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应怎样利用无限广阔的空

白癜风趁早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12688995.html

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诗词鉴赏中的联想,既受制于诗词作品本身,又受制于欣赏者的审美趣味、艺术修养、人生阅历,是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既然诗词给了读者驰骋联想的空间,那么,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应该怎样利用无限广阔的空间发挥自己的联想力呢?一般地说,读者的联想可以依循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第一种方式:读者大体沿着诗词给定的内容去推想诗人词人暗示的意图,补充诗词由暗示带来的空白点。

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者由诗中《折杨柳》笛声暗示,很自然联想到折柳赠别的风俗,从而领悟到诗人作诗的意图,即表达戍边将士的思归之怨。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寂的意境:峰峦攒族,不见人影,茫茫飞雪、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钓江心。读者在欣赏此诗时,自然会联想到柳宗元被贬永州的史实。此景正是诗人当时心境的显露。显然诗人作诗的意图读者可以借助于联想来领会。这种联想,基本上不越出诗词含有的意图,读者不能添加额外的意旨。但这一联想方式进行的过程,不是消极被动的,也不是对诗词所描绘的意象的直接还原,而是需要读者以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深厚的人生阅历进行补充联想来完成。

第二种方式:读者根据诗词所描绘的内容展开联想,超出了诗词本身的意图,生发出某些独特的感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通过对琵琶女演奏时从“滑”到“难”、“涩”、“歇”的旋律以及从“幽愁暗恨”、‘银瓶乍破”到“铁骑突出”的节奏变化的描摹,让读者与作者一样为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巧所折服。

这琴曲如同她的心曲,从琴弦上流淌的情丝也在无意中拔动了白居易最敏感的心弦,特别是琵琶女在演奏时,两次插叙自己的身世,使得白居易对琵琶女产生一种身世认同感,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绝唱。根据联想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不同,联想其实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形式,在这里,诗人就运用了相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两种形式。很自然的,如果是一个有着沦落他乡、四处飘零经历的读者读到此处也一定会产生与白居易相似的情感体验。这种联想,说明诗词提供的信息,既规范着读者的联想活动,又不能完全拘囿读者联想的自由,体现了读者的主动参与性。

第三种方式:诗词提供的多义性的语境诱发读者的自由联想。

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生玉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一首解说分歧最多的诗歌。有人认为诗人借锦瑟以感怀死去的妻子,有人认为诗中用比兴手法来寄托自己的政治遭遇,有人认为借锦瑟以抒写诗人的创作心得等等,莫衷一是,各异其说。产生如此多的歧义在于此诗用典的模糊性所造成的多义性语境。

诗中庄生梦蝶、杜鹃伤春珠有泪、玉生烟等典故的运用,使得读者很难把握其所喻指的情感。比如庄周梦蝶的故事应该是取自《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由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梦之不周与?”一般认为此典故表达人生如梦的感叹,但这个典故也蕴含着一种物我同一的人生哲学,甚至还有一种迷惘若失的意味。到底是什么情感?我们无法确定,读者只能通过联想来感受其中所寄托的潜在的微妙的情绪心理和不易明言的人生体验,因而也就造成了读者联想的不确定性。这样的联想,并不取决于诗词所提供的语境是否明确,但取决于读者联想的创造性。

欢迎屏幕下方留言,我是“唐三藏看世界”,喜欢记得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