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的名字来自于佛,如此佛味非一般人能承

王维(年—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如果说一个人只知道四个唐朝诗人,那么其中肯定会有王维。

王维的名和字来源于佛教的维摩诘,居士修成大菩萨,成佛得道的大智慧之人,深得释迦摩尼的赏识,世间还流传一部《维摩诘经》。如此佛味的名字,非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住,也只有王维此等才子才配拥有,也注定了王维最后的结局。

这个名字是谁给取的,不得而知。从这名字可以推断,取名之人必定也是信佛之人。王维的祖上世代为官,但是并不显赫,从高祖父到其父亲官职都是州司马,一个并不怎么重要的官职。江州司马白居易就有时间出去听曲,还写了一首《琵琶行》。

王家祖坟冒青烟

王家到了王维这一代开始有了质的变化。

据《唐才子传》所载,王维九岁能做诗文。书画、音律无一不精。

开元九年(公元年),年仅二十的王维中进士。关于王维的进士问题,目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旧唐书》给出的时间是开元九年擢进士,《新唐书》只给了一个开元初,并没有具体时间,但是说的也只是擢进士。《唐才子传》写的则是开元十九年中状元。时间上差了十年,也有状元和进士的区别。

《唐才子传》乃元代辛文房所编撰。关于以上矛盾,自己取舍即可。

不管是进士还是状元,王维都得到了提升。

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给事中。

其中拾遗可是杜甫做过的最大的官。所谓的拾遗就是检查遗漏的事情,提醒当权者不要忘记。

这还不是王维做过的最大的官。安史之乱之后做过尚书右丞,这也是世称王右丞的来历。

王维的官做得不小。王维的弟弟王缙官做得更大,最高做到了宰相。

半官半佛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另外苏东坡对王维诗画的评价。

随便来几句: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细品味一下,那一句不是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我曾经认为王维是最幸福的文人,身居高位,又是一派田园风光,比李白、杜甫幸福多了。但是,早期的王维也求岐王引荐,也奉承过九公主;也曾因下属舞黄狮子(只能皇家使用)受牵连而被贬官至济州司仓参军,路过郑州,写下一首不如意的《宿郑州》。

可能是命里的安排吧,离开京城的王维开启了别样的人生。

先是从任上辞职,然后开始隐居。年,王维开始学佛,拜师于讲究顿悟的禅宗。年,妻子去世,这之后王维没有再娶妻。这之后的王维虽然有做官的经历,但是从来没间断对佛的研究,时不时地就隐居。天宝三年,公元年,王维开始经营辋川别墅。这个别墅也有一番来历: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此时的王维真的是如佛的境界。一半为官,一半为田园。为什么其他的诗人就做不到这种境界呢?我觉得吧,王维真的是领悟了佛家的放得下。这个放得下不是没心没肺,而是懂得忘却。

王维就这样过了三十年。

美好的生活,到了安史之乱就戛然而止了。王维毕竟还没真成佛,面对如此乱世,王维又能如何?

安史之乱中,王维有没有投敌?

这是个问题,很大的问题,这涉及到儒家的忠孝问题,这也涉及到王维的节操问题。

先来看看正史的记载吧。

《旧唐书》

(安)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王)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王)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安)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

《新唐书》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王)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安)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

新旧唐书基本一致。只有一点不一样:《新唐书》是王维被逼吃下的药,变成哑巴;《旧唐书》是王维自己吃的,装哑巴。

可以肯定的是,王维确实在安禄山反营中做了官,即使这个官是被逼迫的。事实是明摆着的了。

《唐才子传》

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

《唐才子传》则是把新旧唐书合二为一了。

不管怎样,王维就是在敌营中做了伪职。不管事实如何,史书都给足了王维面子,记载的都是被逼迫的。如果记载的王维是主动投敌,这么一个大诗人又该如何评价?课本里还会有王维的诗吗?

(安)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王)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bi)池头奏管弦。”

安禄山在凝碧宫搞了一场歌舞秀,王维偷偷地写了一首诗。这首《凝碧诗》日后救了王维一命。

年(至德二年),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凡是做过伪职,均被收系狱中,押赴长安。这些人按罪当死。王维也在其中。幸而前面提到的《凝碧诗》。

(王)维以《凝碧诗》闻于行在,肃宗嘉之。会(王)缙请削己刑部侍郎以赎兄罪,特宥之,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爱惜王维的才华,加上思念故国的《凝碧诗》,再加上弟弟王缙愿意用官职替哥哥王维赎罪。唐肃宗特赦了王维,下迁太子中允。

此时已经是公元年的事情了。距离王维的生命终点只剩下了三年。心事已了,又该如何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终南别业》写于公元年。虽然不是王维的最后一首诗,但是表现了王维晚年的心境。

年,王维做到了此生最大的官职尚书右丞。说到这里,科普一下:所谓的尚书右丞并不是右丞相。唐朝时只是仆射的佐官,大概是一个从四品的官职。负责兵部、刑部、工部,主要职能是监察。不是小官,但也不是什么重要职位的大官,距离右丞相差得远。请不要被语文老师给忽悠了。

第二年的开春,也就是王维的最后一年,上了一道《责躬荐弟表》,表示自己岁数大了,让弟弟回来做官才是好的。通俗点解释就是自己要告老还乡了。

同年七月,

临终之际,以(王)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王)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王维兄弟俩感情很好,都笃信佛教,晚年吃长斋。

相信王维修佛是到了一定的境界了。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感知生死,才有不恐惧。

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在与兄弟和亲朋还有一一作别之后,王维坐化。

有人说,王维一辈子太顺了,一个有如此大成就的文人,如此之顺恐怕只有王维一人。李白一生求功名而不可得,杜甫近乎饿死。王维多幸福啊。

王维是修佛之人,只有放得下,不纠结,才能让自己顺。王维比那些文人少了些执念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