多沿袭商代动物形首特征,以鸟首和鱼首较常见。在山东德济阳刘台子征集的一件西周早期的鸟纹玉刀,青绿色,体扁长,长13.6厘米,顶和两侧有对称的齿牙,下端由端斜磨成刃,两面满饰相同纹饰,皆以双钩雕琢上下两只直立鸟纹,高冠、圆目、钩嘴、长尾绕首,是一件罕见的精品。鱗的数态量较多,柄端多雕成鸟形状。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玉茎铜芯铁剑(M1:)通长约33厘米,茎为青玉质,管状,长12.5厘米,管状部分阴刻条纹,截锥形方台座四角琢对称变形饕殄纹。这把剑的制作是先以铜芯与铁剑身相接,然后将铜芯嵌入玉茎内,并在剑首和茎身接合部镶以绿松石片予以加固,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西周装饰类玉器较丰富,有璜、玦、环、笄、发箍、柄形饰、系璧、玉人、兽、鸟、鱼、禽、虫等动物形饰品以及项链、串珠等,并新出现由多件玉饰较有规律的组合串缀的杂佩。玉璜在西周时期极为盛行,往往与玛瑙、绿松石、水晶珠等串连佩饰。其形式多样,大多为两端穿孔,呈上弦月状,也偶有两端及凸弧中央穿三孔者,呈下弦月状。此外,在宝鸡垫国墓葬中还出土有无孔的璜。璜身多雕饰动物纹,以身尾相交的龙纹、凤鸟纹最为常见。璜的两端也多雕琢为龙形、鸟形、鱼形或兽形,两端和周边有时还雕镂齿牙。玦是西周最为流行的耳饰,多素面无纹,在墓葬中常有出土,仅在絶伯墓中出土各式玉玦件。柄形饰虽处在衰退阶段,但不乏精品。

这一时期的动物形饰品数量较多,造型丰富多彩,以龙、牛(首)、马(首)、虎、兔、鹿、鱼、鹰等为常见题材,并逐渐摆脱了商代动物形饰品普遍呈片状弧形的规律,俏色作品逐渐增多。鸟禽类数量虽不少,但不及商代种类丰富。济阳刘台子出土的俏色玉燭鹳玉色青中泛黄,河鹳作回首状,腹饰羽纹,屈足,垂尾,喙所衔小鱼乃借玉色中的一小块赭色斑点雕琢而成,鱼尾上翘,挣扎欲脱,造型生动,惟妙惟肖。

扶风齐家19号墓中出土的2件乳白色片状玉鸟雌雄各一,雄鸟高4厘米,圆尖冠,长尾自然下垂,作站立状,雌鸟高3.5厘米,圆尖冠,张嘴作鸣状,两翅后翘,小尾下垂微分,作凫卧之状,皆神态怡然,雕琢细腻,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晋侯墓地M63所出的1件白色透明的玉螳螂,造型为一大一小两只螳螂,大者以爪抚弄小才的头部,颇具情趣。玉鱼是动物形饰品中数量最多的,鱼身扁平,或曲或直,往往用阴线琢出鱼的头、眼、觀、鳍、尾,鱼身细部却很少装饰纹饰。

西周的玉器仍以片状为大宗,圆雕玉器数量不多,有玉人、鹿、虎、鹰、牛、马、龟、羊、蚕、蝗、螳螂等。与妇好墓所出同类器相比,造型呈多样化,不乏形象逼真、比例准确的精品。晋侯墓地M63出土圆雕玉器最多,精品也最多,代表了西周的最高水平。其玉牛有卧、伏、立多种造型,玉羊圜眼,卷角,回首卧伏,造型简练生动。甘肃白草坡墓中出土有2件浅黄色玉人栩栩如生,大者裸身,发髻如盘蛇,饰虎头,长脸,大眼,宽鼻,双手捧腹而立;小者衣华服,发上有带歧角的高冠,被捆绑四肢,与周人的发式不同,具有明显的异族色彩。鹿是西周动物形饰品中最具特色的一类玉器。在茹家庄鱼伯墓中出土的圆雕玉鹿,有雌有雄,大小不一,或站或卧,或回首凝视,或竖耳张望,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并以夸张的技法充分展示出雄鹿鹿角变化多端,表现出高超的雕琢技艺。

西周玉器纹饰有二十余种,常见鸟纹、龙纹、夔龙纹、凤纹、饕殄纹、涡纹、平行线纹等,其中,以内细外粗(单面坡大斜刀)的双阴线自行组成一组或多组的龙、凤等动物纹最富时代特征。早期纹饰安排较稀疏,雕工古拙简朴刚劲有力,晚期纹饰渐趋细密繁缚,阴线较深,显得层次分明,有一种浮雕的艺术效果。西周早期偏晚阶段鸟形器向鸟形纹图案的转变透露出一股清新之气。“这一时期的玉器纹饰从青铜器纹饰中吸收了大量鸟形图案,从而将鸟形器向鸟纹发展,鸟纹向图案化的方向发展,使鸟纹图案成为西周一个时代的流行题材。”

在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其动物纹饰还普遍存在着兽首呈回顾状的特征。这类纹饰在商代极少,西周时期大量出现。西周中后期在玉璜、玦、片状玉饰等上新出现了雕琢动物纹缠身同体现象,或龙与凤、或龙与龙凤与凤,数组动物纹交缠在一起,纹饰安排渐趋细密繁缚,更加宛转流畅、清新自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平面的局限,凸显立体特征。纹饰上的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长期以来纹饰随玉器造型变化而变化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局限,纹饰与造型不再有必然的联系,开春秋战国纹饰繁盛之先声。

晚期在璜等玉器上龙纹和凤鸟纹的头冠部位和侧面人像的头部,多饰以长而平直自然弯转的较密的平行线,左右两端相对称,布局优美,线条流畅。晋侯墓地M63出土的一件玉璜(M63:41-60)两面刻纹,由双勾隐起阳线组成两条怪龙,一端为人头,一端为龙头,构思巧妙,雕琢精美。鸟纹除尖钩喙状外,也常见鱼的钉形嘴,在张家坡墓葬还出土有鸟鱼共身的造型。而在一些玉器上所雕细如蛛丝般的线条,则开战国两汉玉器“游丝刻”的先河。

总之,近年来西周玉器的大量出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以往不少人所认为的西周玉器发展处在全面衰退或相对停滞阶段的认识囿限。在继承商代玉器的基础上,西周玉器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在雕琢工艺都较商代有较大进步,仍保持着平稳向前发展的态势。这一时期组佩的形成和兴盛,缀玉覆面等葬玉的充实和完备,细阴线和内细外粗双阴线的结合使用,构图的细密繁缚及其所带来的纹饰与造型的相对脱离等都为春秋战国玉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从整体上看,与当时的礼制发展有关,西周玉器也存在着规范有余活泼不足的现象,缺乏商代玉器清新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