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加点当归。”岁月催人老,很多人开始纷纷加入了中年人的行列,保温杯泡枸杞也成为人到中年的一个标志。
甚至很多中年人开始自我调侃,以“油腻大叔”自称。中年男性生活压力实在是大,他们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每天早出晚归、蓬头垢面、拼命工作赚钱养家,无暇顾及自身形象,心理上也容易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情绪。
其实油腻并非他们的本意,拿着保温杯才有的安全感也是被生活所迫,他们对于美和高雅的也是有着追求的。
尤其,到了中年的男性,会谜一般的喜欢上玉,而玩玉也成了他们是否迈入中年的一个标志。
许慎《说文解字》载:“玉,石之美者”,也就是说在所有石头中,美到一定程度的石头就可以把它称为“玉石”。
关于这些石头的由来,初中地理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石头的来历分两种:一种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却;一种是地壳运动,挤压隆起。
因为现在人对于玉石有了严格的区分,玉和石也就分开了。他们把地球上那么多的石头中最出众的,称为玉石,而最被男人喜欢的那些石头也就是这些玉石,古代文人墨客重点欣赏把玩的对象还是这些玉石。
诚然古人爱石,更爱玉。赏石是因为奇石所具有的抽象与空灵之美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十分契合,而赏石之美者之玉则是为了和这种抽象和空灵之美的玉石浑然一体,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所以通读中国几千年历史,爱玉的人数不胜数,尤其是乾隆皇帝,被称为“玉痴”,他不仅收藏许多玉,为玉赋诗,甚至给自己的儿子们取名也是和美玉有关,嘉庆皇帝名颙琰,而琰就是美玉的意思。
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玉的审美以“质、形、色、工”为主要标准。一块玉最美的地方往往体现在它的“质”和“工”上。《礼记》上说:大圭不琢,美其质也。
可见在古代的玉器雕琢中,真正好的材质的玉器恰恰要采用“素”的方式雕琢,号召保持自然,简约之美,体现了一种艺术境界。
《庄子·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唐司空图关于诗的艺术特征也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具在说明朴素简约之美是一种很高的美学境界,它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美学感悟和艺术积累。而这些在古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文人的和田玉
依据这样的审美标准,“和田玉”在一众美玉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年男性的最爱。
和田玉,和蓝田玉、岫玉、独山玉并成为中国四大名玉,因产自和田而出名,而和田玉也是其中最能体现“质、形、色、工”之美,堪称玉中极品。
在这些中年“油腻大叔”的眼中,和田玉之美,美在一种意境。
他们以和田玉喻人喻情:亭亭玉立、玉貌花容、玉洁冰清、温润如玉;他们以和田玉喻事喻物:玉润珠圆、玉斧修月、金帛玉珠、玉粒桂薪;他们以和田玉喻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不琢,不成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抛砖引玉。对于他们来说,玉是有灵性的,方寸玉石间,烟霞具足。
他们在和田玉中看到了山的深情伟岸,海的热情澎湃,花草皆有故事,他们见到了云海翻腾,江潮汹涌,虫鸣鸟啼都暗藏情愫,他们赏的是玉,也是骨子里的世界和心性。
而中国人到底从何时开始,就开始爱上玩和田玉呢?
先秦时期的和田玉文化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可考的最早记录和田玉的古籍是《穆天子传》,其中记录了周穆王西征的传说,传周穆王驾八骏西巡天下,行九万里,至西王母之国,会见西王母,然后“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载玉万只。”对于和田玉的记载,在古书中比比皆是。
《古玉图》是元代金石学所著,朱德润撰写而成,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著录玉器的专书,其间对于和田玉所雕成品的描写尤为详细。
爱玉成痴的人数不胜数,除了我们提过的乾隆皇帝,孔子、管仲等古人,都是和田玉的忠实粉丝。
这些美玉简直散发着致命的香味吸引着文人雅士,“油腻大叔”也有权力追求美与艺术,甚至瞬间觉得爱玩玉的“油腻大叔”也因玩玉而褪去了油腻,高雅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