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央视自制纪录片受到了大众的观众,几乎“央视出品”这四个字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今天,爱丽丝要为大家推荐的纪录片叫做《跟着唐诗去旅行》。特别推荐给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孩子看,通过视频的形式,孩子们能够更感同身受地理解唐朝诗人笔下的美好风光。
让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岑参成为你的导游,让唐诗成为你的旅行攻略,一起走进诗词歌赋中的美景,开启一场“云”文艺之旅。
在这场视听盛宴中,唐诗与诗人不再是考点,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观众们可以跟随着节目一起感受诗人眼中的美景,一起跨越时空,体验这场别样的旅途。
整个纪录片一共就只有五集,每一集围绕一位诗人展开,分别是杜甫、孟浩然、王维、岑参、李白。虽同是唐朝诗人,但因其有着不同的人生遭遇,所创作的诗词也有着自己独到的风格。
马上跟着爱丽丝一起通过这五集纪录片,走进这五位唐代诗人的世界,感受中国山水之美吧!
1
江湖·杜甫
《江湖》
导览嘉宾:西川
嘉宾简介:诗人
跟随杜甫晚年的漂泊足迹,探索杜甫的人生百态。
第一集是关于杜甫的旅程,安史之乱,唐朝极盛而衰,杜甫经历着国破家亡的人生。因此,他有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感悟。
在晚年,他漂泊数千里,从甘肃南部,到达四川盆地,又沿着长江飘零,最终,在湘江上走完了一生。
颠沛流离的杜甫,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却塑造了他一生的创作高峰。
导览嘉宾西川笑着说,自己一开始热爱的诗人是李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越来越丰富了,然后就越来越喜欢杜甫。
是啊,不历经生活的磨砺,便很难理解杜甫笔下的“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
鲁迅也说:“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在纪录片《跟着唐诗去旅行》中,嘉宾及工作人员亦一路曲折,走向“杜甫草堂”。
那年,他对腐败的时政深恶痛绝,便放弃自己的职务,一路西去,从甘肃天水,辗转至四川成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有了落脚的草堂。
在今天,因为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这条路途也许并不遥远,但对于当时的杜甫,前行之路其实并不容易。
在西川的带领下,我们看到杜甫曾走过很多崎岖、偏僻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地方,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地坝村,那里至今还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
走进古老的房子,当地人用油、面、核桃、茶叶、藿香等组成的特色炒茶招待着西川。
品尝着传统的炒茶,西川便想起曾经来过的杜甫,是否也曾喝过这样一杯茶。同行的学者王义则表示,杜甫应该是喝过的,因为杜甫曾“夜宿地坝村”。
李文举导演介绍说,这是一次追寻偶像的旅程,是现代诗人“西川”与唐朝诗人“杜甫”之间一段跨时空的交流。纪录片里出现的第一个地方是甘肃徽县。安史之乱后,杜甫为了寻找安身之所,带着家人从甘肃天水向四川成都出发,在山里走了半年多,他这时候的生活非常贫穷,还曾写诗提到吃饭都成问题,时常要捡秦岭山道上的橡栗吃。
纪录片中,出于好奇,西川也捡起了路边掉落的橡栗:“哇,这也太苦了!”在如此艰苦的环境里,诗歌成为杜甫唯一的精神寄托和苦难生活的救赎。西川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西川说:有什么样的山河就有什么样的诗人。唐诗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总会在生命中某个时刻涌上心头。比如,在成都就会想去看看“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风景,而今天这里有一群摄影家还在因为这句诗寻找着能看见雪山的角度。
《跟着唐诗去旅行》是中国诗歌的美妙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一次完美结合。他跟着杜甫来了一次奇妙的旅行,在三峡仿佛看到诗人“显灵”。这部纪录片能为传播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作出贡献。
2
故人·孟浩然
《故人》
嘉宾:鲁大东
简介:书法家
以艺术的眼光,骑着自行车,带我们走进孟浩然的内心深处。
第二集《故人》的主角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孟浩然。诗人孟浩然的生命在两种模式中切换——隐居和漫游。
相比当过一段时间小官的杜甫,孟浩然一生未能当官从政。大约在40岁的时候,孟浩然参加了人生最后一次科举,再次落榜。心中甚是苦闷,就为了排解忧愁,坐船到了桐庐江,到这里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这首诗中写到:“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意思大致是:“建德也不是我的故土,我怀念在扬州的老朋友。热泪两行,遥望海西头,把愁思寄去扬州。”表达了他对故乡以及友人的思念之情。
但与杜甫不同的是,孟浩然慢慢地放下了心中的郁结,前往现在的江浙地区,访友散心,成为了一个闲散的山水田园诗人,完成了自我疗愈的过程。
孟浩然这一段路,李文举导演选择由书法家、摇滚歌手鲁大东去完成一场心灵的交流。
孟浩然是恬淡的,鲁大东则完全不同,李文举导演抓住了“人到中年,改变自己”的主题展开纪录片的讲述。
当年,孟浩然用坐船的慢旅行方式游历吴越,留下许多名篇。鲁大东为了仿照这种慢旅行,选择了骑自行车游江浙,这是现代版的慢旅行,贴合“移舟泊烟渚”的感觉,他骑行多公里,从杭州出发,一路行至温州。纪录片中,可以看到随着旅程鲁大东与孟浩然的精神共鸣越来越强烈。
3
长安·王维
《长安》
嘉宾:郦波
简介:学者
在王维的诗句中,画出一个不寻常的长安城。
一千多年前,长安城是世界的中心,在长安的诗坛里,王维就是代表性的人物。以长安为中心,王维曾经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足迹:渭城曲、灞桥柳、蓝关古道、辋川别业……
年少得志,年老归隐,晚年的王维早已看淡了世间繁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蓝田),在辋川留下《辋川集》,20首诗,20个景点。
说起王维的诗句,我们可能会想起“倚杖柴媚外,临风听暮蝉”;也可能会想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或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而真正的辋川是什么样子,你却并不清楚。
纪录片拍摄的过程中,学者郦波作为本集的导览嘉宾,来到了蓝田辋川,还遇到了地道的蓝田人张效东。
张效东以前是中学老师,退休后,他立志要把“家乡人”王维诗中的景点一个一个找到,标注出来。郦波跟着张效东,去寻找这些诗歌里的风景。李文举导演记得,其中最让人惊讶的就是《鹿柴》,看着森林中光影的反射,听见村庄里孩童的笑声,才明白王维为什么写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4
边塞·岑参
《边塞》
嘉宾:杨雨
简介:学者
踏上陌生的新疆,跟着岑参笔下的波澜壮阔,感受诗人的雄心壮志。
“胡天八月即飞雪,北风卷地白草折。”我们在岑参笔下的边塞,遇见远方的戈壁、牧场、歌琴和马背。
边塞诗是唐诗中最为壮阔明丽的篇章,当年,诗人岑参,抱着建功立业的雄心,远赴边塞,写下了无数壮丽的诗篇,行走了最漫长的旅程。
吐鲁番高昌古城
从未到过边疆地区的学者杨雨,沿着岑参的足迹,走过戈壁荒漠、绿洲古城、兵团垦区,亲自参与了哈萨克牧民的浩大转场,最后来到了今天的边关哨所。
如今的边塞,与唐朝对比,有着“同”和“不同”,存在着“变”与“不变”。
“同”的是如今的边塞依旧有着漫无边际的戈壁,有着典型的西域气候特征,相信岑参在两次入西域,那种与中原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与地貌,一定给他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边塞军人也依然朴实且深情,他们与岑参一样,对于他们守卫的这片国土,充满着神圣感与敬畏感。
不同的是经济的发展,现在乌鲁木齐已是繁华的大都市,吐鲁番更是知名的葡萄产地,也是旅游胜地。
但即使如此,广袤无垠的边塞带给旅客的感受都是震撼的,是记忆深刻的。
甘肃陇南
5
仙山·李白
《仙山》
嘉宾:韩松落
简介:作者
跟随李白的脚步,登上其诗词提到的重要山岳。
李白被称之为“诗仙”,李白笔下的太白山被称之为“仙山”,是唐代文人墨客追捧的打卡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多位诗人数次游历太白山,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西上太白山,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无语,为我开天关”。数百年前,阅尽名山大川的李白写出他对太白山由衷的赞叹,翻开卷帙浩繁的《李太白集》,一千多首诗中,直接描写太白山的就有三首。
今天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不是身在其中,又如何能吟出“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这样的诗句?而从满怀豪情的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位一生狂傲不羁的诗仙,在面对高峻神秘的太白山时,内心充溢着无法掩饰的膜拜与景仰。太白山的数次游历,使诗人的创作灵感和感悟如汨汩源泉,诗体风格与太白山博大浩瀚的特点完全契合。
本集的导览嘉宾韩松落趁着雨天,拜访了太白山下眉县的当地作家胡云波。窗外雨潺潺,屋内友人促膝长谈。
对太白文化了然于胸的胡云波,将太白山的趣闻向观众一一道来。
老一辈人教导,在山上不要大声说话,而且“风,不能叫风,叫微微;雨,不能叫雨,叫沙沙”。质朴的老一辈人怕直呼名讳而惊扰了山上的风雨,故而用了极富方言特色的“微微”、“沙沙”来代指,变幻莫测的太白山也因此多了几分神奇色彩。
“噫吁嚱,危乎高哉”,“我的娘娘,我的神,那么高的山,高得很!”在太白山下,胡云波用陕西话解释、朗诵李白写在太白山的诗,一番独特韵味,让人禁不住联想,当年的李白是否也曾这般?
“李太白是豪放的,太白山也是浪漫的。”如今太白山景区里有一座泼墨山,因李白而得名。
泼墨山海拔1米,四面环山,依水而邻,风景怡人。相传当年李白路过这里被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一边喝着太白酒,一边恣意挥毫,最后乘着酒性将砚台里所剩的墨汁抛向迎面山体,形成了墨迹淋漓的千古泼墨山。置身这里,除了满眼神奇的景观,仔细闻闻,醇厚的酒香混着墨香,仿佛余韵仍在。
泼墨山
在太白山下的眉县,这里世代生产酿造醇香甘洌的太白美酒,不止有李太白为其倾倒,还有同一时期的唐太宗。当年太宗前来太白山避暑,饮过太白美酒后大加赞赏,史部尚书王圭(今眉县人)欣然赋诗赞曰:“闻香十里远,隔夜知味长,何得此琼液,恒寒雪花浆。”足见太白酒的醇香与太白山水的美妙。
小彩蛋
每集的最后,嘉宾都会“唱唐诗”,他们通过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着对诗人的怀念。
《跟着唐诗去旅行》作为央视纪录片的《跟着XX去旅行》系列,也是非常推荐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看的,不仅能够提升孩子对“唐诗”的兴趣,还可通过视频感受文人墨客笔下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