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那些含有深意的诗词我觉得要分三种情况。第一种,作者以委婉的手法写给特定的读者,读者很明白什么意思。当时的人不用分析也明白怎么回事。第二种,作者表面似乎叙事咏物,却藏有深意,读者深度需要分析才明白作者的隐藏的含义。第三种,作者为什么写,究竟说些什么,众说纷纭,没有标准答案。第一种婉转双重性别1.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乍一看字面意思也解释的通,是新婚的媳妇准备一早问候公公和婆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的到公婆的欢心,一番梳妆打扮后问一下自己的丈夫:我这样打扮行不行呀,是不是符合如今的时尚?言外意公婆能够满意吗?多说一句,这里的舅姑不是舅舅和姑姑,新媳妇也不会第一天过门去拜会自己的小舅子和小姑子。在那个时代舅姑就是公婆。今天大家都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是因为古籍有记录,而且当时的人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是朱庆余写给张籍的,是考生婉转地问主考官自己的前景。这就是诗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吧!同为大诗人的张籍回答的也很委婉,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不仅仅和朱庆馀以这种方式交流,他自己也有一首这种“双重性别”诗作《《节妇吟》》,双重性别是男子用女子口吻写的诗作,表面是爱情与闺意,实际多是隐晦地表达君臣、上下级的关系,最早好像是屈原的《离骚》中就有这种方式,屈原善于运用美人、仙草等来比喻自己这一类贤臣,如:众女嫉余以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以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一首时人也都明白什么意思,这是张籍的诗,婉转拒绝了李师道的招募,同时又不得罪这个雄踞一方的霸主。李师道是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张籍不想上这个贼船,但是拒绝是需要勇气的,以文人的方式又不得罪人又能达成目的,可以人不但要有见识有胆量还要有才能。元和十三年,李师道在诸镇大军围攻下,被所部都知兵马使刘悟所杀。张籍因为一首诗而躲过了杀身之祸。第二种为了避祸大约只有同道中人明白这一类就比较隐晦了,如宋末远处王沂孙的词,身为元朝官员,写词怀念故国,不得不“寄托遥深”。这样写词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其他人抓到把柄,如果大家都能够看明白是什么意思,可能会招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灾祸,不过元朝似乎也没有明清那么残酷的文字狱吧。这里看一看王沂孙的《天香·咏龙涎香》: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翦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余熏,空篝素被。词人王沂孙生于南宋理宗在位之时。南宋灭亡后,元朝僧人杨琏真伽,盗发南宋帝后陵墓。。掘墓者为了沥取水银,竟将宋理宗尸倒悬于树间,又把他的遗骨随意遗弃。唐钰、王沂孙等人结社填词,以“龙涎香”、“白莲”、“蝉”、“莼”、“蟹”等为题,抒发亡国之痛。文人之灾,经常受到文字的牵累,比如苏东坡的“乌台诗案”九死一生,比如明朝高启仅仅是因为给人题字就被连坐腰斩。当朝的官员写诗词纪念和哀悼前朝可不是一件小事,搞不好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第三种可能只有自己明白吧这一种没有权威的解析,大家都搞不清楚作者说些什么?似乎怎么说都有一定道理,又似乎都说不通,最后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谜。例如李商隐的好多无题诗,专门研究李商隐成了一门的学问。下面是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自古以来的解读太多了,老街就不在多说,其中有一个字讲一下。“一弦一柱思华年”里的这个“思”要注意下,一般来说用作名词时读作去声:四,用作动词时读作平声:丝。不过也不是绝对的,在唐诗里有不少用作动词也读去声的例子,这首诗的第二句就是如此。结语古人写诗善用比兴手法,如文中所言,有的只是婉转的用法,有的则是故意写得扑朔迷离,诗的深意往往隐藏遥深。后人只看字面意思无法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诗词一开始都是唱的,变成不能唱的文人诗词后,越发忌讳直白。特别是西昆派和南宋以后的诗词,不看笺注几乎看不太懂。大家都喜欢盛中唐的诗,其中浅显易懂是易于流传的主要因素之一。金国的大诗人元好问写过《论诗三十首》,其中有一首专门评价评李商隐,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老街味道我的其他文章:学习诗词不可不知的秘密藏在《唐诗三百首》里的12种奇怪的律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