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自成六十万大军在潼关惨败,并非一触即溃

李自成在山海关败给吴三桂和清军,随后退出北京,撤往西安,清军一路紧追,双方在潼关决战,此时,李自成的军队尚有六十多万。然而,在潼关一战,李自成大军惨败,只好退往湖广,最终,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杀害。

那么,值得注意的是,手握六十万大军的李自成,为什么在潼关之战中失败了?是李自成的大顺军战斗力不行吗?

其实,不是的,李自成的大顺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斗非常惨烈,不是李自成的军队一触即溃,而是拼尽了全力,可为什么最后还是败给清军了呢?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清军有一个重武器。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年)十二月,清军出击潼关,李自成的大顺军列阵迎战清军,最先出战的是李自成麾下第一猛将刘宗敏,然而,刘宗敏在战斗中失利了。

次年正月初四,即顺治二年(大顺永昌二年,年)正月初四,刘芳亮率军出战清军,然而,再次遭到清军重创,见此情况,李自成感觉事情严重,于是,亲率马步兵出战,俗话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可是令人遗憾,李自成也被清军击败了。

初五、初六两日夜间,李自成觉得和清军的精锐骑兵硬碰硬不行,大顺军太吃亏,于是,决定改变战术,李自成亲率大顺军连袭清军大营,但是,全部遭到失败。

初九时,清军的重武器红衣大炮(也称红夷大炮)运到了,进逼潼关口。大顺军开挖壕沟,立坚壁,堵截清军。

十一日,清军先用红衣大炮轰击大顺军,这玩意杀伤力巨大,炮声响起,尸横遍地,玉石俱焚,大炮轰击之后,清军一举冲进大顺军阵。大顺军毫不惧怕,依然顽强奋战,以三百精锐骑兵反击,接着,又分兵迂回到清军阵后发起攻击,尽管大顺军拼死作战,但是很遗憾,全部都失败了。

这时,北路清军由阿济格率领,从山西保德州渡过黄河,进入陕北,围攻榆林。经十三天激战,在红衣大炮的巨大威力下,大顺军损失惨重,潼关失守。李自成见清兵两路夹攻,陕西呆不住了,于是,被迫放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退入襄阳,准备取南京,没想到,进入湖北九宫山,闯王李自成再也没有出来。

对于潼关之战,《明史》的记载很简单,只有两句话。

《明史李自成传》:顺治二年二月,我兵攻潼关,伪伯马世耀以六十万众迎战,败死。潼关破,自成遂弃西安,由龙驹寨走武冈,入襄阳,复走武昌。

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巫山伯马世耀假装投降清军,但是,事情很快被发觉,马世耀被杀。

潼关之战,在《清史稿》中的记载很详细。

这里把《清史稿》的记载简单梳理一下:李自成先率步骑兵和清军正面交锋,但是,毕竟战斗力比不上清军的精锐骑兵,作战失利,到了夜里,李自成多次袭击清军大营,均遭失败,而清军用重武器红衣大炮,杀伤力太大了,李自成的三百精锐骑兵冲击清军,因为寡不敌众,基本都战死了,李自成只好退往西安,马世尧(明史记载为马世耀)率七千人投降了清军,实际上是诈降,马世耀暗中给李自成写了一封书信,被清军发现,随后被杀。李自成见大势已去,只好退出陕西,南走湖广。

《清史稿列传五》:距潼关二十里,自成兵据山列营,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努山及图赖、鄂硕等击破之。二年正月,自成亲率步骑迎战,师奋击,歼其步卒,骑卒奔溃。及夜,屡犯屡北,凿重壕,立坚壁。师进,发巨?迭战,自成兵三百骑冲我师,贝勒尼堪、贝子尚善等跃马夹击,屡破敌垒,尸满壕堑,械胄弥山野,自成精锐略尽,遁归西安,其将马世尧率七千人降。入潼关,获世尧所遣致自成书,斩以徇。进次西安,自成先五日毁室庐,挈子女辎重,出蓝田口,窜商州,南走湖广。

从以上史书记载来看,李自成之所以战败,输给了清军,不是大顺军一触即溃,不是战斗力不行,李自成屡败屡战,丝毫没有放弃,大顺军进行了拼死抵抗。

怎奈清军的红衣大炮到了,血肉之躯,怎么能经得住大炮的轰击?与其说李自成输给了清军,还不如说李自成输给了清军的红衣大炮。

试想,如果没有红衣大炮,李自成坚壁清野,固守潼关,闭门不出,任你清军怎么进攻,就是不出战,清军的骑兵再厉害,你能飞上潼关?

清军的骑兵厉害,李自成不和你硬拼。李自成采取耗的办法,死不出战,清军远道而来,战线太长,后勤补给困难,肯定呆不长久,不出几个月,清军粮草耗尽,肯定会撤军,那时,李自成再率大顺军倾巢杀出,分几路包抄,一战可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