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创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唐人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了与以往朝代不同的政策。
它不禁止甚至鼓励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贸易活动。也不像汉朝那样,对北方各入侵势力采取武力镇压的形式,而是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段。
这种又打又拉的策略主观是为了稳定边境环境、巩固唐朝的统治,客观上却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唐朝统治期间,出现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事件,使汉文化的影响力远播海内外。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民族就担当起唐朝与中、西亚各民族沟通交流的使节,这就是以昭武为姓的粟特人。
一、中亚昭武九姓胡人
隋唐时期,在中亚地区有九个以昭武为姓的粟特人建立的国家,主要位于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境内。
这九个国家分别是:康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安国(今乌兹别克布哈拉)、曹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北)、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米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东南)。
何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北)、火寻国(今阿姆河下游一带)、戊地国(今乌兹别克布哈拉西)和史国(今乌兹别克沙赫里夏勃兹)。
根据汉文史书记载,这些粟特人本来居住在祁连山以北的昭武城,所以就以昭武为姓。后因遭受匈奴人的压迫,被迫向西迁至中亚河中一带。
昭武姓粟特人虽然迁至了中亚地区,但他们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并没有被切断,而且承担着中原地区与丝绸之路各国的信使作用。
在南北朝时期,在姑臧等地已有昭武九姓胡人建立的移民聚落。唐代时,在碎叶、蒲昌海(今新疆罗布泊)、西州、伊州、燉煌(今甘肃敦煌县城西)、肃州(今甘肃酒泉)、凉州(今甘肃武威)、长安、蓝田、洛阳、关内道北部河曲六胡州等地。
都有昭武九姓胡人的聚集地。敦煌写卷中有关沙州、伊州的地方志记载,唐代时期,在现在的罗布泊地区就有康国大首领康艳典建立的移民大城镇,共有五六座。
当时的燉煌郡燉煌县从化乡,也居住着昭武九姓胡人三百余户,人口大约有一千三四百人。由此可见,昭武九姓胡人的居住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但主要散布于丝绸之路一带。
在中原内地,昭武九姓胡人也多有散布。他们并非没有组织的分散居住,而是在大小首领的组织下聚居在一起,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发生战乱时,他们也有城主,如伊州等地就是他们聚居避难的地方。
随着昭武九姓胡人在内在居住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对内地的融入感也越来越强。唐玄宗开元九至十年(~年),康待宾、安慕客、何黑奴、石神奴等昭武九姓胡就曾率兵攻陷六胡州。
一些粟特人还担任了唐朝的军队要职,如曹令忠任北庭节度使,康感任凉州刺史,康进德为安西大都护府果毅,康仙昂为河南府慕善府右果毅。
“安史之乱”的发起者安禄山、史思明也是昭武九姓胡的后裔,安禄山本为康国人,后改姓安;史思明则是史国人。
二、擅长贸易的粟特人
粟特人在历史上就以擅长经商著称,他们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控制着丝绸之路上的转运贩卖贸易,与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
据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粟特人在洛阳城里居住,那时他们被称为粟弋贾胡。在敦煌古代烽燧下面还曾发现数件写在纸上的古粟特语信柬,信柬的内容记载了东汉末或者西晋末期,粟特人的经商组织和活动。
南北朝以来,昭武九姓粟特人的经商范围就更加扩大。因为他们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对各国各民族的语言、习俗都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就时而替一些国家承担外交使命。
比如年,北周就曾派遣酒泉的粟特人胡安诺槃陀出使突厥。也就是说,粟特人承担这种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大使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唐朝。
到了唐代,昭武九姓粟特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就更为密切,承担唐朝与西方国家大使的任务也更频繁。这时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称为兴生胡,或简称兴胡。
在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文书上,已将兴胡与县管百姓、行客并列。这足以表明,昭武九姓胡人此时已具有一定的特殊身分和社会地位,而不仅仅被看作游走各地的客商。
昭武九姓胡人不仅擅长经商,还非常具有文艺细胞,能歌善舞,还出了一名了不起的大画家。其音乐歌舞揉合西域各民族特点又自有特色,具有很高的造诣。康国人康萨陁就擅长善画异兽奇禽,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康国和安国的音乐也是天下闻天,昭武九姓胡曹婆罗门、曹僧奴、曹明达祖孙三代都是琵琶高手,弹奏琵琶技压众人,堪称绝技;弹奏琵琶的康昆仑更是号称“长安第一手”。
著名歌人何满子享誉长安城,米嘉荣歌声凄楚动人、动人心弦。舞蹈方面,康国人的胡旋舞、石国人的柘枝舞都有很大的名气。
这两国更是出了安叱奴、安警新、石宝山等舞蹈家,他们以能歌善舞经常参加唐王朝的教坊活动。
昭武九姓胡人擅长经商、游走各地,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他们将祆教、摩尼教,中亚的音乐、舞蹈、历法传入中原,又将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等传到西方,充当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昭武九姓诸国与唐王朝的商业交往更为频繁,并于唐中叶平定西突厥后臣服于大唐。自此,昭武九姓胡人真正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也成为康、史、安等中原姓氏的来源。
参考文献:《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