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书屋一道生机蓬勃的文化景观西部文明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在竹里书屋的竹编非遗传习所里,孩子们正学习竹编。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眉山市青神县竹里书屋,“重温红色历史,讲述红色故事”主题阅读活动正在这里开展。在全国人大代表、最美乡村教师王晓梅的领读下,20余位孩子一起共读红色故事,回望峥嵘岁月。作为新生的乡村书屋,竹里书屋从去年10月开业以来,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亲子活动地。

随着乡村振兴,生长于乡镇地区的书屋新风涌动。这些书屋一改此前面积小、文化活动少、陈设简单的面貌,以高颜值的外表和多元的文化活动吸引着周边居民,为他们提供“文化大餐”。这些书屋有的设在旅游景区,有的由产品交易中心改建,有的提供24小时智能服务……它们在保护非遗、农产品售卖等方面也发挥着功效。如今,扎根乡野的书屋,已成为一道生机蓬勃的文化景观。

在竹里书屋共享亲子阅读时光。

1乡村书屋不止借阅那么简单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如今走在龙泉山上,除了青山白云、扎堆的新民宿,还有不少精神栖息家园——乡村书屋。与以往大部分基层农家书屋的简陋不同,近年来新生长出的书屋,不少都有着高颜值。比如新见·书山,它坐落在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红旗村打造的王家湾川西林盘景区,两层半高的白色建筑体掩映于翠林中,平方米的书屋里,藏有3万余册书。走进其中,原木色的书架、桌椅环绕,洋溢着古朴自然的气息。坐在里面,从落地窗向外望去,茂林修竹、青山连绵,“像是坐在一幅山水画里。”村民李德学说。

80后程科是新见·书山的负责人。“每一次邂逅,都是一次新的遇见,希望读者在书香里能体悟新的见闻,这是取名‘新见’的原因。”

程科介绍,读者凭身份证就可在这里免费借阅。建设之初,他们已与龙泉驿区图书馆合作,以设分馆的方式,龙泉驿区图书馆向其提供了近本读物。这些读物均可免费借阅,还可与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公共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也就是这本书从我们这里借,可以在成都市22个区市县的任何公共图书馆归还,非常便利。”

但把书屋开在乡野,新见·书山的初衷不止借阅这么简单。书屋所在的红旗村海拔多米,村民主要以水果种植为主,收入来源较为单一。近年来,红旗村通过川西林盘打造以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这张名片,引进民宿带动乡村旅游。新见·书山就是红旗村引进的首家民宿,也是街道引进的乡村振兴产业项目。

程科透露,书屋一开始就和乡村振兴结合。书屋建筑并非新建,而是由当地村民的村屋改建而来。同时,书屋作为一个配套,和自己的民宿产业相辅相成,互相引流。从这个角度出发,他想打造的不仅仅是一间乡村书屋,而是集书屋、美学生活、展览空间与文化生活等于一体的美学文化空间。

依托乡村图书馆,村落悄然发生着改变。“人家都在我们这里做餐饮、搞农家乐,他弄个图书馆干啥?”李德学回忆,一开始听说程科要在这建图书馆,村民们都大惑不解。今年1月,新见·书山正式营业,李德学渐渐发现,小山村热闹起来了,他们有更多机会体验以前鲜少体验的文化活动。比如,今年在新见·书山举行的“桃花吟·龙泉礼赞”,“爱成都·迎大运”成都(龙泉驿)第35届桃花节系列活动,首个场景文学示范营地“龙泉山·场景文学营地”发布……在桃花节上,原创音乐表演节目《龙泉等你来》、变脸、舞狮等精彩纷呈的表演,开了村民的眼界,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对李德学来说,这个书屋最让她和村民开心的,莫过于孩子们放学后有了好去处,“每到周末,他们都喜欢结伴去那里写作业,像城里的孩子一样!”

今年3月26日,新见·书山成为“龙泉驿区党史学习教育传习营地”,他们利用龙泉山生态资源丰厚、网红民宿打卡群众多的优势,以“我心向党驿路辉煌”为主题,构建红色文化场景、特色活动场景、互动体验场景,使这里成了青少年思政课堂、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游客群众体验平台。不仅如此,他们还以书屋为载体,每周末都开展党史类活动。4月8日,龙泉驿区文化馆的文艺演员、书画爱好者、热心市民、红旗村村民就在这里共聚一堂,齐唱《没有就没有新》,歌声响彻山间林盘。

来新见·书山画画、写作业的小朋友。

来新见·书山画画、写作业的小朋友。

2引入非遗竹产品交易中心改建乡村书屋

青神竹编是流传在眉山市青神县的一种古老民间工艺。依托这项非遗,一座“竹”文化特色的乡村书屋生长出来。

走进位于眉山市青神县国际竹艺中心二楼的竹里书屋,环形竹制书架、精巧竹编桌椅、竹编灯罩等随处可见,“竹”味十足。“它是由原竹产品交易中心改造而来。”竹里书屋负责人陈荟宇告诉,在这个面积约平方米的书屋里,4万余册图书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综合类,区域设为竹里休闲区、竹里文创区、阅览区、儿童阅读区等。其中,在竹里系列藏书期刊合作交流区,可以找到不少与竹有关的专门书籍,而竹里文创区,竹皮纸、竹简书等丰富的竹文创产品颇为雅致。

竹编非遗传习所也设置在这里。不大的空间里,设有20多个座位。“每个月,我们都不定时邀请青神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兰学红等来这里授课。”陈荟宇说,考虑来的小朋友比较多,竹编课程相对简单,在半个小时课程里,兰学红会教授孩子们用竹篾编制金鱼等小动物造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月17日,兰学红还带着孩子们,在这里用竹编织结。

去年10月1日,竹里书屋正式对外营业。“为了做好初次亮相,我们精心策划了8天不同主题的互动活动。”陈荟宇说,利用国庆长假,竹里书屋相继举办了共唱一首歌、共绘一幅画、共做一盏灯、共读一本书等“八个一”活动。在第一天的“共唱一首歌”活动中,原本计划接待来自全县的40组亲子家庭,没想到最后来了80组左右。这让最开始不知如何定位的陈荟宇和同事找到了乡村书屋的发力点。“做一些能满足实际需求的文化活动,或许是提升乡村书屋人气不错的选择。”考虑到附近留守儿童多,竹里书屋还联合青神县少儿发展促进会,从今年2月起开设周末成长营,提供普通的基础托管服务,精品课程以及各种丰富的主题特色活动。

如今,每个周六,竹里书屋周末成长营老师和大学生志愿者都会根据孩子的周末作业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除了文化类数学思维拓展课、语文阅读与写作、英文自然拼读课程,艺术类书法、美术课程,还设计了趣味素养课程,包括名师导读、机器人构建与编程启蒙课。

8岁的许谦是今年2月加入周末成长营的,机器人构建与编程启蒙课给小姑娘打开了认识世界的新窗口,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用编程去控制机器人点亮了教室灯,惊叹不已,“太好玩了!”不过,这个总共8节的课程显然已不能满足她的好奇了,于是,陈荟宇鼓励她,“去书屋,在相关的书籍中,寻求答案。”

来竹里书屋看书的母子。

3新的气象让乡村书屋元气满满

数字化、智能化,也在乡村书屋兴起。在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石岭村农家书屋,每本书都装上了电子芯片。当地管理员介绍:“通过安装电子芯片,村民来借还书籍全部自己操作,信息会自动录入智能系统。”该书屋还配备了电子书阅览屏,村民既可在现场阅读,也可用手机数字图书,把喜好的图书“带回家”。

作为泸州首个智能化、自助化农家书屋,石岭村农家书屋4年多来,通过打造乡村“24小时智能书屋”,实现了个人身份证通借通还、数据查询、图书漂流、网上图书浏览及书屋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农家书屋使用效率。该农家书屋也因此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在巴中,24小时智能书房也于年在南江县光雾山镇投用。由个小格子组成的书架上,摆放着历史、文学等书籍,读者通过手机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