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牌强国,是怎么被新崛起的秦国一步一步蚕食,最后一蹶不振呢?
丹阳之战
公元前年,在屈原的主张下,楚国和齐国交好,联手压制秦、韩、魏三国。此时秦国已经收复了巴蜀地区,东进是下一步的战略方向。而东方齐国和楚国两大霸主强强联手,对秦国的东进战略形成了阻碍。秦惠王派张仪到楚国,以商、於之地六百里领土为诱饵,让楚国与齐国断交。商、於之地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楚怀王不得不心动,同意了张仪提出的要求。但楚国与齐国断交后,秦国并没有交出领土。楚怀王觉得被戏耍了,令屈匄立即起兵十万攻击秦国,目标就是要拿下商、於之地。
丹阳之战一触即发,秦国也早有准备,秦国先联合韩国,率先进攻楚国景翠的军队,景翠的楚军原本是驻扎在齐国附近,与齐军共同对峙韩国和魏国,但因为楚国先与齐国断交,齐国也不会出手相助,景翠的部队很快就败退下来。
屈匄带十万楚军兵临武关,准备给东出武关的秦军迎头痛击。秦军魏章兵行险招,走凶险的水路绕道了楚军之后,直接威胁丹阳。因为后路被秦军切断,屈匄只得率军后撤。此时的秦军顺水而下,以逸待劳。而楚军来回奔波,疲惫之师,又因后路被秦军切断,士气低落。秦军在丹阳与屈匄的十万楚军大战,屈匄全线溃败,八万楚军阵亡,包括屈匄在内的七十多名将领被俘虏。
丹阳之战楚怀王因为贪恋六百里领土,结果损兵折将,不仅没得到商於之地的六百里领土,反而被秦国攻占了汉中之地,成为了当时的笑柄。
蓝田之战
秦国在丹阳之战得势后,继续扩大战果,与韩、魏联军一起对峙齐、宋联军。楚怀王为了一雪前耻,趁秦国国内空虚,再次动员举国之兵攻伐秦国。楚国当时号称带甲百万,就是有上百万的军队,虽然有些夸张,但楚国发动举国之兵对秦国的威胁是非常大的。在楚国的猛攻下,很快重新收复了汉中,并且一举攻破了武关,在仅仅与咸阳相距百里左右的蓝田与秦军大战。蓝田是咸阳最后的屏障,一旦蓝田失守,咸阳就危险了。
面对楚国猛烈的进攻,秦国全力发动国内的军民参与抵抗,同时通过外交手段联合魏国攻击楚国。此时秦、韩、魏联军已经击败了宋、齐联军,韩魏两国见楚国国内空虚,起兵攻击楚国军事要地邓城。在蓝田,楚军带着复仇的怒火,秦军也是在咸阳的最后关口誓死抵抗,战斗非常惨烈,虽然楚军在蓝田已经占据上风,但却不能眼看着丢失邓城,不得不回援邓城。
楚军撤退之际,秦军又发挥出了虎狼之师的作风,虽然损失惨重,疲惫不堪,但仍然主动出击,再次攻下了汉中之地。因为楚国外交失利,在楚国空虚被韩魏联军袭击时,齐国也怒不增援,楚国被前后夹击,最后导致蓝田之战失利。
此战虽然是楚国失利,但对秦国来说也非常凶险,最后秦国主动让出了汉中之地,平息了楚国的怒火。
鄢郢之战
楚国虽然占地千里,兵力雄厚,但楚王昏庸,内政腐朽不堪,民心涣散,守备松懈。公元前年,秦国派白起率军进攻楚国。白起率领数万大军直接经蓝田、丹水出武关。白起率领的秦军一路掠夺,粮草等军需补给都靠掠夺补充。楚军无法抵抗秦军的锋锐,一直败退,秦军一路长驱直入,很快攻下了楚国军事重地邓城,随后直接兵临鄢城。
鄢城是楚国的别都,可见其重要性,楚军早集结了大量军队据守鄢城。白起率领秦军兵临鄢城后,遭到了楚军顽强的抵抗。此时楚军可以论持久战,但秦军不行。因为白起率领的秦军已经深入敌国,需要凭借一鼓作气击破敌军,如果久攻不下士气跌落必然大败而归。白起派人在鄢城西边修筑堤坝蓄水,并修建长达百里的水渠直达鄢城。蓄水到一定程度后,白起开渠放水直灌鄢城,城中军民溺死者数十万。随后秦军很快就占领了鄢城。
鄢城被占领,楚国都城郢城相当于门户大开。白起休整部队的同时将秦国的罪人带到了邓、鄢之地,为下一步的进攻做好了准备。
公元前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都城郢城。秦军势如破竹,楚顷襄王再次兵败并溃逃至陈。白起攻破郢城后,又拿下了夷陵,一把火烧了楚国的祖坟,随后占领了竟陵、安陆一带。
鄢郢之战犹如一剑斩掉了楚国半壁江山,楚国因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