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石器时代遗址博物馆代表系列一早期猿人巫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早期分为早期猿人巫山人和晚期猿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旧石器时代中期河套时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时期等。

早期猿人巫山人遗址:

重点词条=====东亚人摇篮;中国最早的人类诞生地;连续年的火山爆发故该地区又被称为“地球伤痕”

1、时期:根据最新出土的人类化石、多类脊椎动物化石、石头制品等,测年结果为距今-万年前。巫山人至少在此生活了50万年,主要食用野生动物肉类,后因地质灾害出现被迫搬离此处,去往其他生存地,现暂时查无考证。

2、地理位置: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距巫山县城约57公里。

3、导航:巫山龙骨坡遗址,可自驾或者包车。从导航距离上看,奉节县去往此处比巫山县更近。

4、门票:遗址无须购票预约。请去往前详细查询。

5、游览时间:30分钟。

6、关于参观游览建议:现场属于遗址类,现发掘面积很小,去往巫山县旅游顺道前往,巫山县旅游景点主要:巫山小三峡,神女峰等朱宁景区。住巫山县城或者奉节县城。

7、相关博物馆:巫山县博物馆,重庆市三峡博物馆

8、巫山县博物馆:

中文名巫山博物馆

地理位置:重庆市巫山县平湖西路号

占地面积:13亩

类别: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景点级别:国家二级博物馆

投用时间:年12月1日

开放时间: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9、馆藏文物:

综述

巫山博物馆藏品来源主要为考古发掘、征集。藏品类别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骨器、化石标本、书画、碑刻、钱币、砖瓦等类别。[5]截至年末,巫山博物馆有藏品数量余件/套,珍贵文物件/套。[4]

镇馆之宝:重要藏品

西周神鸟骨雕―长3.5、宽3、高4.7厘米,雕刻精美,纹路清晰,造型生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出土于双堰塘遗址。该遗址面积达10万平方米,是目前三峡重庆库区规模最大、具重要学术意义的西周时期巴文化遗址之一。该骨雕在此发现,表明双堰塘遗址可能是西周晚期夔子国巴人都城。

战国谷纹玉璧直径17.4厘米。此璧体量大,玉质好,璧上有成排的密集小乳丁,乳丁上雕成漩涡状如同谷芽。古人以玉为瑞祥之物,通过“六器”祭祀天地四方。与中原不同的是,巫山地区独有玉璧出土最多。

东汉四灵西王母鎏金柿菱形饰牌长40、穿径1、厚0.05厘米。于巫山古城遗址(原磷肥厂附近)出土。此件饰牌的纹饰图案,反映了西汉中期到东汉,神仙世界逐渐形成以西王母为至尊主神的局面。饰牌表面用鎏金工艺与签刻结合,既清晰分明,又富丽堂皇,是不可多得的汉代艺术珍品。

东汉绿釉双耳陶釜口径23.5、腹径34.8、高25.2厘米。巫山土城坡坡南麓东井坎出土。此釜采用双色釉烧制,颜色丰富而有层次。由于长期埋于地下,表面的部分绿釉变成银色,成为此釜独特之处。造型规整,厚重精美。

东汉庖厨俑高57.5厘米。巫山麦沱墓群出土。双手持鱼作肴,形象逼真,富有活力,可以看出汉代工匠在表现人物的神情、服饰及姿态等方面的娴熟技艺,是巴蜀地区汉代陶俑制品的杰作。

东汉红陶马长75、宽26、高88厘米,巫山古城(移民迁建工地)出土。马头微向前伸,张嘴,竖耳,鼻孔粗大,臀部高翘,尾短而微向上翘,前腿直立,后腿微曲,整体肌骨匀称,显得肥硕健壮,具有西域乌孙良马的特征,虽历经千年,仍不失当年英武雄姿。此陶马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先由红陶分段烧制,再拼接而成,形体高大少见,代表了三峡库区汉代制陶工艺的巅峰水平。

11、关于巫山人遗址及巫山县博物馆重要延申:喜好的读者请移步下文----转载自:本地吃喝玩乐报-搜狐网

远古足音:峡江地区早期先民的踪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