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重阳九九归真,一元肇始,看看著名唐诗

今天是10月14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九”这个数字在《易经》中为阳数,是最大的数,所以又称为“极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所以说“重阳”。因为这一天的日数与月份都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在这吉祥如意的好日子里,笔者精心选取了几首与重阳节有关的著名唐诗,结合重阳节的来历、习俗,一并介绍给大家。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张五是孟浩然的朋友,名叫张諲(yīn),因排行第五,故又称张五,他擅长书画,尤其工于山水画,出仕后官居刑部员外郎,后来张諲因受到杨国忠的排斥而辞职归山。

听到这一消息,孟浩然作此诗,寄给张諲。此诗情景交融,飘逸而真挚,清淡而优美。“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这一写景名句,脍炙人口。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老朋友“何当载酒来,我们一起“共醉重阳节。”抒发了孟浩然在重阳节登高的思友之情,盼友之切。

一、重阳节的来源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据传说,上古天神元帝得道成仙的日子就是重阳之日。

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人们祭拜天帝、祭祀祖先的活动。

唐朝是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重阳节就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九日》

唐: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公元年(唐肃宗至德元年)的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李白一个人在庐山登高,眼前的景色,美不胜收,于是,李白自娱自乐,自斟自饮,“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以至酩酊大醉,因而“落帽”。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靠,因而“空歌怀友生”。

“落帽”是个典故,典故来源是这样的: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早年便名扬京师,后历任庐陵从事、江州别驾、征西参军等官职,受到了庾亮、桓温等人的器重和欣赏。

有一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桓温带着属下的文武官员一起游览龙山,登高赏菊,并在山上设宴欢饮。席间,孟嘉开怀畅饮,自己的帽子被风吹落,他居然一点也没有察觉,还乘酒兴继续与同僚作诗唱和。

一会儿,孟嘉离座去上厕所。桓温趁机吩咐人把孟嘉的帽子捡回来,并让参军孙盛写了一篇嘲弄孟嘉的短文,并把短文压在帽子下,准备乘酒兴捉弄孟嘉一番。

孟嘉回到座位后,发现自己落帽失礼。但他不动声色地顺手拿起帽子,发现了帽子下面的那篇短文。孟嘉非常镇定自若地把帽子戴正,然后从容地拿起桌上的短文看了一遍,随即请左右取来纸笔,不假思索地写就一篇文章,为自己落帽失礼辩护。桓温和满座宾朋传阅后,感到文采甚美,无不击桌叹服。

孟嘉为何风吹落帽而被嘲笑?原来,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冠冕风度礼仪的,认为官帽落地有伤大雅。从此,龙山落帽的趣话经久流传不衰,人们将龙山称为落帽台。后世的人们来到荆州,都要到此饮酒怀古。

《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唐:阴行先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张燕公是指唐朝名相张说,他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成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诗的作者阴行先是张说的妹夫,在这首诗里,阴行先也是化用了这个典故,“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

二、重阳节的习俗

古时候,在重阳节民间有拜神祭祖、登高祈福、插茱萸、秋游赏菊以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感恩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祖先意味着生命的传承与延续,当然是国家的头等大事。人们举行隆重的仪式,祭祀祖先,感谢祖先赐予的生命、知识、经验、财富,希望获得祖先的保佑、庇护和指引。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传统习俗,以示不忘根本。不忘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中华民族之所以是最伟大的民族,中华文化之所以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未中断,与此有着极大的关系。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杜甫在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登高抒怀时所作。明人胡应麟推崇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重阳登高而“哀”,他哀得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诗圣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爱国忧民的崇高情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国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的风俗,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秋高气爽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心里。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据南朝时期梁国的文学家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县)有个名叫桓景的人,他拜了一位叫费长房的神仙为师,学习仙术。

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汝河瘟魔要出来害人,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你带领家乡父老登高避祸"。”桓景照着去办了,家乡人都跟着上了山,佩戴了茱萸叶,喝了菊花酒,汝河瘟魔不敢侵害。到了傍晚,他们回到家中一看,家里的鸡、狗和牛、羊都死去了。

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灾的风俗就这样流传开来。“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义,这也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

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

万里同悲鸿雁天。

公元年,“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也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因写《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这年的六月远游到了西蜀,后来到了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

闻讯后,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与王勃相会。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在此地任职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登高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这首诗即为卢照邻当时所作,抒发了浓浓的思归的情怀,同时也记述了当时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的习俗。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这是王勃与邵大震、卢照邻一起同游玄武山写的诗,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倍加思亲,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却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同样也是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与卢照邻的诗非常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是一种气味浓烈的植物,可以做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有治寒驱毒之功效。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果实可以吃。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驱除瘟病,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所以人们又将重阳节称为“茱萸节”。茱萸还有一个雅号“辟邪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记述了唐朝的重阳节人们普遍佩戴茱萸登高辞青的情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成为千百年来思乡怀亲的第一名句。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这首诗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菊花须插满头归”则是表明了重阳节除了插茱萸之外,还有插菊花的风俗。

赏菊、饮菊花酒,大约起源于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以诗著名于世,酷爱喝酒,也以爱菊出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名句。菊花也借陶渊明以高洁、隐逸而为后人所称道。菊花还有个雅称“延寿客”。后人仰慕陶渊明,为了效仿他,遂有重阳节赏菊的风俗。古时的士大夫们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九日送别》

唐: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

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明朝应作断蓬飞。

唐开元十八年,公元年的重阳节,王之涣游历到渔阳(今天津市蓟县),意外和老朋友上官致情相逢,当时上官致情携弟子隐居此地。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正值重阳佳节,两人同饮菊花酒,感叹往事。第二日,王之涣“明朝应作断蓬飞”,便写了这首诗与上官致情话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都城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军同行。

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岑参遥想故乡长安的菊花应该开了,只不过长安城已是战火纷飞,院子里的菊花大概傍着战场开放了。岑参心情沉重地写下这首诗,寄托着岑参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单独的一丛却雪白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由花联想到人,联想到酒席上的情景,比喻自然贴切,看似信手拈来,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颇有情趣。“白头翁”与众“少年”在一起,并不觉孤寂、苍老,仍然充满青春活力。

还是臧克家说得好:“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人老了,面对悲凉的秋色,看来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天时逢重阳节,我的兴致来了,要和大家尽情欢乐。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疏而且短,怕帽子被风吹落,因此笑着请旁人把帽子正一正。蓝田的水远从千条溪涧中流来,玉山高危冷俊两峰并峙。明天再聚会时,哪个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把茱萸仔细看看,佩着它,去登高辟邪,以图明年再相会。

重阳佳节,祝愿老人们保持年轻的心态,昂扬的斗志,不怕老,不服老,活到老,学到老。

重阳节的习俗,虽说是民间习俗,但是皇家也同样重视,不能免俗。据《唐诗纪事》中记载,景龙三年(公元年)九月九日,唐中宗李显临幸渭亭登高,设宴饮菊花酒,席间令臣下赋同题四韵五言诗一首,先成者赏,后成者罚。

《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唐:李显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唐中宗李显也参与其中,他的这首诗里“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这一句说的就是文章前面提到的费长房教人们插茱萸避邪,陶渊明赏菊的典故。这个皇帝作诗的水平如何,请大家评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唐: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睿览八纮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韦安石作为唐中宗李显的重臣、宰相,这首应制诗以雄劲的笔触,开阔的胸襟,富丽的文字把重阳节登高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是应制诗里的佳作。

借伟人的一首词,作为压轴吧: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祝愿好友们重阳节愉快、安康!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评论、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