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可惜童年丧父,跟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李商隐跟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又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和好文章。李商隐是长子,背负着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凭借才华、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早在十六岁,他就开始与一些知识分子交往,把自己的作品散发给他们阅读,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后来认识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官至宰相,跟白居易、刘禹锡等人都有来往。令狐楚很欣赏李商隐的文采,对李商隐十分器重,亲自给他授课,还让自己的儿子令狐绹跟他交往、游玩。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争的漩涡。李商隐跟令狐楚交往甚密,可是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唐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李商隐一生的经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少年得志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开成二年李商隐登进士第。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李商隐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另一些作品则写李商隐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写这首诗的时候大概十五六岁,当时被家人送去学道,跟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是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李商隐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他只能以诗记情。中年坎坷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漩涡的中年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使他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县中恼饮席》、《花下醉》等。《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或许你以为这只是一首爱情诗,而李商隐含蓄的诉说了自己的身世遭遇。读懂其中深意时,往事皆已成空,徒剩无限怅惘!晚年漂泊宣宗大中元年以后,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城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大中十二年,李商隐罢职回河南老家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使李商隐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知李商隐心中是后悔认识令狐楚还是后悔娶了王氏,一切都已经来不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