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的蓝溪流经尚卿、虎邱、西坪、官桥、城关,注入晋江,因漂洗蓝印花布致使“溪水碧如蓝”而得名。安溪蓝田乡则得名于“广植蓝草”。安溪蓝印花布是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安溪最为普及的纺织品。
唐代开元年间,泉州港海外交通活跃,棉花自印度传入,使安溪一带先得其利。明代,棉花已成为安溪的主要经济作物。安溪妇女善于织布,所织棉布质地优良,品种繁多,知名的有红边布、皱布、斜纹布等。
年,从湖头明代名人李光龙的墓中发现其夫人的裹尸布,宽二尺许,长丈余,平整无疵,可与现代的机织布相媲美。随着种棉、织布的兴起,染布的作坊也应运而生。早先安溪农村中,大都设有染坊“布房”,能加工染制乌黑、大青、水青、桃红、雪紫等颜色,产品远销至江南、台湾和南洋群岛。至今,安溪境内还可以见到不少三合土结构的“打菁坑”及木制纺车、织布机等遗物。蓝印花布印染技术简单易学,适合老百姓家庭作坊制作,规模也可大可小。印染所用的花版是请民间艺匠设计刻制的,也有直接从泉州购买的。
其常见纹样图案分为以下几类:
①以形寓意。常见的有“松鹤延年”图案,寓意长寿;用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三多”图案,寓意多子、多福、多寿;将凤凰和牡丹组合在一起,象征宝贵和美好;狮子抱绣球表示吉庆欢乐,鲤鱼跃龙门则暗喻高升。
②以音寓意。这一类纹样主要有蝙蝠和寿字组成的“五福捧寿”,以喜鹊登梅组成的“喜上眉梢”,以金鱼戏水寓意“金玉满堂”等,这些纹样均取自谐音,艺术地表现了吉祥如意的愿望。
③借用民间传说故事来表达思想情感,常见的有“刘海戏金蟾”、“麒麟送子”、“麻姑献寿”等。
④以传统的几何图案来象征吉祥。如“万字不断头”等纹样,象征兴旺发达,“百吉”则寓意事事吉祥如意。其他还有“百子图”、“百寿图”、“百福图”等,也是蓝印花布常见的图案,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