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祖先究竟是谁?我们到底从何而来?91岁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用毕生精力专注于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研究,先后参与发掘发现了“巫山猿人”“蓝田人”“和县人”等一批古人类化石黄万波认为,人类能在进化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是因为好奇心和创造力,了解人类源起的意义也在于此晨光漫过庙宇平坝边缘的山林,透过一处钢棚屋顶,打在坑坑洼洼的坡地里。几位年轻的考古队员半蹲在探方坑内,手拿铲子小心翼翼地掘起土石,一块块大小不一、凹凸不平的石块,被他们拿在手里摩挲着、观察着。一旦感觉到不解或异样,他们就会拿着石块,走向站在方坑边缘的一位老者。老人个头略矮,头戴鸭舌帽,脚蹬解放鞋,瘦削的身体穿着工装,肩挎着工具包,显得整洁而有型。“黄老师,您看看这个!”听到队员的喊声,他健步迎上去,接过石块在手中仔细端详,很快就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长江三峡腹地的重庆巫山县,绵延群山环抱下,一个数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内,坐落着一个叫庙宇的小镇。在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现场,91岁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再次续写着他和“巫山猿人”的不解之缘。从业60多年来,黄万波用毕生精力专注于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研究,先后参与发掘发现了“巫山猿人”“蓝田人”“和县人”等一批古人类化石。谈及自己一生的事业和追求,他说,自己与古人类“有个约会”。巧遇大师领进门大雪节气刚过,记者来到黄万波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家中,他正在电脑前准备PPT资料,用于一系列关于龙骨坡最新研究成果的汇报和讲座。为了让讲座更直观,黄万波在手写板上写下文字后,娴熟而认真地通过鼠标插入照片、手绘图等,记者数了下PPT的页数,一共页,黄万波仍在不断修改打磨。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