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啸,作为一种歌吟方式,可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感。魏晋名士,风流倜傥,雅好长啸,陶渊明就曾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92.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落红不是无情物”一句里的“红”字,借代红花。古诗中还有许多以“红”字代指“红花”的诗句,如“应是绿肥红瘦”。
93.“梧桐”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常用来表达悲秋的情感,如诗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梧桐”就含此义。
94.古代诗人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喻声,且善以形喻声,通过由声到形的联想,使乐声更具质感,特点更准确鲜明。如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盘”表现琵琶声的圆润清脆,李贺则用“芙蓉泣露香兰笑”表现箜篌曲的时而幽咽时而轻快。
95.春社是汉族最古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祭祀土地神,以祈求农事丰收。在古诗词中,“春社"经常出现,如“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96.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李白的诗中,写出任意两句(无需上下句对应,单独一句诗就可)带数字的诗句。“尔来四万八千岁”。“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9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飞鸟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8.“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流域,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一词也常被写进很多古诗文中,如“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示”。“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9古人常常借草木的兴衰寄寓自己的情感,这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性格。笛有时是民间的、村野化的,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而箫多是仙界的、书生化的,声调悠长、高雅悲凉,苏轼曾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描写了箫声“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王强同学做导数题时用分离参数苦苦做不出答案,绝望时发现用构造函数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这不禁令人想到《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古代,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书”作为思乡之情的象征,也频繁出现在古人的诗词中,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菊花”作为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具有多种内涵,或是隐者的超然洒脱,或是士人的坚贞高洁。有关“菊”的古诗词句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友情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之一,中国古代诗歌中对友情多有赞美,如“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雨是复杂多变的意象,很多诗人从“雨”中获得灵感与情思,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借“雨”寄托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沧海”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在作品中多呈现画面唯美、意涵丰富的特点,如有“沧海月明珠有泪”的阔大清寥,更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奋发。
.“山河”一词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一般指大山大河,自然胜景,又可指国土疆域,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在古典诗词中,白发的生长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现象,白发本身也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审美意象,而古诗词又往往写得含蓄,常用比喻手法写白发,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尘满面,鬓如霜”。
.“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或承载悠然自由的情怀,或暗含淡泊隐逸的愿望,如“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从孔子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后,看到奔流不息的江水,古代文人常会借江水抒发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如李白的“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的诗歌中常以“梦”字入诗,或营造一种梦幻瑰丽的意境,或给人一种恍然若梦的感觉,抑或借梦境写现实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有一种如梦如幻的审美感受,比如他的诗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6.古代文人常在诗文中用成双成对的动植物意象来反衬主人公孤独的处境,如晏几道《临江仙》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我国古人把星座分成斗、角、参、心、女、牛等“十八宿”,古代诗词中也常出现星宿的意象,如“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唐·李白《蜀道难》)“西北望,射天狼”。(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南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汉末·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北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古人常以“樽”指代酒,表达不同的心境,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就以“举匏樽以相属”表达相聚的欢乐,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则以“一尊还酹江月”表达悲凉的心境。
.欧阳修《秋声赋》里写秋风“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而“秋风”这个意象,在陆游的诗中也出现过,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