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时代背景下,四川和重庆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立健全川渝两地联动机制,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规划师李小波,根据多年的研究,首次提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绝不仅仅是成渝古驿道的东西往复,而是古今一体的七大走廊”这一理念。
《四川画报》推出的“七大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专题,展现了巴蜀文化的互动、拥抱和交融,展望了川渝之间合作共赢的更美好未来。
手绘/康纳俯瞰中国地图
四川盆地犹如大地之母的生命有机体
孕育着文明的胎息
西边天府平原的古蜀文明,连接着岷江河谷的藏羌源流。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许多民族都流着羌族的血液。
从茂县的营盘山遗址到成都平原的三星堆、金沙,天府文化的基因密码在此编程。
东边三峡的巴楚要地,孕育出最古老的巫山人,距今两百多万年,早于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著名的古人类。
雪宝顶,涪江源头,也是岷江重要水源区(邓崇刚摄)
与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燕赵文化、河洛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巴蜀文化犹如一条华夏文明的脐带,纵贯古今。
巴与蜀,一头连着最古老的人类起源,一头连着最古老的民族起源。巴山蜀水的旅游人文意义,具有华夏源头崇拜的伟大意义。
随着历史地理的演变,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绝不仅仅是成渝古驿道的东西往复,而是古今一体的七大走廊,宛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七条磁力线,形成中国地域文化的历史引力和空间张力。
剑门关是四川北上出川的重要通道,古往今来几多大事件在此上演(杨安文摄)
江源文明走廊
中国儒家文化的千年经典
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名(曾岷摄)
中国第一部地理著作《禹贡》,提出“岷山导江”的地理命题,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成为“四书五经”中的地理典则,影响中国儒家文化数千年。
江源文明走廊是巴蜀的天地之门。重庆的丰都鬼城是全国唯一的大地之门,据传汉代道士阴长生和王方平在这里得道升仙,人们称之为“阴王”,丰都逐步演变为鬼城地府,其核心仍然是升仙。沿长江溯流而上,经过“朝天门”码头,可以到达四川南溪古城的“望瀛门”——象征海上神仙之门。
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朝天门,江流奔涌,夜景璀璨(唐安冰摄)
在宜宾进入岷江支流,穿过乐山大佛的麻浩崖墓,乘着蜀人的生命之舟,可来到彭祖山八百寿的升仙之地。经过成都金沙的太阳神鸟,逐日飞翔,便进入“青城天下幽”的道教仙境。继续北上,松潘岷江源头的“天门阙”,是李冰治水祈福的圣地。
岷江之水天上来,完成了江源文明的天地对接。同时,江源文明走廊连接着黄河长江通往巴蜀的民族之门。起源于黄河上游的藏羌文化,从茂县的营盘山遗址,开启古蜀文明的滥觞。
黄河中游的中原大地,蚩尤的后裔三苗南迁到重庆武陵山区,成为苗族与土家族的先祖源流。随着岷江和乌江注入长江,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完成了一个深情的巨大拥抱。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张光金摄)
华夏“盐”语文明走廊
逐盐而居的文明起源模式
在华夏文明起源的的历程中,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