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谋求高质量发展,蓝田周至西咸新区国际港务

暑假白癜风防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415/10616274.html

6月2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邀请蓝田县、周至县、西咸新区、国际港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区域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紧盯“六个打造”奋斗目标,推动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落地见效的思路举措和生动实践。

蓝田县

加快建设绿色蓝田、幸福家园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蓝田县委书记林梅介绍,蓝田将深入学习贯彻市党代会精神,聚焦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强优势、树特色,争上游、创一流,加快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绿色蓝田、幸福家园,以“五个致力”奋力谱写蓝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致力培育产业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蓝田县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不走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不走不顾质量和效益、只认GDP的错路。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要求,推动县工业园、食品工业园、西北家具工业园深化改革、提档升级,新建三元科技创新园、电子商务产业园,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建设百亿级工业集聚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时令水果、奶山羊等特色产业,使蔬菜、果业总产分别达到15万吨、10万吨,做大西安优质绿色“菜篮子”“果盘子”。依托大西安都市圈,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优势,培育落地一批高品质的山水旅游、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精品民宿项目,为都市人提供心灵栖息地,形成蓝田区域发展优势。   

致力保护生态增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走好“一山、两河、三战、双碳”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之路,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美景永驻成为蓝田硬核竞争力和幸福不动产。“一山”就是守护好秦岭,用好“数字秦岭”平台,全面巩固提升“五乱”整治成效,坚决打击破坏秦岭的行为,当好名副其实的秦岭“生态卫士”。“两河”就是做好浐河、灞河流域生态保护,打造“黄金水岸带+黄金产业带”,使之成为人们行走自然之间、体验山水之美、感受生态之乐的体验地和蓝田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聚集地。“三战”就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确保蓝田山青水净坡绿。“双碳”就是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兑现机制,推动全面绿色转型,让蓝田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致力乡村建设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生活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既做好乡村水、电、路、气、通信、生活污水、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的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又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让蓝田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我们按照“党建引领+美丽乡村+绿色农业+乡村旅游”思路,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已经完成4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打造,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打造个美丽乡村,让蓝田从“一处美”走向“全域美”。注重带领群众共同参与乡村建设,让群众成为参与者、维护者,更成为受益者。 

致力招商引资,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塑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遵规守矩的法治环境、利企惠商的人文环境。将全周期服务理念体现到招商引资工作各环节,落实到洽谈签约、落地建设、生产经营、发展壮大全过程,推行墙外事包办、墙内事帮干,做到前期充分论证、企业拎包入驻、后期一路绿灯,形成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来一批的带动效应。牢固树立“亩均论英雄”的理念,使蓝田集聚更多富有“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的高质量项目,力争通过3年再引进内资亿元。   

致力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收入不只是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还是创造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源泉。我们将全面落实稳岗就业减负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让群众“收入”增起来、“腰包”鼓起来。充分发挥背靠西安的优势,采取共建、托管等方式,引入管理和技术团队,引好校长办好学校,引好医生带好科室,全面提升蓝田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让蓝田人享受到优质、一流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全方位开展网格化管理,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村组、小区、楼栋、单元,构建“小区域,大党建”的基层治理格局,打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最后一米”。

周至县

聚焦“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

以周至之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周至县委副书记、县长段军利表示,市第十四次党代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了西安未来五年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周至县作为西安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美丽后花园,将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聚焦“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总目标,以乡村振兴为统揽,对标对表抓落实、真抓实干促赶超,以周至之进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聚焦思想解放,激发全面振兴新动力

周至县将坚持以开放促解放、以改革开新篇,围绕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紧盯大农业、大健康、大文旅,招大引强、招才引智,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8个,引资突破30亿元。依托秦创原·太周创新产业园平台,拓宽苏陕、津陕合作渠道,引进科技人才40名,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挖掘楼观台、老县城、“玉兰王”等文旅资源,策划一批高水平宣传推介活动。 

聚焦经济活跃,点燃全面振兴新引擎

周至县将狠抓支柱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水平提升,聚力高质量项目建设推进年,高标准推进建设项目,确保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加快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入实施猕猴桃“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建成以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龙头的百亿级猕猴桃产业集群。加快实施高新集贤园“万亩供地计划”,打造年产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助推集贤园向千亿级产业集群迈进。持续提升“两山”理念样板——沙河水街,深化与曲江合作,带动文农旅融合发展,构建文化旅游业百亿级产业集群。 

聚焦生态宜居,绘就全面振兴新画卷

周至县将围绕“守好大秦岭,护好黑河水”,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项目56个,年内完成天然林保护与修复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天以上,打造山青、水美的“两山”理念样板县。加快创建全省“美丽城市”建设试点县,以超前眼界规划、工匠精神建设、绣花功夫管理,投入55.7亿元,实施市政道路、雨污管网等项目33个,提升城乡宜居品质。抢抓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投入2.8亿元,实施项目个,建设美丽宜居村庄20个,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聚焦治理有效,提升全面振兴新效能

坚持强基固本、系统治理,不断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统一地址库+N”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发挥好名大中小网格长作用,年内创建20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红旗村,深入推进“民呼我行”五大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党建。狠抓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自建房排查专项整治,周密做好防汛度汛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聚焦人民幸福,夯实全面振兴新底色

周至县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完善公卫体系,医院传染病综合楼,医院迁建、县公卫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加快鄠周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动乾周高速公路项目落地实施,建成新区中学、实验小学,年内新增学位个、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校27所。落细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人以上,确保不出现一户一人返贫致贫,持续增强群众福祉。

周至县将扎实落实市党代会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追风赶月,勇毅争先,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奋力谱写周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西咸新区

坚守初心使命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国家级新区力量

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艾晨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和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的战略部署,为全市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提供了抓手。西咸新区将坚守初心使命,加快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西安—咸阳一体化核心承载区和西安都市圈重要板块的建设,扎实推进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在新区落地落实。

去年,西咸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12.44%,新增市场主体增长55%、增速位列全省全市第1,内外资招商总量均排名全市第1,今年1-5月,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0%,三一智能制造中心等80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46亿元,隆基、创维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顺利推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国家级新区力量。   

创新城市发展方式

推进城市综合能级提升

西咸新区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一主题,构建西安都市圈核心区“承东启西”的发展轴,加快建设金湾科创片区、沣东丝路中心片区、沣西创新港片区、秦汉渭河科创带、空港临空产业片区、泾河湾科创片区等重点片区,到年,城市能级进一步提升,新增常住人口30万人以上,全力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范例。 

加快秦创原总窗口建设

推进创新驱动能力提升

作为秦创原总窗口,西咸新区将在“总”字上再下功夫,强化总窗口、总展示、总统筹、总调度、总协调等功能,按照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的“四主”原则,重点推进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建设,构建秦创原总窗口“三器集群”。本月中旬,西咸新区面向科技创新企业又出台了12条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动能,吸引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经过测算,到今年年底,这项政策兑现金额可达1.2亿元。今年,新区力争新增科技型企业0家以上。到年,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格局将基本形成,成为全市和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加速西安—咸阳一体化

推进协同发展水平提升

西咸新区正积极主动融入西安主城,共同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建设与中心城区互联互通的5条道路,谋划实施一批一体化项目。此外,新区不断加强政策研究,发挥空间优势,落实好全市19条重点产业链发展规划,努力形成错位、协同的产业发展格局,为推进一体化提供新动能。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加快产业链条水平提升

按照省市部署,新区持续构建具有西咸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制度创新、主体培育、平台搭建、产业升级、载体建设、环境营造”等6大工程,打造先进制造、电子信息、临空经济、科技研发、文化旅游和总部经济等6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到年,先进制造业总产值突破亿元,生产性服务业总收入超过亿元,成为全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最近,围绕稳定和扩大有效投资、促进重点企业发展,新区及时出台了23条惠企政策,截至6月17日,新区、新城两级仅通过“免申即享”的方式,已快速兑现补贴万元,惠及市场主体近家。   

构建向西开放重要枢纽

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西咸新区紧抓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机遇,全力服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推进西安国际航空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到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航线将达到条,全货运航线通航城市将达到40个。此外,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我们将继续探索中俄丝路创新产业园“一园两地”建设模式,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片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国家试点,形成西咸特色对外开放平台体系。   

大力弥补公共服务短板

推进人民生活福祉提升

西咸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重点提升就业容量和质量,“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狠抓教育事业发展质量,到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60所。持续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建设,医院7家以上。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立足新的起点,迈向新的征程,西咸新区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有力的工作举措,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西安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书写西咸担当。

国际港务区

为西安打造

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陆港力量

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艺民介绍,国际港务区作为西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排头兵、主力军,将以“建设世界一流内陆港,打造‘双循环’核心枢纽”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带动开放赋能,保持高速增长,加快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运营,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高质量建设运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

国际港务区将高质量建设运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一是港口功能再完善,加快建设总投资亿元的中远海、中林、五矿、山东港等18个集结中心支撑项目建设;二是“+西欧”朋友圈再扩大,今年“+西欧”线路计划从原来的15条增加至17条;三是班列组织再创新,新开通了跨黑海、里海新线路,长安号开行线路达到16条,目前是全国开行线路最多、覆盖面最广、成本最低的中欧班列;国际港务区和重庆陆海新通道公司联合开通了海防—西安—阿拉木图新线路,标志着中欧班列实现了东西大通道和南北大通道在西安的互联互通;四是运行效率再提高,加快公铁快线、海关查验等设施提升改造,完成后将满足中欧班列1万列开行需求;五是综合成本再降低,国际港务区今年启动兑现了启运港退税政策,确保从西安港开展出口业务的企业可以享受和海港、河港一样的退税政策,建好用好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六是服务模式再创新,为企业提供订舱、报关、金融等一站式、一票制国际联运全程服务,特别是受疫情和国际复杂局势影响,国际港务区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推动西安港深度融入全球港航体系,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高标准推动港产港贸港城联动发展

国际港务区将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全力抓好个重点项目,确保年度投资亿元以上。

坚持产业带动,加快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新引进临港制造业企业20家以上,康佳智能家电总部项目白色家电产品今年9月下线,并合作布局新一代显示产业化项目;依托西安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建设,布局国产医工科技新兴产业项目,做优增量,全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参与全球产业竞争。

坚持贸易促进,加快建设金属、粮食、木材、冷链、整车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引进大宗贸易企业20家以上,力争全年大宗贸易交易额超1亿,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亿;以国货崛起为契机,建设“丝路电商中心”,引进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电商培训、科技研发等新经济主体50家以上,全年互联网交易额超2亿,做实长安号跨境电商全国集结中心。

坚持城市赋能,加快华润丝路总部、中粮丝路国际中心、国网调度通信基地等项目建设,确保招商局、中铁、中电建、绿地等十大总部项目早日建成投用;依托中央商务区、西安奥体中心、长安云、长安乐、国际商事法庭、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等载体,全面构建面向“一带一路”的国家级人文交流平台。   

高水平打造体育赛事名城

十四运会留下了一大批优质的全运资产,国际港务区将着力从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做好全运资产的赛后利用,全面开启“全运新时代”。一是积极引进顶级赛事,助力西安打造体育赛事名城;二是做强体育产业,争取国家级综合体育训练基地早日落地启动,延伸体育产业链。三是助力全民健身,奥体中心健身场馆场地本月已逐步面向市民开放,端午期间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羽毛球、篮球、游泳、足球等大众健身场地也将逐步开放,让群众共享全运资产,推动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 

高起点打造宜居宜业幸福陆港

国际港务区深入推进“名校+”工程,新建学校7所,新增学位个;加快推进交医院建设,加快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着力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加快推进6个安置房项目建设;依托“内陆港+自贸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构筑一流国际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陆港。

西安国际港务区将秉承全运精神,砥砺奋进,发轫远航,为西安打造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陆港力量。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王涛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王健

记者郝钟毓谢伟于忠虎吕聪

编辑:小璐

审核:初墨、文岳

出品:西安报业传媒集团

西安报业·西安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摘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