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西安脱贫攻坚日记本,一页页清晰地记录着补短板、提弱项、破难题的生动事例,记载着决胜路上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干部群众的精彩扶贫脱贫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我们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
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在过去一年,西安市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一手抓成果巩固,一手抓问题整改,全市脱贫退出户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元,较年增加元,已脱贫户无一人返贫,实现了高质量整体脱贫的目标。
新的一页翻开,距离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多天……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大挑战,西安市干部群众抗疫情、战贫魔,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落实、聚焦产业发展,在不断巩固已有的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的同时,多方位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石砭峪新村在青山绿树下更显恬静美丽。
“兔妈妈”带领大家奔小康
她,现在被大家亲切地称作“兔妈妈”,以规模养殖肉兔和鹧鸪闻名。
可谁又能想到,她曾经苦涩不堪,住在破窑洞里,靠着政府低保金生活。
年,毛春华从四川远嫁到临潼区斜口街道白鹿观村。当时,丈夫失去左腿,还患有心脏病。家里唯一的财产就是高崖下的两孔危窑。20多年,照顾丈夫、抚养孩子、播种收割,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人操劳。“为过上好日子,我养过猪羊、摆过小摊,也经营过石榴园。脏活累活都干过,不管日子多艰难,我都没放弃过。我坚信只要拼命干,一切都会好起来。”
村两委会觉得毛春华家日子过得实在艰难,帮助他们申办了低保。并在区残联的帮助下开始盖新房。盖房期间,丈夫又突然病倒。检查后发现肝硬化已到中期。这犹如晴天霹雳,让这个脆弱的家庭雪上加霜。“治病花了十几万元,还得继续治疗,我必须创业赚钱,才能让这个家走出危机。”毛春华说。
白鹿观村地处山区,自然条件适合生态化养殖。毛春华开始如饥似渴地在网络上学习,了解养殖行业发展情况,查询相关政策,最终决定养殖肉兔。也就是五年前,她购买了大量肉兔养殖技术资料学习钻研,并到山东观摩学习,到河南接受技术培训,到重庆、浙江等地考察销售市场。
没有地,她就向乡亲们租;没有资金,她就从村民互助合作社贷,向亲戚朋友借。年初,毛春华和家人开始建设养殖场。同年6月,养殖场建成。毛春华全身心投入到肉兔养殖上,聘请国外专家培训工人,引进火焰消毒等先进技术。年6月,合作社售出第一批商品兔就实现了盈利。
“两个女儿和我一起创业,驻村帮扶干部也大力支持,帮助协调了20万元贴息贷款。”毛春华一边努力搞好肉兔养殖,一边又瞄准了鹧鸪养殖项目。
“过去我们是肉兔生产基地,专管肉兔繁殖和保育,合作社已经派我到河南向法国教授学习了两次繁育技术。这两年,通过技术提升,我们要完成从肉兔生产基地向种兔生产基地转型。年,合作社的产品还将在西安扶贫超市售卖。”毛春华向记者展示了产品包装样品。
她通过学习钻研、市场调研以及政府的扶持政策,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稳扎稳打,创业脱贫。年“中国扶贫日”,她光荣地成了全省脱贫攻坚明星。
这位坚韧不拔的“农民明星”,用榜样力量激励着更多村民与自己一起,改变命运、脱贫致富。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政府和乡亲帮助我渡过了难关。现在合作社发展起来了,我也要回馈社会和乡邻,优先吸纳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和残障人士加盟或入社,同时对有务工意愿的贫困户和残障人士优先招录,带动大家共同富裕,年,共奔小康。”毛春华说。
“有求必应”王兴华
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王兴华为果农讲解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
可能待在地里晒的时间长了,黑瘦高挑的王兴华脑门上油光发亮,透过发丝隐约能见到头皮上的汗珠子,淡蓝色的口罩随着他的声音上下抖动。“近期是猕猴桃溃疡病的高发期,处理不好肯定影响产量,一定要将剪掉的病枝、刮除的病斑组织及时带出园外烧毁,防止引起伤流弱化树体……”这是在人间四月天,一处有小风吹着的猕猴桃地里,周至县职业农民协会理事长王兴华正在为种植户讲解猕猴桃春季管理要点。
他一手指着猕猴桃枝萌出的嫩芽,一手在空中挥舞,种植秘籍脱口而出。王兴华在地里讲着,一些学员用笔记录,一些则打开手机现场录制视频,学习热情高涨。在种植户魏发展的手中,一份种植笔记慢慢生成,笔记里写着3月、4月猕猴桃种植技巧和防病虫害的用药比例,逐一列举,清晰可见。
王兴华的日常并不是打理自家60亩的猕猴桃、葡萄地,而是行走在周至乡道上,为求知若渴的群众讲解种植技巧。这也就是职业农民与普通农民的最大区别——社会责任感。对贫困户的帮扶,王兴华是“有求必应”。
周至县广济镇闫家社村建档立卡户高拥斌,种了猕猴桃和樱桃两种果树,从年开始,由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负责技术帮扶。
“两年时间,去了高拥斌家十多次,手把手教种植技术,现在果园有了很大起色,这一亩樱桃结果后,少说一亩收入过万元。”现场培训会结束,王兴华再次拨通了高拥斌的电话,叮嘱种植要点。
在周至县脱贫攻坚关键之时,全县上下、社会各界都围绕脱贫攻坚献计献策,并肩奋战。作为职业农民,王兴华号召职业农民协会会员发挥自身一技之长,积极投身产业脱贫,先后发动名职业农民,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就地就近帮扶贫困户,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这几年,他就近帮扶贫困户户,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达人次。仅王兴华本人开展的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就有70余场次。
“周至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是全县的重点扶贫工作。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贫困户建立长效产业,我们围绕猕猴桃、苗木、花卉、蔬菜、杂果和养殖5大主导产业进行技术培训,让技术员成为帮扶乡亲脱贫的‘贴心人’,让贫困户户户有一个中长期产业,户户有产业发展资金奖补、有技术服务、有助农保,确保贫困户退得出,稳得住。”周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振刚说。
他是“红色邮差”书记
刚开始驻村,史立业是曲江新区派驻周至县楼观镇马岔村驻村第一书记,那时他骑着一辆红色的摩托车,跑遍了马岔村各家各户,在心中绘制村庄的民情地图……
年,马岔村和山下的周一村合并了,史立业再次成了周至县楼观镇周一村驻村第一书记,连续几年,他开着面包车抓基础、勤走访,为所在村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帮助贫困户找到产业发展致富路,努力写好“长久脱贫”这张答卷。
马岔沟是秦岭72峪里生态环境最原始的峪口,位于马岔沟腹地的马岔村曾是一个手机信号无法覆盖的小山村,全村只有村委会不稳定的网络可以勉强支撑与外界的联系。通讯闭塞、交通不便,致使马岔村多年未能摘掉“穷帽子”。
“凭借国家‘十二五’移民搬迁计划的好政策,村里大部分村民都搬到周至县城周边,余下的村民由于没有产业发展,生活较为贫困,可以说‘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史立业向记者介绍马岔村的穷历史。
年5月,曲江新区驻村工作队入驻马岔村,随着工作队一起进村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红色摩托车。摩托车的主人正是驻村工作队队员史立业。从入驻的第一天起,这台摩托车和它的主人就成为了茫茫大山中的“红色邮差”,奔走镇政府领取政策文件,开会载着第一书记下山,上山帮村民采购生活物资,日常联络外出,摩托车后座几乎都拉着村民。“要出山,找史立业。”“要办事,找史立业。”这曾经是马岔村村民心照不宣的出山方式。
“不落一人”是底线任务,“长久脱贫”是最终成绩单。“我觉得做强集体经济是周一村发展的关键。在帮扶过程中,工作队得到了曲江帮扶资金及周至县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的支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周一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合作社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史立业说。
年周一村申请到周至县财政涉农整合资金万元,通过发展产业直接带动当地户贫困户,建立脱贫长效机制,为贫困户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确保每一户贫困户每年享有入股股金5%的分红收益;间接带动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产业就业,按照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元,每加班一小时给予加班费10元来计算,每人每月的收入也在元至元,每年按照8个月的劳动时间来计算,每人每年收入达到了2万至3万元不等。
作为第一书记,他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曲江新区、楼观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团结村两委班子,以提升村党支部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抓手,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战疫情西安就业扶贫频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的短期冲击不可避免,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西安市扶贫办积极协调,组织企业开展线上求职招聘活动,发布岗位信息,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努力减少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影响。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要求,同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就业服务保障工作,保障西安市域务工人员就近、就地找到合适工作,西安市扶贫办联合西安航天基地管委会共同举办“年西安市就业扶贫网络招聘会”,其中优先录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及其子女。与此同时,西安市各区县、开发区也在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为就业扶贫开启“绿色通道”。
浐灞生态区帮扶办携手临潼区穆寨街道办建立的“劳务输出就业扶贫超市”正式揭牌开业。这个“小窗口”已经为贫困户就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此外,经开区在得知区内西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急需新增大量操作工的消息后,在所帮扶的蓝田县三官庙镇龙门村开展了定向就业扶贫活动,优先录取建档立卡贫困人员。
在这场就业扶贫的创新行动中,多地、多部门联动助力返程复工也成为西安推进就业扶贫的一大亮点。周至县与江苏太仓市两地接力,采取统一包车、免费护送,让急需复工的一批周至农民工安全有序地返岗。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西安市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答好脱贫攻坚“综述题”。
新型主体成为脱贫攻坚主力
“两年前入股草莓合作社,这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每年能分红元,还可以长期在草莓园打工,工钱一天60元,美着呢。”在蓝田县安村镇下白村西安绿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棚内草莓鲜红,蜜蜂飞舞,正采摘草莓的牟娥蕊告诉记者。
流转村民土地亩,建成钢架草莓大棚57座,带动41户贫困户入股……西安绿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发展草莓产业,年为贫困户分红4.85万元。合作社负责人雷飞告诉记者:“为鼓励发展脱贫产业,政府支持我们建成了草莓分拣车间、检测站和电子商务室。截至目前,园区已外销草莓万元,种植成本已经收回,剩下两个月采摘期的收入就是利润。”
西安着力打造“政府支持引导+企业全面参与+合作社组织管理+贫困户主动配合”的模式,鼓励、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托管、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技术服务等方式,与贫困户签订中长期帮扶协议,有效带动了产业帮扶。年以来,全市每年投入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资源拥有和现实收益的资本化,增加了财产性收入,从而为部分贫困人口提供了劳动就业和参与生产经营的机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西安众天蜂业集团运用“联合模式”实施中蜂产业扶贫项目,惠及秦岭北麓5个涉贫区县的22个镇街、个行政村、余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养殖量20箱以上、户均年增收元以上;高陵区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着力推行“合作社+农户”等产业扶贫模式,蓝田县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闫珅/文记者郝钟毓/图)
编辑:Mia
审核:文岳、初墨
监制:方觉晓
出品:西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