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弄玉箫韶入青冥

注: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期节目的时间轴线依然停留在——秦国。我们纵观秦国五百多年的兴亡史,它的发展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西陲时期、雍秦时期、咸阳时期、帝国时期。而对秦国的未来发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当属——雍秦时期。其时间跨度长达年,上自春秋时期的秦德公(公元前年),下至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年)迁都栎阳(yuè今陕西临潼北)。在此期间执政的共有19位秦国国君,正是这一历史时期让秦国从挣扎求存中逐渐发展壮大。(注:《史记·秦本纪》记载:德公初居雍,献公徙治栎阳,孝公作咸阳,徙都之)

注:图片来自网络。

——雍秦时期的秦国已经基本赶走戎狄部落,逐渐控制了关中平原……

秦人经常性地迁徙可能与他们的半游牧风俗有关。他们为了寻求进一步发展,秦德公时期选择迁都雍城(今陕西凤翔南部)。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qiàn护城河)河濒(bīn靠近水边)”,被称为“水上秦都”,在秦人“以水御敌”的多年后才首筑城墙。(注:《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都雍城就是以雍水河、纸坊河、塔寺河以及凤凰泉河为自然防御工事,在岸边堆土堆为防御,城中还有水道穿城而过)

秦国迁都雍城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秦德公即位时,整个关中平原西部已经被秦人通过武力牢牢掌握在手中,秦人势力范围到达今关中平原东部的华山一带,迁都以便进一步东出与中原诸侯争霸;其二,雍城位于今陕西凤翔南部,西周时期这里就属于周王畿(jī国都附近的地区)的统治范围。先代秦人几次迁都之处都在河谷地带,农业生产力发展十分受限,而雍城地处高原,地势高且开阔,四周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易守难攻,非常适合建都。(注:自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就根据古文献的记载在宝鸡一带寻觅雍城的痕迹,到了今天,考古工作者已经对雍城进行了大致复原。在今陕西凤翔,发现了2个大型的宫殿遗址:第一个是瓦窑头宫殿遗址,专家推测是秦德公到秦成公三位国君所居;第二个为马家庄宫殿遗址,推测为秦穆公到秦夷公九位国君居住)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中国的古代社会,祭祀神灵无疑是邦国的头等大事。秦人在雍城附近建立了雍五畤(zhì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固定处所),用来祭祀天地等最高神灵。(注:早期秦人以半游牧部落的形式迁徙,非常喜欢在祭祀点附近定居,或将祭祀点修建成都邑。《史记·秦本纪》记载: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

所以,雍城对秦人来说,这里并不只是一座简单的都城,而是维系秦人精神世界之所在。(注:《左传》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fán古代祭祀用的熟肉),戎有受脤(shèn古代王侯祭社稷所用的肉),神之大节也)

雍城作为都城的几百年中,无数秦人的祖先都埋葬在这里。所以后世历代加冕的秦公、秦王,每年都必须来此祭祀。(注:历代秦人四大陵区:天水陵区、雍城陵区、栎阳陵区、咸阳陵区)

“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雍秦时期的秦穆公(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秦国历史上第14位国君,在位39年。他执政期间,广纳贤士,大胆任用“非本国”的人才,开秦国任用“客卿制度”之先河。(注1:《史记》记载: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gǔ黑色的公羊),爵之大夫,起累绁(léixiè牢狱)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注2:《汉书·地理志》记载:霸水亦出蓝田谷,北入渭。古曰兹水,秦穆公更名,以章霸功。”可见其追求霸业之心切)

秦穆公(嬴任好)通过几次干预晋国的内政,终于把秦国的政治影响力扩展到了中原。又通过一系列对戎狄部落的兼并战争,从西戎那里获得了大量的土地、人口;逐渐把统治范围扩大到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秦国崛起。(注:《秦孝公招贤令》记载:昔我缪(穆)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dí),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尽管秦穆公(嬴任好)本人励精图治,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鞠躬尽瘁,但是却没能成为真正的中原霸主。因为他的霸业被他一手扶持起来的晋文公(重耳)夺去了。之后,秦、晋两国不断交战,在这个过程中秦国败多胜少,秦国东进的道路始终被晋国牢牢地扼住。

折戟东征,称霸西戎

秦穆公三十二年(公元前年),晋文公(重耳)病死,其子晋襄公(姬驩huān)即位。秦穆公闻讯,便想借此机会打败晋国,谋求霸业。他对谋士说:我曾几次帮助晋国平定内乱,就连他们的国君都是我拥立的。理应由我出任诸侯的首领。只因晋国战败了楚国(公元前年城濮之战),我才把盟主的位子让给晋文公(重耳)。如今他已经死了,我还忍让什么,是时候和晋国一争高低了……

这时,刚好郑国(今河南郑州一带)有人向秦国出卖情报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轻易得到。”秦穆公征询蹇叔(jiǎn)和百里奚的意见,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绕路去袭击郑国,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晋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注:《左传》记载: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们不必再说。”于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jiǎn)叔的儿子西乞(xīqǐ复姓)术和白乞丙带兵去攻打郑国。百里奚和蹇叔哭着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嬴任好)很生气,说:“我出兵征讨郑国,你们却哭着影响我军士气,这是为何?”

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影响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着了!”二老对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xiáo今河南省洛宁县)阻击。”

秦穆公三十三年(前年)春,秦国军队向东进发,穿过晋国,从周朝都城(洛邑)的北门经过而不按周礼去朝拜周天子。周朝的王孙满看着秦国的军队说:“秦军不懂礼仪,不打败仗还等什么!”

秦国军队开进到滑邑(huá今河南睢suī县西北),郑国商人弦(xián)高带着十二头牛准备去周朝都城出售,碰见了秦军,他害怕被秦军杀掉或俘虏,于是就献上他的牛,撒谎道:“听说秦国要去讨伐郑国,郑君已认真做了防守和抵御的准备,还派我带了十二头牛来慰劳贵国士兵。”

秦国的三位将军一起商量说:“我们要去袭击郑国,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偷袭肯定不成了。不如顺手灭掉滑(huá)邑吧?”(注:《史记·秦本纪》记载: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

——这下麻烦大了,因为滑邑是晋国的边境城邦。本来秦穆公(嬴任好)只想灭掉郑国后再趁机跟晋国抗衡,现在变成了“灭郑”的战略目标没实现,反而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灭滑”,提前跟晋国之间形成正面军事对抗的态势。

这时候,晋文公还没有安葬。晋襄公(姬驩huān)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刚刚丧父,趁我办丧事的时候攻破我国的滑邑。”晋国的大将先轸(zhěn古代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认为这是打击秦国的好机会,劝说新即位的晋襄公在崤山(xiáo今河南省洛宁县)地方拦击。晋襄公把丧服染成黑色(遂墨衰绖cuīdié),以“哀兵”的形象激励将士,发兵在崤山偷袭秦军。

崤山本来就是地势十分险要的地方,孟明视率领的三万秦军一进崤山,就中了埋伏,进退两难之际,被晋军打得大败,全军覆没。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秦国大将全都被活捉了……

晋襄公(姬驩huān)得胜回朝。他的后母怀嬴(上一期节目的主人公)原是秦国公主,当然不愿同秦国结仇,她便对晋襄公说:“秦国和晋国原是亲戚,一向彼此帮助。孟明视他们为了自己要争功,让两国伤了和气。要是把这三个人杀了,恐怕两国的冤仇越结越深。不如把他们放了,让秦君自己去惩办他们吧。”(注:《史记·秦本纪》记载: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穆)公之怨此三人入於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我君得自快烹之)

晋襄公(姬驩huān)听母后(怀嬴)说得有道理,就把孟明视等三个俘虏释放了。

大将先轸(zhěn)听说孟明视被放走了,立刻对晋襄公劝谏道:“将士们拼死拼活才把他们捉住,怎么能轻易把他们放走呢?”一面说,一面气得往地上吐唾沫。

晋襄公听了,也感到后悔,立刻派将军阳处父带领一队人马飞快地追上去。孟明视三人被释放之后,拼命地逃跑。到了黄河边,发现后面已经有晋兵追上来。在这紧急的关头,幸好有一只小船停在河边,他们就跳上船。

等阳处父赶到,船已经离了岸。阳处父在岸边大声喊道:“诸位请留步!我们主公忘了准备车马和礼品,请你们收下!”

孟明视三人哪里肯上这个当。他们站在船头上行了礼,说:“承蒙晋君宽恕了我们,已经万分感激,哪里还敢再收受礼物。”说完便划船离去……

阳处父回去向晋襄公汇报了孟明视的话,懊悔不及,但也无可奈何了。

秦穆公(嬴任好)听到全军覆没的消息,穿着白色丧服到郊外迎接他们……

孟明视三个人跪地请罪。秦穆公哭着说:“寡人因为没有听从百里奚、蹇叔的话,以致让你们三位将军受了战败的屈辱,你们有什么罪呢?今后要拿出全部心力洗雪这个耻辱,不要懈怠。”并恢复了三个人的官职俸禄,更加厚待他们。(注:《史记·秦本纪》记载:缪(穆)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年),秦穆公再命孟明视领兵攻打晋国,以雪“崤山战败”之耻。两军遇于秦国西部的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双方列阵后,被先轸(zhěn)罢免的车右将军狼曋(shěn)率部下二百余人首先冲入敌阵,杀的秦军阵脚大乱。晋军主力随之发起攻击。秦军大败,狼曋战死。

秦穆公三十五年(公元前年)冬天,为进一步遏制秦国势力东进,以巩固晋之霸主地位,晋襄公命大夫先且居率军联合宋、陈、郑国再度攻击秦国的边界。孟明视嘱咐将士守住城池,不准随便跟晋军交战,被四国联军相继攻克秦邑汪(今陕西澄城西)及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后撤兵。(注:《左传·文公二年》记载:春,秦孟明视帅师伐晋,以报肴之役。二月晋侯御之。先且居将中军,赵衰佐之。王官无地御戎,狐鞫居为右。甲子(七日),及秦师战于彭衙。秦师败绩。晋人谓秦“拜赐之师”)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选择坚守不出,秦军只能从茅津渡过黄河,到达南岸崤地,为“崤山之役”中死去的将士树立标记,最后无功而返。

——秦穆公三次挥师东进,却只收获了累累白骨和惨败的教训……

秦国东进的战略意图只能暂时搁置,秦穆公(嬴任好)此时才认识到战略方针有问题,就像当年蹇叔到秦国的时候所说:想称霸天下的雄主有三戒:不可以贪、不可以忿(fèn发怒)、不可以急功近利。贪图小便宜往往要吃大亏,愤怒时不知忍耐就会失去理智,急于求成则难免有失误。只有一步一步地把每件事情都做好,才能为“富国图霸”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抚天下之背,雄视中原,一旦中原无主,就可以伺机长驱直进,恩威兼用,则霸业可成。(注:《史记·秦本纪》记载:蹇(jiǎn)叔谓秦穆公: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夫审大小而图之,乌用贪?衡彼己而施之,乌用忿?酌缓急而布之,乌用急?君能戒此三者,于霸也近矣)

可后来事态的发展让秦穆公(嬴任好)偏离了这个正确的战略方针,而深陷到了与晋国的恩恩怨怨之中,白白浪费了几十年的大好光阴……

春秋时期,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昆夷、犬戎的并称。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下》记载:敦煌僻处西域,昆戎之乡也)、绵诸(今甘肃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有绵诸村。《括地志》记载:绵诸城,秦州秦岭县北五十六里,汉绵诸道,属天水郡)、翟(Dí音狄,今陕西延安市东北),泾北有义渠(今甘肃庆阳西南,宁县)、乌氏(今宁夏六盘山东)、朐衍(qúyǎn今宁夏盐池县一带)之戎,洛川有大荔(今陕西大荔东)之戎,渭南有陆浑(今河南省洛阳伊川)之戎。

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酋长,不相统属。时常突袭秦国的边境,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部落(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部落(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部落(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的首领驻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国疆土接壤。(注:唐魏王李泰《括地志》记载:绵诸城,秦州秦岭县北五十六里,汉绵诸道,属天水郡)

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年),绵诸王听说秦穆公(嬴任好)贤能,便派大臣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炫耀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并试图了解戎狄的兵力部署以及西戎部落的地理形势。(注:《史记》记载: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

可没想到,由余参观完秦国的建筑与财宝后,说:这些宫室积蓄,如果是让鬼神营造,那么只能让鬼神劳累;如果是让百姓营造,那么也只能让百姓受苦。观察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看百姓是否富足,民心是否安定。这样的国家才难以战胜。否则若只是国进民退,劳民伤财,那不过是一时的强大,迟早会被民众所抛弃。(注:《史记·秦本纪》记载: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秦穆公(嬴任好)来了兴趣,继续追问西戎治理国家的方法:“中原人整治国家是根据《周礼》的法度,即便有这样贤明的标准,国家还是难免陷入政息人亡的境地。戎夷没有“诗书礼乐”的法度,要整治国家也许更加难吧?”(注:《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由余说:“中部地区的君王,一个比一个骄奢淫逸,倚仗着诗书礼乐的法度,强迫老百姓遵从这种指令。君主与老百姓之间相互有怨气,以致于国家内战不已,政权频繁更迭,乃至君王被杀的祸患,便是这种宗庙法度产生的结果。戎族整治国家如同一个人能够随便操纵自身的躯体一样,根本不需要宗庙法度这种方式,我觉得这才算是真实的圣贤之法。”(注:《史记·秦本纪》记载: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

由余所阐述的治国理论,更是秦穆公(嬴任好)所期盼的。当即决定要留住由余这个人才,遂召来内史廖,告诉他说:我听说邻国如果有圣人,那将是我国的隐患啊。现在由余就是我们邻国的圣人,我决定把由余留在秦国,请先生为寡人出出主意吧!

内史廖(liào)说:“我听说绵诸王居住的那个地方,荒僻简陋又道路遥远,他们根本就没听过我们中原的声乐。大王您不妨就赠给绵诸王一些善长歌舞的美女,去扰乱他们的注意力;然后我们再请求绵诸王延长由余回国的时间,这样绵诸王就疏于由余的劝谏了。如此他们君臣之间必将产生隔阂,到时,我们就不愁由余不来投奔我国了!”秦穆公听完此计后立刻照办。(注:《史记·秦本纪》记载:内史廖曰:戎王处辟匿,未闻中国之声。君试遗其女乐,以夺其志;为由余请,以疏其间;留而莫遣,以失其期。戎王怪之,必疑由余。君臣有间,乃可虏也。且戎王好乐,必怠于政)

秦穆公立即给绵诸王送去女乐十六人(注:古代歌舞分为两列,每列八人。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车百乘,歌钟二肆,及其镈磬(bóqìng),女乐二八。杜预注:十六人)。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绵诸王大饱眼福。他终日纵情享乐,无心朝政,长期不迁徙而导致大批牛马死亡。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嬴任好)这才让由余回国。

由余的多次劝谏,遭到绵诸王的拒绝。在秦人的离间和游说下,由余终于投奔秦国。秦穆公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迎接由余,并拜他为上卿,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秦穆公三十七年(公元前年),秦军以由余之计攻打西戎,以雷霆万钧之势,包围了绵诸部落,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戎王。(注:《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嬴任好)乘胜西进,十二个西戎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遂辟地千里,国界南扩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临朐衍戎(qúyǎn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函谷关以西),几乎将陕甘宁广大地区全部纳入秦国的控制范围,史称“秦穆公称霸西戎”。周襄王(姬郑)还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注:《史记·秦本纪》记载:(穆公)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过贺缪(穆)公以金鼓)

——历史小细节:公元前年,秦穆公(嬴任好)去世后,殉葬而死的有人,其中包括子舆(yú)氏的三个儿子奄息(yǎnxī被誉为“百夫之特”)、仲行(zhòngháng被誉为“百夫之防”)、针虎(qiánhǔ被誉为“百夫之御”)。这三人十分善战、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以此表达对秦穆公用人殉葬制度的愤怒。

然而,对于这件事,北宋的苏东坡却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秦穆公生前不诛杀丧师之将孟明视,更不会忍心让“三良”殉葬的。三良之死,就像田横自杀后,跟随他行至洛阳的两个门客“自刎殉主”一样,完全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注: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齐国田横(héng)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被迫乘船赴洛阳,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的偃师首阳山自杀。安葬完田横之后,两个门客自刎方式追随田横。海岛五百部属听闻田横死,亦全部自杀)

今人不理解春秋时期“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这种杀身图报的“尚义”精神,反而以如今的世俗之见责难古人,相比之下,愈见古人之可敬,今人之可伤。(注:北宋·苏东坡《秦穆公墓》记载:橐(tuó)泉在城东,墓在城中无百步。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识公墓。昔公生不诛孟明(孟明视),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徇(殉)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伤)

注: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的女主人公:弄玉的故事便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注:“弄玉”传说发生在“咸阳”“长安”的说法,又见元人《类编长安志》卷三《馆阁楼观·楼》“秦楼”条:“《新说》曰:‘长安旧有秦楼。《古词》云: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又云:吞汉武之金茎沆瀣(hàngxiè夜间的水气),吹弄玉之秦楼凤萧。又曲名有《秦楼月》。’”有“弄玉迎萧史”句的庾信《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为乾隆《西安府志》卷六七所收录。编者也是相信“弄玉之秦楼凤萧”的故事是发生在长安的。有“嬴女偷乘凤去时,洞中潜歇弄琼枝”句的白居易诗,也编入《长安志》)

弄玉舞凤,萧史乘龙

弄玉,传说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小女儿。据说,在她周岁抓周时,她对许多精美华贵的物品都视而不见,唯独对西戎国进献的一块美玉情有独钟,抓在手里不放。秦穆公大喜,于是给她起名叫“弄玉”。(注1:抓周,也叫试儿、试周。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古俗,在民间流传至今。它是婴儿出生周岁礼中一项很重要的仪式。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中国民间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舐犊情深,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注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即满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注3: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记载:(生子后)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zuì’,此小儿之盛礼也;注4:宋代苏轼《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却聪明误一生。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弄玉长大后,姿容绝世,通晓音律;聪明无双;善吹笙竹。

秦穆公对这个小女儿也是百般疼爱,还为弄玉专门修建了一座“凤楼”,楼前筑有高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凤凰台”。(注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雍)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hú)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云:雍宫世有箫管之声焉,今台倾祠毁,不复然矣;注2: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宝鸡县有玉女祠。秦穆公女弄玉凤台之地也;注3:明代·李贤《大明一统志》记载:凤女祠在县东南六十里;注4:南北朝·江总《凤台曲》诗:弄玉秦家女,萧史仙处童。来时兔满月,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注5:唐代·李白《凤台曲》诗: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注6:唐代·胡曾《凤凰台》诗: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弄玉到了适婚年龄,秦穆公(嬴任好)有意将其许配给邻国王子,让她做国君夫人。但弄玉有自己的喜好,她想找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不然宁可不嫁。

在弄玉居住的凤楼中,经常会传出美妙的笙竹之音。有天晚上,她又坐在凤楼中,对着满夜星空吹奏。

深夜寂静,轻柔幽婉的笙竹之音好像一缕轻烟,在空中回旋悠荡,弄玉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在独奏,耳边似乎传来了一缕箫声,正与自己合鸣。

弄玉回房休息,睡梦中有一个骑着彩凤翩翩飞来的英俊少年,说道:“我叫萧史!住在华山。我很喜欢吹箫,因为听到你的吹奏,特地来这里和你交个朋友。”说完,他就开始吹箫,箫声悠扬,听得弄玉芳心暗动,于是也拿出笙竹合奏。

——弄玉醒来后,不禁回想起梦中的情景,久久不能忘怀……

后来,秦穆公知道女儿的心事,就派人(孟明视)到华山去寻找这位梦中人。没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萧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会吹箫。弄玉非常开心,等到两人成婚后,如胶似漆,经常一起笙箫合奏,到处都留下他们美妙的乐声。

几年后,弄玉得到萧史的真传,两人的笙箫合鸣常能引来凤凰,后来两人便双双成仙,乘凤飞天去了。秦国人在雍宫中建了「凤女祠」以示纪念,雍宫里还不时地会传出箫声。(注: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最早被记录在西汉刘向的《列仙传》。西汉时期有很多辞赋大家(贾谊、王褒、司马迁、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刘向、刘安),他们都很擅长铺陈排叙,而且这些大家撰史立文都受到朝堂的支持(汉代选拔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征辟”制),更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文学风气,也才会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记》。

司马迁的《史记》偏重于纪实,而刘向的《列仙传》更擅长于“五行易学”。他喜欢用“灾异学说”以讽谏当世,《列仙传》中出现的71位仙家姓名、身世和事迹。这些人在正史中却少有提及,萧史和弄玉的传说就是出现在这本书中。

我觉得《列仙传》更像是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小说家的作品。或许弄玉这个人物寄托着刘向对“修道成仙”的一种歌颂,他认为美妙绝伦的音律或可让人成仙。因此“弄玉”这个人物,到底存不存在,或可斟酌。有学者猜测:弄玉这个人物原型很可能参照的是秦穆公的女儿“简璧”,因为她们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玉”字作为特征。

古人描述会吹笙箫者,演奏时都有凤鸟伴舞,给人营造一种仙气十足的感觉。所以,在此后的诸多传奇、笔记、杂谈中,凡吹笙箫出场者,大多有凤鸟伴舞的场景。

唐末五代时期杜光庭的《列仙传拾遗》又把这个故事加以扩充,到明代时期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仇(qiú)英所作《吹箫引凤图》则更是将这个故事渲染得家喻户晓。(注:杜光庭,唐末五代道士、文学家。字圣宾,一说字宾至,晚年自号东瀛子,一作登瀛子。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北)人)

玄鸟图腾,以箫为名

在中国古代的神仙传说中,“吹箫引凤”的故事在思想上、艺术上是不可多得的民间传说精品。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想象优美动人,在男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和求仙引凤的描写中,交织着箫、箫声、凤凰、凤声这些美丽臆想,瑰丽且浪漫。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也是妙趣横生,萧姓谐“箫”,而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引作“箫史”,更是直接以“箫”为姓。弄玉之名也颇隽秀(jùnxiù),“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也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xié协和)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náo弯曲)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zhì违背),洁之方也)

弄玉、萧史“一日,皆随凤凰飞去”、“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从《列仙传》的叙述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存在着“秦人图腾文化”和“汉代方术神话”两种元素杂糅的痕迹。

首先,图腾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特定物体(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用来做他们氏族的徽号或象征。在《史记·秦本纪》记载关于秦人的来历中大量出现“玄鸟”、“鸟语”、“鸟身”、“鸟声”等词汇,嬴秦氏族祖先也多有与鸟类通灵的传说。所以,萧史、弄玉传说中的“凤鸟神话”应该是秦人鸟类图腾崇拜的其中一例。(注:赢姓出自少昊,他少年时进入凤鸿氏历练,迎娶凤鸿氏女子为妻,成为凤鸿部落的首领,最终统一整个东夷部落。《史记·秦本纪》记载:女修,玄鸟陨卵,女修吞而生大业;《史记·秦本纪》记载:《诗秦风谱》:大费,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能知禽鸟之言,综声鸟语;《史记·秦本纪》记载:大廉,号“鸟俗氏”;《史记·秦本纪》记载:孟戏,鸟身人言,人首鸟身,凤凰随与之止;《史记·秦本纪》记载:中衍,鸟身人言,人而鸟嘴;《三辅黄图》记载: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艺文类聚》记载:秦仲,知百鸟之音,与之语,皆应焉)

“凤鸟”的图腾崇拜使嬴姓氏族的人们处于母系社会关系中,由单线的血缘联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共同的精神链接。(注:鸟纹图案在考古资料中还是比较丰富的,从彩绘到陶塑,都有鸟的形象。在宝鸡北首岭、华县柳子镇、陕西庙底沟等遗址分别有鸟纹图像的出现)

通过图腾崇拜,原始的人类最初确认了自己和部落氏族在天地之间的归属。尽管他们从中得不到科学或正确解答的庇护,却还是执着于信仰、真诚的崇拜,这也为他们自己找到了一种心灵寄托的方式。

在中国的原始时代,鸟形图腾的出现比较普遍,这不仅存在于黄河流域的史前人类中,而且在长江流域的原始遗存中也有普遍发现。比如: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双鸟朝阳象牙雕刻、鸟形象牙雕刻、圆雕木鸟,甚至在古人进餐使用的骨匕上也刻有双头连体的鸟纹图像。

——由此可见,鸟形图腾在原始人的自然崇拜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现象。

中国原始社会的鸟形图腾,所表现的大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原始人特别崇拜自己氏族的图腾物,但还没有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氏族图腾就是至高无上的“天神”概念,更没有把氏族图腾看作能够主宰万物的“神灵”。

萧史、弄玉以“箫”为媒介,以“音乐”为共同爱好:情投意合,至深至爱;感化天地,引凤升仙。虽然《列仙传》讲述的这个故事极力想渲染“凤鸣成仙”,但给我的感觉却毫无“仙风道骨”可言。

我感受最大的是由“箫声”和“凤鸣”交织成的美妙乐章和浪漫氛围。它既满足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美好向往,又安排了“得道成仙”为这对神仙眷侣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注:顾颉刚先生认为:春秋时期“得道成仙”的观念还没有产生,当时人们思想中只有等级森严的天神和山鬼,没有自由游逸的仙人)

萧史无疑是求仙修道者,但刘向的《列仙传》并未明确交代,只是突出他“善吹箫”的特点,其箫声具有神奇魔力,可以招来孔雀、白鹤。这里的“箫”,应该指的是——排箫。(注1:《诗经》记载:箫管齐举,喤喤厥声;箫雍和鸣,先祖是听;注2:《尚书·益稷》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传说华夏先祖黄帝曾命乐官伶伦(línglún)制作乐器,他用竹做了“参差cēncī”,这种乐器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从形制看,竹管参差,排列如凤翼,有呈单翼状的;有呈双翼状的。(注:《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窍厚均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含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宫皆可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黄帝又令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这是有关“伶伦作乐”最早的文字记录)

所以人们常说“参差不齐”。“参差”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排箫”。从制作材料看,“排箫”除竹质外,还有骨质、石质的。

排箫是在距今有年历史的中国西周初期发现的。中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分别是:金、石、丝、竹、匏(páo葫芦的变种)、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chí竹管乐器)。目前所知的最早竹质排箫实物为战国早期曾侯乙十三管“排箫”,距今已多年。(注:《广雅·释乐器》记载:箫,大者二十四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

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就会产生音乐。

“排箫”的音色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这种乐器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排箫”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它的名字也不相同。

在中国古代,“排箫”有许多美名:雅箫、颂箫、舜箫、秦箫、凤箫、凤翼、云箫。

“排箫”还有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别名:参差、比竹、短箫、底箫、龠(yuè)、籁等。在世界各国,“排箫”都有各自独特的名字:西瑞克斯(希腊)、菲斯图拉(古罗马)、弗莱斯特尔(中世纪法国);伊夫尼塔(罗马尼亚)、安塔拉(秘鲁)、龙达多尔(厄瓜多尔)、西库(玻利维亚),此外,呐伊、穆斯卡、郝伊拉、普乎拉也都是“排箫”的名字。

排箫一管发一音,管数不一。古排箫由10至24根管组成。它的音色宛若风吹的声音,灵动自然;音律如天上的流云,超凡脱俗。所以,人们习惯把排箫之音赞为“天籁”。

中国曾是排箫的发源地,但“排箫”的发展却是一部断代史。“排箫”的吹奏技艺没有被承传下来,在清朝中后期排箫音乐就从中国乐坛中销声匿迹,这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仙侣飞升,诗歌传颂

在我们的认知体系中,一提到“神仙”是否就会想到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呢?(注:神仙,是中国道教神话传说中一些无所不能、并且跳出三界、长生不死的超人)

“神仙传说”是中国古代先民对于大自然中未知事物的恐惧而集体创造出来的,它代表着当时人们最原始、最纯粹的极致理想。而道教则是由西汉时期——张道陵所创立,他以“黄老之学”为基础,并引入了上古时期的神仙传说。

“神仙传说”自古以来便在中国民间社会中有着广泛基础,且时常突破“民间”范畴而被社会各个阶层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