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你觉得人生太苦,那么,则劝君读一读李商

白癜风医院惠民活动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5782213.html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每年一到教师节,有过学生时代的我,在黑板报上就会经常看到这一行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它赞美了老师对学生们的无私奉献。只是那时候还太年轻,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只是根据字面的意思,下意识地觉得:这个诗人一定是老师眼中的乖乖仔,不然,怎会写出这样好的赞美老师的诗句。后来,体验到了失恋的滋味,在微博上写过“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读起来有种淡淡的伤感,遗憾错过的无奈,也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此时,才发现:原来,李商隐是个深情之人,它也体会到了很多平常人家不一定能够遇到的苦难人生。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李商隐的人生,那么,“灰色”是最恰当不过的。在李家往上数三代,家中的顶梁柱几乎都英年早逝,最终,留下了孤儿寡母,就好像,这个家族受到诅咒一般。到了李商隐父亲这一代,还是小县令的父亲李嗣这次终于升了官,不过为了方便工作,他便举家从河南迁往了浙江。谁知,刚过上好日子没多久,父亲李嗣也没能躲过短命的诅咒,去世的时候,李商隐才只有九岁,正是将要入学的年纪。父亲的去世造成了孤儿寡母的困境,母亲身子不好,弟妹也还在嗷嗷待哺,李商隐作为家中的长子,此时的他,不得不过早背负家里的重担。中国人讲究死后是要埋在故土之中的,就这么一个九岁大的孩子,还要打着幡,一步步推着车把父亲的棺材运回老家。放到现在来看,真的是很难想象的,因为,河南到浙江的距离,少说也有九百公里。当时的路不好走那是肯定的,而且交通也不发达,孤儿寡母再加上前途渺茫的无助感,是很多九岁的孩子都不曾感受过的,但是,小小的李商隐,却提前尝到了这种滋味。那时的他还小,无法描述这种感觉,后来,到了而立之年,有一回要给二堂姐迁坟,他才不由得想起这段往事来。于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写下了十四个字: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不知不觉过了三年,服丧期(三年)终于结束了,李商隐也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这次要面对的则是无比困难的生计问题。幸好,在父亲去世前就教会了孩子不少提笔杆子的本事。于是,他用自己的特长给需要的人抄书。光是抄书还不够养活一家子,甚至,他还做起了舂米的活计。虽然,抄书的同时也可以学习,但还是不成系统,需要一位师父来指导。后来,他去向自己的叔父求教,叔父在学问方面那是没得说,只是,读书全凭兴趣。而李商隐是少有大志的,对读书当然是热爱,但是,他也有更为长远的打算。终于,李商隐等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诗被令狐楚读到了。令狐楚表示:“自己十分欣赏其才学,希望能招李商隐来做自己的幕宾。”要知道,令狐楚可是当时的文坛大佬,年少时因文采而名满天下,他这一生看过太多诗,对于李商隐的诗更是十分欣赏。根据历史记载得知,令狐楚是有意栽培李商隐的,增加还劝过他放弃当时已落伍了的古文,并指导他写骈文。其实,这种文体,是公文的主要形式,也就为李商隐日后走上仕途打下了基础。古代跟现代不一样,在唐朝想要做官,无非就两种途径:第一,参加科考;第二,权贵推荐。实际上,这两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可以相互渗透的。“虽然我是个寒门子弟,但是,只要有才华也一定能取得功名。”李商隐心里是这样想的。却没想到,现实是无比残酷。他参加科考好几次了都没有成功,后来,在令狐楚以及他的儿子令狐绹的暗中帮助下,李商隐第四次参加考试,终于考上了进士。此时的李商隐,可以说是扬眉吐气了,单纯地以为是令狐家对他的赏识。虽然,他这次走了捷径,但是,也想到了日后一定要好好报恩令狐家,至于其他的,他没有想那么多。“春风得意马急蹄,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考中进士后,新科进士们还需要参加一场宴会,也就是放榜之后的盛宴。别看这场盛宴是在为这些前途有望的年轻人祝贺,实际上,在朝中做官的人,是想从这些新科进士中挑选女婿。李商隐也在这场热闹的宴会中,稀里糊涂地被王茂元挑中了。王茂元是泾源节度使,在当地也有一定的权势,这次,他会选择一穷二白的李商隐,看中的就是他的潜力,王茂元自信觉得:这个女婿将来一定能给王家锦上添花。很快,王茂元把小女儿许配给了李商隐,这一年,李商隐仅仅二十六岁。他的妻子王氏从小被家人保护得很好,所以,性格非常单纯。李商隐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甚至,觉得自己真的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高兴之余,他还专门为妻子王氏写下一首小诗《东南》:东南一望日中乌,欲逐羲和去得无。且向秦楼棠树下,每朝先觅照罗敷。诗中的“罗敷”指的正是他的娇妻,看得出李商隐是真的很喜欢这位妻子。妻子也同样,虽然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两人惺惺相惜,如愿得到了一份真挚的爱情。只是,在旁人看来,李商隐活脱脱就是一个攀高枝的小丑。当命运赠予你一件礼物之时,其实,可能暗藏了一个标签,只是自己浑然不自知,快到结尾时,才知道付出的代价很重。李商隐其实多少也觉察到这一点了,为了夺回男人的尊严,他要向岳父以及其他人证明:自己的才学配得起岳父给的这一切。于是,李商隐带着对前程的无限憧憬,在和新婚的妻子离别前,许下了护她一生周全的承诺。但是,他终究只是个诗人,不了解官场的险恶,在承受了现实一次又一次的耳光之后,他在仕途上也是越走越艰难。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他忽然想起了令狐绹,虽然,恩师令狐楚已经去世了,但是,自己好歹也是和令狐绹一起长大的,这点兄弟情义应该还是有的。可是,再往下想,李商隐这才感到有些不对劲。虽然,令狐绹平时免不了公务繁忙,但是,如果真的对自己有心,那么,他也不会对自己从头到尾充耳不闻吧,或许是少了联系,才会生分起来。但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正是那份受到上天眷顾的美满婚姻,才造成了他这后半生的仕途走得不顺畅,磕磕绊绊。那么,他的婚姻怎么就和政治牵连上了呢?其实,从古至今不论是盛世的官场,还是乱世的官场,说白了,就是是“黑暗”与“更黑暗”的区别。而李商隐所在的晚唐时代,政治十分复杂,官场自然也就更为黑暗了。晚唐的“牛李之争”,持续了四十多年,现在正是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令狐家是牛党的代表,王家则站在李党这边,尽管权势不如令狐家,但是,也摆明了要和其作对。李商隐能一步步成为诗人,一是、受到恩师令狐楚的赏识;二是、得到了恩师令狐楚的悉心栽培。可以说,令狐楚就是他的人生伯乐。而王茂元则是李商隐的岳父,成全了他的一段美满婚姻。当令狐绹第一时间知道李商隐跑去做了王茂元的女婿,此时,令狐绹就认定李商隐是个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对令狐家根本没有忠诚可言。但是,令狐绹并不知道的是,李商隐面对岳父让自己去讨好李党的这个安排时,其实,也是百般不情愿的。但是,他又不能反抗,毕竟,妻子是与自己情投意合。李商隐在仕途上频频碰壁,而令狐绹没多久就做上了宰相。看着兄弟升了官,李商隐内心是很羡慕的,同时,对他没有及时出手帮助自己,李商隐的内心也是有一些怨气的。李商隐对自己的小家如此重视,这一点,从他的成长轨迹中便能看出一二来。自幼便丧了父,母亲也没有给予他本该得到的关怀,可以说,他算是一个苦命的人了。面对岳父的安排,他不敢表现得不满,可是,兄弟令狐绹对自己的误会那么深,不能解释也解释不了。其实,诗人想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这是很难的,从历史记载中我们也了解到:杜甫给皇帝发表了一点自己的意见,结果,皇帝就放他长假。还有白居易,他只是写了几首讽刺诗,到头来也被贬。所以,正直在官场是行不通的。作为读书人的李商隐,为人正直,自然也受了前面诗人们吃过的亏,吃过的苦。寒门子弟想要光宗耀祖,能谋得一个好前程,无可厚非。但是,官场的水实在深不可测,只要一脚踏上了政治这盘大棋,哪怕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兵,分分钟失去主动权。李商隐便把这种矛盾的心情,一一都写到了自己的诗中,只要读到带有委婉含蓄的诗,而且,充满了深沉惆怅,十有八九就是李商隐写的。此时,写诗对于他来说,就像树洞般的存在。后人只知道他的诗难解,却不知道的是,他当时到底是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他唯有把心中的苦闷深埋起来,因为,没有几人能心领神会。还好,他守护的小家至少是温暖的,身边又有这样一位从不给自己施压的妻子,还有一双纯真的小儿女。恰恰就是妻子越善解人意,李商隐内心就越感到自责,他倍受煎熬。堂堂节度使的宝贝女儿,跟着除了一身才华却没有其他任何用处的自己,日子也是过得越来越困难,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妻子还做到了不离不弃。其实,王氏从小就在官宦人家长大,见过了太多的趋炎附势者,而李商隐身上这份难得的纯良,反而是最吸引她的闪光点,这一点弥足珍贵。都说家是软肋,但是,也可以化为奋斗的动力。每当李商隐想起当初对妻子许下的承诺,他觉得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于是,他不断地寻找找机会做幕宾。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他无非让这份工作稳定下来,只能说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工作地点也是不停的更换,和爱妻自然就要面临离多聚少的处境,对此,他也感到深深的无奈。他自己也不知道下次何时能和妻儿团聚,于是,他写了一首《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遗憾的是,这个看起来永远能源源不断地给自己提供能量的人,最终,还是走了生命的尽头,甚至,连见自己最后一面都没有等到,为此,李商隐写了《七夕》: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也有猜测,《锦瑟》也是为纪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断裂比喻妻子去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为亡妻写完这首诗后,他忽然发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丑,蹉跎了前半生,为了所谓的前程,不得不和妻子离别,到头来,还是辜负了那个最不该辜负的人。都说牛郎织女还能一年聚一次,而李商隐想念的王氏,却不在这个人世了,此生再难见一面。于是,他把这份苦,这份思念,倾注到了诗中,化作了旖旎情思。其实,李商隐也想追随王氏的脚步,但是,眼下还有一双儿女需要他,所以,他必须要撑下去,为了养活孩子,最后,他还是放下了诗人的清高,去求令狐绹给一官半职。虽然,两人多年都没有交集,还好,令狐绹倒是大手笔,给他安排了一个太学博士的职位。虽然,这份职业看起来风光,但是,只有李商隐明白,令狐绹心中对自己还是有芥蒂的,多少有些寒碜他的意味。太学博士实际上也就是个空架子,但是,李商隐为了孩子,他忍了下去,只求混一口饭吃就行。读书人要能受得住非人能承受的苦,李商隐对此是深有体会的了。甚至,到了晚年,还劝告儿子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居然是从满腹才华的李商隐口中说出,这不仅仅是他的悲哀,更意味着“诗人便是神”的时代依然远去。“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只活到了四十九岁,在这短暂的四十九年中,他亲眼见证了六任皇帝的更替。这个大唐,在辉煌过后,终究还是免不了日薄西山的结局。唐宣宗大中末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浏览完李商隐的一生,发现他这一生都是苦的,无论是进还是退,都由不得自己。虽然,他是一个不幸的人,但是,他所创作的诗却是非常唯美的,当然,也让人捉摸不透。可能是他过的这一生太苦了,如果,他早早知晓或许会选择糊涂一点,因为,活得太明白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人生哪能重来呢,所以,也就把心中的秘密深藏到了诗中,或许,只有经历过同样轨迹的人生,才会懂得李商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