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被誉为“万山之祖”,它气势渺远,肃穆魏峨,历代文人学士无不对秦岭顶礼膜拜,王维、李白、白居易等文人先哲都留下了著名的诗篇。这里仅录其数首诗文并配以图片,旨在将自然与人文予以结合,以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
盖闻秦岭横亘于神州中部
长千六宽二三百公里
西起甘肃临潭白石
东至豫西伏牛,乃中华龙脉
南北分界线与生态安全屏障
其深厚历史文脉和生物多样性
滋养关中平原
哺育长江黄河
引久居其下的长安人自豪
因在地理上是“中国之中”
在历史上是“定鼎之尊”
大秦岭赢得了无数赞誉
地理学家称其为
中国中央山脉,中国地理标识
地质学家称其为
地质博物馆,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生态学家称其为
中国森林宝岛,中国绿芯,中央绿肺
腹心水塔,自然课堂
生态伦理学家称其为
中华父亲山,中国生态命门
游历学家称其为
中国人的中央公园
文化学者称其为
中国父亲山,华夏龙脉,中华脊梁
中华圣山,中华精神标识
秦岭的山
秦岭山势西高东低
山脉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南侧为低山丘陵红层盆地和江汉平原
秦岭素有“国之龙脉,岭立天下”之称
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
占据着中国的心腹
秦岭主峰太白山
太白山主峰海拔.2米
为秦岭最高峰
太白山山顶气候严寒,冰冻时间很长
常年有积雪,天气晴朗时
雪峰皑皑,因而以“太白”命名
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
它指的是在过去寒冷的年代
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即便是三伏盛夏
仍然白雪皑皑、银光四射
景色格外壮观
现代6月山顶已无积雪
但远观山顶依然是银色的
因为山顶是白色花岗岩山体
太白山的云海一直被人们所赞颂
每一位登临太白山的游客
看到云雾缭绕的云海
都会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
“西岳”华山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南接秦岭,北瞰黄河
扼守着大西北进出中原的门户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华山是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
构成典型的断块山体
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清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先生考证
“中华”、“华夏”两个词
皆因华山而得名
天下第一福地——终南山
终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圣地
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
是秦岭山脉的一段
西起宝鸡市眉县、东至西安市蓝田县
《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的诗句
唐代官绅多在此建有别墅
其中以王维的辋川别墅最负盛名
王维所作的优美山水诗
大多是描写此处景色
山中分布有明清以来建造的
太乙宫、老君庵等大小庙宇40余处
秦岭山对气候的影响
秦岭山脉就似一堵东西走向挡风墙
夏季使得东南季风在此大大削弱
造成北方降水较少
冬季阻挡了来自寒地的西北季风
使南方冬季较温暖
秦岭的水
秦岭与黄河、长江
构建起“一山两河”地带
虽然两条大河不是发源于此
但发源于秦岭的众多河流
不断补给两河
犹如的母体中流淌出的乳汁
哺育着华夏文明成长
水是大秦岭最重要的生态产品
秦岭是黄河、长江、淮河的分水岭
秦岭发源的长江支流包括
嘉陵江以及其重要支流
白龙江、西汉水,汉江
以及其重要支流褒河
湑水河、旬河、丹江
汉江是长江第一大支流
其中丹江在湖北境内建有丹江口水库
是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
供往首都北京
由西向东,秦岭发源地黄河
支流包括,大夏河、洮河、渭河、洛河等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
70万年前到万年前
蓝田猿人在这里依山傍水
开启了华夏文明的曙光
秦岭北麓的以西安为中心
向东西两边扩展
有众多峪口
当地有名的就有72个峪口
每一个峪口都风景秀丽
其中位于周至境内的黑河水库
可从根本上改善西安城市用水难问题
秦岭是淮河河源区
淮河从秦岭太白顶起源
潜流入崖,穿谷越滩
迂回曲折地冲出峡谷
自此开始奔腾向东流
秦岭的路
远在商周以前
山间已出现沟通南北的古代道路
周秦汉唐千余年间
秦岭驿道作为首都长安
联结南方诸省的战略通道
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
发挥过重要作用
遗留蕴涵丰富的历史积淀
古代人们为了越过秦岭
巴山,开拓了不少道路
其中最主要的子午(荔枝道)
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和祁山道等道路
子午道又被称之为荔枝道
杜牧的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岭南来的荔枝就是从这条快速通道
运输到皇宫中供帝妃享乐的
由长安沿沣河上行
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
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最为冷落
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
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
为使荔枝色香味不变
才取捷近的子午道
由长安沿沣河上行
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
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最为冷落
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
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
为使荔枝色香味不变
才取捷近的子午道
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经厚畛子
越兴隆岭,经华阳至洋县
傥骆道全程公里
主要用于军事活动
正始二年(年)
魏将曹爽曾出骆峪伐蜀
甘露二年(年)
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
唐代,傥骆道曾一度繁荣
成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
也是最险峻的一条道路
建安四年(年)德宗避乱南郑
广明元年(年),僖宗去蜀
都取道傥骆p
从眉县斜峪关沿石头河上行
至嘴头(太白县城)
越秦岭分水岭
至留坝县江口镇
又沿着褒河下行经武关驿
马道驿至褒城达汉中
褒斜道全长公里
褒斜道的开创始于战国
《战国策·秦策》里有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记载
此道是关中和蜀汉经济联系的交通要道
以"火焚水激"之法开凿的石门隧道
为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
两汉时代,驿路均设在褒斜道
说明这里来往运输及旅客繁盛
从陈仓(宝鸡)沿千水(今清姜河)
经大散关上行至秦岭
又沿着嘉陵江支流下行到凤州
经褒城到南郑(汉中)
陈仓道全长公里
"汉王北定三秦就是取此道北上的
这条道路最长但比较平坦
且有嘉陵江水运之便
交通十分频繁
秦岭嘉陵道沿线驿站不断
仅大散关至宝鸡一段不到公里
就有15处之多
秦岭中入川的道路
最有名的是陈仓故道和褒斜道
在唐代以前历代都很繁盛
给陕南地区,特别是汉中盆地
商丹盆地和嘉陵江谷地的土地开拓
和经济发展带来便利
傥骆道和子午道虽然都在一定时期
有过繁盛的景象
但都不比陈仓故道和褒斜道来得繁华
现在翻越秦岭已不是
古代的难于上青天了
现代的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使得
陕川之间一日往返不是梦想
秦岭生态保护
秦岭一旦破坏,将对我国地理
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国家正在“打响秦岭保卫战”
希望这次整改能真正按照
彻底查清、彻底排查
彻底整治、彻底查处的要求
重整秦岭山河
还秦岭以真正的安宁
拆除违建别墅的地理原因有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防止自然灾害发生
维护生物多样性
等诸多功能
秦岭界限
气温
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降水
年降水毫米等降水量线
干燥度
半湿润区与湿润区分界线
气候带
暖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河流冰情
有冰期与无冰期分界线
流域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地形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与
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
关中平原与汉江谷地分界线
土壤
钙层土与淋余土分界线
农业
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
农作物
小麦与水稻主产区分界线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