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你觉得很熟悉的,其实很陌生。一说到什么地方,你说知道知道,但是让你说出个一二三,你却张口结舌。
这不,从西安往蓝田县城去的路上,过了灞河后,估计很多人都见过这头金灿灿的大黄牛,但是知道它来历的并不多。
这天也是闲散心情,远远地看见雕塑,就减速停车,到了路边一看:乖乖,竟然是国五的文保碑,没有料想到。
大金牛所在地方是一个小小的平台,可以停车,有水泥路一直通到上面。
站在平台上,向西面望,远处是莽莽苍苍的白鹿原,近处是流向远处的灞河水。东面是北岭,往南是灞桥区洪庆街道燎原村。
以前我总以为这里属于蓝田。
老牛坡遗址是年开始调查与试掘,年春季,对老牛坡遗址进行了大面积的发掘。遗址断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约公元前年-前年)。
四周看看,也看不到挖掘的现场,都是考察后就填埋了。
诸位,这种遗址,看景不如听景,有兴趣的话,就听我慢慢道来。
老牛坡遗址是商文化在西部地区最大的“根据地”,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也是目前发现的分布最西的夏代文化遗存连用了三个“最”,可见它的地位。
这里发掘了商代墓葬21座,夏代墓葬3座,揭露灰坑座,发掘了各类文物多件,从数量上看就很多。
在墓葬中,发现中型墓椁室有边箱,这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墓葬边箱实例
夏代墓葬有3座坑里,一座中层铺有一幅完整马的骨架,底层有数块大河卵石;另外一座底部也是布满了大河卵石(这两个坑的性质是不是祭祀坑还是土葬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要知道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一直是我国考古研究的重点,这个遗址说明夏文化在当时已经影响到关中地区,为研究夏文化的分布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这个遗址更进一步的证明了古人类文明在西安地区一直延续,没有断掉。如果这个遗址在其他的地方发现,只是孤例,但是发现在这里,就值得玩味。
最早的蓝田猿人遗址,据此20公里出头;灞桥半坡遗址,距此不到20公里。何况,这里紧挨着蓝田华胥镇,而华胥镇华胥氏的“华”和夏后氏的“夏”就构成了“华夏”。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华胥镇的新街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了解到该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为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晚期。
华胥镇西侧有"华胥陵",华胥是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早期的氏族代表人物,氏族延续时间很长,一直到仰韶文化前(约或0年前)。据《陕西通志》:"骊山巅三皇祠(今仁宗庙)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
因华胥繁衍了伏羲、女娲等部族,故春秋时将汉族的祖先称作中华或华夏。
你看,这里有什么故事在里面,你自己可以脑补一下。
这座金牛雕塑得比较卡通,不过雕塑的底座上,却是石兴邦所题写的“老牛坡遗址”五个大字,石兴邦是谁?是中国考古泰斗级人物、半坡遗址挖掘负责人。
看这座雕塑比较喜庆,同行有炒股票的,还有属牛的,也管不了这么多文化典故,赶紧沾沾运气,留个纪念,咔嚓一下吧。
属牛的和炒股的,还有经商的,下次路过这里,记着看看。这里没有门票,不收香火钱,拜一拜,福运高照;拍一拍,财运满门。呵呵。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