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千变万化、出其不意。所以能好像看起来不能;用好像看起来不用;近好像看起来远;远好像看起来近。有利的可以引诱它,混乱的可以夺取它,坚实的可以戒备它,强盛可以避开它,气势很盛可以骚扰它,轻视的可以骄纵它,隐逸的可以劳累它,亲近的可以离间它。攻它无防备处,出击在它不留意时。如此制胜方案,不可事先传出去也。
纵使以弱应强,未必不可战而胜之矣。故吾等今日盘点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1、牧野之战
Part1
交战双方
周武王(姬发)VS商纣王(帝辛)
Part2
战争时间
商朝末年
Part3
相关典故
临阵倒戈
Part4
战争结果
周武王取得胜利,商纣王兵败自焚鹿台,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役,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役。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2、巨鹿之战
Part1
交战双方
项羽VS秦军(章邯)
Part2
战争时间
公元前年至前年
Part3
相关典故
破釜沉舟
Part4
战争结果
项羽歼灭王离军,章邯军投降,楚军胜利;经此一战,加之刘邦西路大军攻破武关、蓝田,秦朝主力尽丧,加速覆亡。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所取得的一场巨大胜利。它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局,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而项羽破釜沉舟,在各诸侯军龟缩于壁垒中时带头以楚军猛攻秦军,带动诸侯联军歼灭秦将主力,如此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
明朝学者茅坤认为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清朝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评价说:“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
清朝诗人郑板桥有《巨鹿之战》诗称:“千奸万黠藏凶戾,曹操朱温皆称帝。何似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
清朝学者赵翼评价:“章邯攻赵,项羽破之,被坑者且二十万,其多可知也。”
3、官渡之战
Part1
交战双方
袁绍军(约人)VS曹操军约(人)
Part2
战争时间
公元年(建安四年)六月—公元年(建安五年)十月
Part3
相关典故
火烧乌巢
Part4
战争结果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曹操大胜,从此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
而历代名臣、学者也给予各种评价:
西秦高祖乞伏乾归曾对麾下诸将说:“昔曹孟德取袁本初于官渡,陆伯言摧刘玄德于白帝,皆以权略取之。”
北魏时期的大臣卢渊评价:“昔魏武以弊卒一万破袁绍,谢玄以步兵三千摧苻秦,胜负之变,决于须臾,不在众寡也。”
宋朝理学家范浚认为官渡之战是以奇取胜,“曹操与袁绍相持官度百余日,操顺而绍逆,故操军虽不敌而不为寡,然卒所以胜绍者奇也。绍遣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北迎粮运,操自将夜往,攻破琼等,悉斩之,此曹操之用奇也。”
清代学者赵翼评价:“官渡之战,袁绍兵十馀万,曹操兵仅十分之一,击破之。”
4、赤壁之战
Part1
交战双方
孙刘联军(5万)VS曹军(20余万)
Part2
战争时间
年(建安十三年)
Part3
相关典故
草船借箭
Part4
战争结果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赤壁之战也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诗史。
李白有诗《赤壁歌送别》曰:“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胡曾有诗《咏史诗·赤壁》曰:“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孙元宴有诗《吴·赤壁》曰:“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
杜牧在《赤壁》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淝水之战
Part1
交战双方
东晋(谢安)VS前秦(苻坚)
Part2
战争时间
公元年11月
Part3
相关典故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
Part4
战争结果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
6、昆阳之战
Part1
交战双方
新军(42万,到场10万左右)VS绿林军()
Part2
战争时间
公元23年
Part3
相关典故
Part4
战争结果
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击败新莽政权;摧毁新朝赖以统治的基础。明代大思想家顾炎武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模拟题
01
(单选)下列关于牧野之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此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B.此战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决胜战
C.“风声鹤唳”出自此战
D.此战交战的地点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内
C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B项正确,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C项错误,“风声鹤唳”出自前秦和东晋之间发生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而非牧野之战。
D项正确,牧野在今河南省新乡。
故正确答案为C。
公基研究院
02
(多选)下列著名战役中,属于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ABD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
B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C项错误,长平之战是周朝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具有兵力优势的秦国获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D项正确,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故正确答案为ABD。
公基研究院
03
(判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以“一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赞扬了昆阳之战。()
√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故称为昆阳之战。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势兵力战胜强大敌人的战例之一。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同时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
故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