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淑娟
黛玉之雅,尽人皆知。黛玉之俗,谁人知道?不仅人俗,就连那香气也是俗的。
黛玉是什么人?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可是,这样的黛玉却自称“俗香”,还有人竟然说她是“俗人”,且是“大俗人”。你知道此人是谁吗?
蓝田日暖玉生烟。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香好,爱才好。是那样的岁月静好,是那样的情深意浓。
“玉生香”的情节,在元妃省亲后,而元妃省亲是在元宵佳节。那天,宝玉步入潇湘馆,“揭起绣线软帘”,把午休的黛玉唤醒,要和黛玉在一个枕头上“歪着”。开心地被黛玉骂过“放屁”后,安心地接受黛玉拿手帕揩拭脸上的胭脂膏子,宝玉闻到一股“醉魂酥骨”的幽香。此时,宝玉悔不该追问黛玉之奇香,引得黛玉恶向胆边生,因为她有“情景记忆”、“气味记忆”。
之前,宝玉曾惊讶于宝钗的一股冷香,宝钗顺势解释“冷香丸”的来历——当着黛玉的面。
这“冷香丸”由宝钗的哥哥薛蟠负责炮制,历时良久,原料复杂,所以才有黛玉这次的冷言冷语:“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宝钗有冷香,宝玉就得有暖香吗?黛玉的香在宝玉眼里是奇香,黛玉却说自己是俗香。“冷香丸”虽由纯天然材料做成,在黛玉眼里却并不是高雅的东西,是俗香。关于俗香,黛玉明着说自己,其实说的是宝钗。如果你体会不到黛玉的用意和语境,你可以参照黛玉的惯用句式和思维模式。
“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黛玉骂过宝玉“蠢才,蠢才”后,便对宝玉说了这么两句话。
黛玉才华横溢,妙语如珠,说过无数话,写过很多诗,首推这句话高明。此言一出,你就知道黛玉心里高悬着明镜,一下子戳穿了“金玉良缘”人工炮制的假象。
有人撒泼,有人撒娇。黛玉在撒娇时、闲聊中一语道破“天机”。先看看黛玉口中的对应关系:你——人家;人家——你。玉——金;冷香——暖香。
“人家”,自然指宝钗。“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一句,从中可看出宝钗主动来配宝玉。第二句,“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暖香’去配?”反过来了,黛玉挖苦宝玉为何不主动去配合宝钗。
说曹操,曹操到。两个人正打情骂俏,宝钗偏偏来了。哈哈,难道宝钗感应到有人说她坏话,耳朵发热了?
可惜了,二玉的恋爱生生被打断。你看,刚才他俩是多么甜蜜啊,哪怕含着算、带着刺:黛玉骂过宝玉“放屁”后意犹未尽,接着骂他“蠢才”,宝玉随口就能编出“耗子精”的“故典”,为林老爷家的小姐取名“香玉”。
后来,贾府来了好多美丽的女孩子,就连冬天都跟着温暖热闹起来。终于下雪了,恰如宝玉所愿。
(宝玉)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似装在玻璃盆内一般。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却是妙玉那边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宝玉赏红梅,湘云吃鹿肉。黛玉身体弱,不吃也就罢了,偏偏话多,笑着说什么:“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亭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作践了。我为芦雪亭一大哭!”湘云当即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割腥啖膻”的脂粉香娃,正是“锦心绣口”的魏晋名士。这样的自夸还不够,湘云又送给黛玉两个标签:假清高,最可厌。
冬天,喝酒吃肉的史湘云惊动了林黛玉和李婶娘。到了夏天,则是“醉眠芍药茵”,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后头一块青石板凳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睡着了,也不闲着,嘴里忙着作睡语、说酒令,还唧唧嘟嘟背文章:“泉香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湘云确实做到了“真名士”,“自风流”。
在芦雪亭,黛玉被湘云嘲笑。在栊翠庵,妙玉也嘲弄了黛玉一番,同样不是热讽,而是冷嘲。黛玉被妙玉嘲弄为“大俗人”,还在湘云说她“最可厌”之前。
应该是金秋时节,贾母带着刘姥姥到栊翠庵吃茶,妙玉拉着黛玉宝钗来吃梯己茶,宝玉悄悄跟了来。妙玉执壶,宝玉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妙玉和宝玉如此撇清,颇有点“此地无银”的意味。偏偏黛玉多嘴,问妙玉:“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和湘云一样,妙玉冷笑起来:“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
湘云说过黛玉“最可厌”,李纨也公开声称讨厌妙玉的为人。妙玉发难,黛玉什么反应?“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对了,宝玉呢?是继续陪着妙玉喝茶还是跟着黛玉走了?
我赶紧翻书,唯恐自己出现纰漏。果真,黛玉和宝钗结伴出去后,宝玉和妙玉单独相处,还有一大段对话,关于那杯那人那地。
宝玉和妙玉陪笑说道:“那茶杯虽然腌臜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说使得么?”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他,快拿了去罢。”宝玉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去?越发连你都腌臜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么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给贾母房中的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老老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不在话下。
湘云嘲弄过黛玉,后续是什么?黛玉也无反驳也不恼,跟着大家即景联诗去了。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
黛玉的小心眼向着宝玉而去,那是爱的试探和表达。黛玉的大气象被很多读者忽略、抹杀,源于功利性阅读和选择性评判。
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