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来看看“镇原鬼”
杨佩彰
“镇原鬼”其实是一个褒义词,它包含着机灵、聪明、睿智的意思,就是人们常说的“鬼机灵”。“镇原鬼”就是头脑好使、足智多谋、反应敏捷、心眼颇多、敢于创新、有文化品位的代名词。把镇原人叫做“镇原鬼”,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既有潜夫遗风,又有来自文化之乡深厚土壤的养育,来自对生活更深层次的认知,来自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因之“镇原鬼”典型地体现了镇原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文化人格和道德内涵,折射出镇原人诚实尚义、热情豪放、求实创新的博大胸怀。
下面就来看看“镇原鬼”亦即镇原人的文化意蕴——
“镇原人”是一个地域群体概念,包括镇原这一特定地域内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不同的地域,由于历史、经济、地理、人文等因素的不同,必然会造就出人们之间迥然各异的性格特征。正是镇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历史传统,尤其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镇原文化,造就出了镇原人鲜明、灵动的性格特征。这也使得“镇原人”成为一种符号,在陇原大地声名远播,人人皆知。
(一)“镇原人”的历史形成
根据现今大量的考古资料和挖掘实证,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说明了“镇原人”的起源,跟中国人的起源是一脉相承的。
考古发掘是求证人类起源的可靠途径。20世纪以来,经过考古发现的早期人类大量的遗址和实物资料,为中国人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据考古学家发现,在华夏的辽阔大地上,至少万年前就留下了中华民族祖先的遗址,它们遍及全国各地的广大地区。年在安徽繁昌孙村发现的万年前的人类遗址、年在云南元谋发现的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活动的历史确证。从孙村人①、元谋人②,到蓝田人③、北京猿人④、丁村人⑤、河套人⑥和山顶洞人⑦等阶段,都表现了中国在人类进化的各个阶段呈现出一个完整的进化序列。这些已经发现的旧石器早、中、晚不同时期的古人类化石,他们都呈现出铲形门齿、颧骨高突、印加骨、额中缝等黄色人种的典型特征,与其它人种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这说明中华大地就是蒙古人种的故乡。而镇原地处黄河中游地区,其境内出土的大量遗址和实物资料,也同样充分说明镇原人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应该说,镇原人是这片地域上土生土长的居民。在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镇原人就在这块皇天后土上开天辟地,生息繁衍,与自然搏斗,广袤辽阔的处女地上留下了他们辛勤的足迹。姜家湾遗址、寺沟口遗址就是有力的佐证。到新石器时代,常山下层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址十分丰富,呈现出早期镇原人的生活村落、居住环境、生产工具及文化特征。因此,他们的祖先早在上古洪荒时代就在这里生息蕃衍,劳作生活,创造着镇原古代的历史与文明。
在历史上,尽管镇原人的社会构成经历过许多次衍变,但总的来说,“镇原人”这一概念始终与这一特定地域、特殊环境保持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从胡汉杂居与融合开始,经历了数千年文明史,镇原人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伦理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形成了源于中华传统文化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其社会结构围绕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而形成,其经济机制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镇原人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虽然自然经济曾有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但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基本格局和自给自足的经济机制,决定了镇原人特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并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自然经济的表现形态上来看,曾有过氏族的自给自足、农村公社的自给自足、地主庄园的自给自足、小农个体家庭的自给自足等等。在社会劳动分工上,最基本、也是最普遍的形态是男耕女织,男人始终是劳动和家庭权力支配的主角,而女人则处于从属的地位,承担的主要社会职能就是做家务和生儿育女。在这个时候,不管是手工业、畜牧业还是商业,其发展都依附于农业,商贸流通的发展极其薄弱,商业极少进入生产过程。因此,农本思想在镇原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在经济思想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东汉时的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王符在他的巨著《潜夫论》中就用大量笔墨论述了农本思想。他说:
国之所以为国者,以有民也;民之所以为民者,以有谷也;谷之所以丰殖者,以有人功也。
这种农本思想,统治了数千年镇原人的经济思想观念,也导致了土地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社会积累与财富的象征,小地主成为封建时代镇原社会的富足者而支配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方式,决定了古代镇原人的政治生活。在古代,由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重复性,以及农业生产工具的落后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镇原人只能依靠家族群体才能生存和发展,农耕家族成了社会的基本模式和核心结构。因此家族的社会功能又体现为一种政治功能,它在一定范围内作出一些约束性规定的同时,又起着仲裁和协调的职能。人们就是在这种约束和规定中从事政治、经济活动,从事社会事务以及各种文化活动。由家庭而家族而宗族,是镇原人在农业生产工具落后以及自然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所形成的维系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基本模式,它能对复杂的社会事务进行调适和控制,从而发挥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宗族共同从事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在这种精神文化的熏陶下,镇原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造就了为家庭、为家族付出的神圣使命感。这种家族行为推而广之,不断放大成为一种政治行为,熔铸出镇原人喜欢抱团、富有凝聚力、团结、亲情等人格内涵。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镇原人代代相传而凝成的古训。他们把修身看的非常重要,把独善其身作为做人之第一要义,明确树立孝、悌、慈、爱的观念,使尊尊亲亲的观念和行为,扩大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群体之中,形成了以社会群体为出发点的价值取向。因为要修身,要平国,要治天下,没有文化当然是不行的。所以,镇原人总是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⑿,传统家训中都强调“耕读传家”、光宗耀祖,既使不能官居显宦,也要扬名乡里。为了这样的追求,不少镇原人不惜“点灯熬油”,“悬梁刺股”⒀,发愤苦读,以期赢得扬名声、显父母的机会。这种以学识、文化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尺度,曾经影响了数十代镇原人的思想观念,以致成为一种浓厚的传统积淀。同时从另一方面讲,这种行为信条无形中促进了镇原教育的发育、成熟,使镇原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赤心报国的观念更为强烈,也因之诞生了许多令镇原人为之骄傲的清官廉吏、才子佳人和模范人物。
(二)“镇原人”的人格特征
人格是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正因为镇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漫长的人文历史、广阔而又闭塞的社会交往,才为镇原人的人格世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性烙印,熔铸出了镇原人深沉、蕴藉、含蓄、炽热的人格魅力。
(1)“镇原人”坚韧俭朴,性格倔强。
镇原地处陇东黄土高原,群山起伏,梁峁纵横,大山突兀,峰峦叠嶂。又为西北边陲要地,自古争战伐异,烽烟迭起。加之文化深厚,源远流长,各种自然条件、人文状况和战略地位等因素的错综交杂,便铸就了镇原人独特而坚毅刚强的内在素质和文化性格。这里民情淳朴,世风温厚,人们以坚劲俭朴而著称。在这群山万壑逶迤连绵的自然环境中,镇原人以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意志坚持着春种秋收,夏锄冬藏,一代又一代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作,成为这块古老土地上永不疲倦的“追日部族”。这里尽管看不到地平线,满目皆是窔辽的群山、丘陵、梁峁、沟壑,然而在这种艰苦的自然条件下,镇原人总是筚路蓝缕于崎岖险峻间而生生不息,用心血和汗水开拓和建设着幸福美好的家园。尤其在北部山区,常年四季风沙劲吹,甚至土雾迷漫。妇女们头上扎着花花绿绿的棉围巾,裸露着红彤彤的留着岁月印记的干燥皴裂的脸庞,爬高山,过深沟,肩扛背负,胼手胝足,以超乎寻常的艰辛与男人一起在山地原边耕樵猎牧,种下一个个绿色的希望,收获充满欢声笑语的梦想。就在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镇原人形成了一种坚韧不拔的人文特质。
尽管在风调雨顺的年头,镇原人收获颇丰,仓盈廪满,但他们知道这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获的每一个细节中所包含的种种辛酸。所以他们极其节俭,从不铺张浪费。即使在歉收薄年,他们也要留着一粒米、甚至一口水为未来的生计而蓄积。他们在困境中从不低头示弱,从不畏葸不前,永远笑对坎坷,豁达大度。这种极为深沉而倔强的坚劲俭朴之风,与一种尧舜以来的先祖遗风和圣贤事迹的陶冶而得到强化的人生责任感深深联系在一起。就是这种对岁月流逝的体悟、对社会盛衰的忧思,发育了他们寻求变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熏染了剽悍果敢、壮怀激烈的人生情彩。因此,镇原人的坚毅俭朴,既有执着而近乎固执的一面,又有它如同这里千山万壑、崇山峻岭般深沉而恢宏的一面。它凝聚着厚重敦朴的责任感和为党、为人民、为社会奉献一切的高风亮节,并由此引发了镇原人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良好民风和不计得失、甘愿付出的大众精神。舍己救人英雄杜养富、残疾教师张学成就是数十万镇原人中的典范和楷模。
应当说,如此坚韧不拔、外秀内刚、俭以持久、朴则务实的内涵深厚的文化特征,是镇原人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2)“镇原人”憨直淳朴,重义轻利。
镇原人非常厚道,敦实直爽,不会耍嘴皮子,“讷于言而敏于行”(26)。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27)其实,镇原人亦耻之。他们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做、不会做的事绝不做,从不撒谎作秀、“打肿脸充胖子”,处处表现出一种厚道和质朴。在乡下农村,只要有过路人或客人,总是忙着为人家挡狗,招呼客人进屋喝茶。即便是乞丐讨碗水喝,他们也绝不会拒绝,不但送给水喝,还会捎带一两个蒸馍。他们胸怀坦荡,感情外露,从不把事藏在心里,天晴天阴全挂在脸上。用方言说,就是他们从不“日鬼”。
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锻炼了镇原人如高原、像大山般的豪放性格。他们憨态可掬,正直无私,都是粗线条的,不会刻意细腻,不会曲意逢迎,往往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凡事讲究一个“义”字,待人讲究一个“情”字,绝不是见义忘利之徒。而这就是镇原人的人格特征之一。
(3)“镇原人”热情好客,讲究礼义。
古人云:“衣食足,知荣辱;仓廪实,知礼节”(30)。因此,镇原人一直信奉“贫而乐道”(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33)等等古训。“礼”成为镇原人心目中一道无形的墙,“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非礼勿行”(34)成了各种伦理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他们认为,如果不讲理,就无异于禽兽,就背弃和失去了做人的起码标准。在历史上,由于饥荒、战乱、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镇原人口稀少,地瘠人贫。因此,养成了镇原人特别爱人、崇尚礼仪的性格。尤其在北部山区,沟壑纵横,梁峁起伏,一个村落只有一、两户人家。他们见了过路人,总会热情地挽留小住,待茶待饭。来了亲戚,若不住上个把月,主人是绝不会允许离开的。若临走时,还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总是过了一沟又一峁,送了一程又一程。
(4)“镇原人”讲究孝道,尊老爱幼。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35)。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根深蒂固地渗透在镇原人的骨血里,使他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6),对父母、对老人百依百顺,毕恭毕敬;对孩子疼爱有加,教育有方。历史上,镇原人生活在农耕宗法的圈子里,父亲在家庭中享有至上的权利和威严。这种伦理道德作为镇原人行为的主要软规范,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昭示和规定着镇原人的行为。凭着这种道德的力量,镇原人自觉地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了家庭、家族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发展。正因为镇原的农耕经济,为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社会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因之以家族为本位的伦理道德,成为维系家庭成员内部关系的纽带。人们推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37),浓厚的亲情意识弥漫在镇原人的家庭生活中,他们把“父慈、子孝、兄爱、弟悌、夫义、姑慈、妇听、长惠、幼顺”作为一面透明的镜子,照射着自己的人生旅途。
因此,镇原人尊老爱幼的道德精神首先表现在孝敬父母上。只有恪尽孝道,才能加深血浓于水的家庭亲情。人们奉养和尊敬老人,为的是报答养育之恩。比如在父母去世后所穿着的丧服上,也缝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38)的字条,这充分说明镇原人把重视孝道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来制约着自己的一言一行。
所以说,在镇原人的心目中,人的情感世界被道德化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39),这正是镇原人道德人格的写照。无论是巍巍群山,还是淙淙流水,都无不寓进了道德的内涵,此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40)。在镇原人的人格空间里,巨大的道德力量构成了社会伦理体系的主干。
(5)“镇原人”酷爱丹青,崇文重教。
早在东汉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王符就擅长书法,其笔挟风涛之威,笔势雄浑荡气,甚为时人称颂。他在遨游墨海的同时,书写励志警语等内容的书法条幅,免费为乡邻赠送。人们乐于收藏,以之为荣。此后,历朝历代都有镇原的书画名人,成就不俗,领一时风骚。在他们的影响、熏陶和带动下,习字作画渐成风气,城里乡间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墨香。如今,镇原人“家家挂字画,户户有中堂”,人们富而思乐,乐而思雅,大多数人都喜欢舞文弄墨,作联吟诗,其浓厚的文化氛围非他乡所比。镇原也就成了闻名遐迩的书画之乡、教育强县、文化大县。
镇原人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耕读为本,以知识为荣,以人才为重,在社会历史的演进中逐渐积淀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他们看来,耕可养身,读可养心,饥能壮志,寒能壮气,“地瘦栽松柏,家贫好读书”等谚语,就反映了镇原人对读书的重视、对礼义的追求。
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看,镇原文化的奇迹也是镇原教育的奇迹。镇原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变迁的过程中,镇原教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从中表现出镇原教育的特色。因此,素有“崇文重教”之称的镇原人怎样培养、教育子女的问题,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镇原,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孩子安排了工作,都是左邻右舍津津乐道的话题。“再苦不苦孩子,再穷不穷教育”,是镇原人的普遍共识。为了使孩子上学,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镇原人宁愿节衣缩食,精打细算,也要攒钱供孩子念书。因之,人们一提到镇原,就自然而然地想起镇原的大学生多。也因之会感叹地说:镇原就是人才多!
总之,诚实、尚义、热情、豪放、忠孝、勤劳肯干、敢于创新、有文化品位等等,都是“镇原人”的基本元素,就是“镇原人”的性格,也就构成了“镇原人”。
(三)“镇原人”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也许,人们要问:是什么支配着镇原人的心灵与言行,使“镇原人”成为一种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人文符号?
探本溯源,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符。孔子的儒家思想、道德观念是他们内心的信仰,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王符则是他们外在的言行。
长期以来,孔子的思想影响了镇原数十代人,忠孝仁义之风十分浓厚,崇尚礼仪成了他们的道德准则。“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4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3),孔子的这种思想熏陶和铸造着镇原人的价值观。义利之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义重于利为主要特征的。他们认为仁义道德是最有价值的,比起物质利益来更为重要。《左传》成公二年记有孔子“礼以行义”的话,唐孔颖达诠释说:
义者,宜也。尊卑各有其礼,上下乃得其宜。
这就是“礼”。在儒家看来,与以“礼”为内容的“义”相吻合的行为或规范,就具有确定的道德价值,也就是“善”。孔子把“喻于义”的人称为道德上的“君子”(“君子喻于义”),认为只有“徙义”(是说唯义是从)才能提高人的道德品质,(44)因而他要求“君子”对于天下之事,不要有固定的成见,而要“义之与比”(45),即做到唯义是从。而镇原人的“义”就是与之一脉相承的。
从追求物质利益上来讲,孔子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小利,而要追求长远的大利,即“无欲速,不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48)所以他主张富民、教民,使天下人获得物质上的好处而获得礼义廉耻。富而教之,这是孔子为政治民思想的概括。孔子的思想在镇原人的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熏陶和影响了镇原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镇原人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安排生活、处理事务、协调关系、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使得传统意识在镇原人的世界观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而王符“耿介不同于俗”,在东汉王朝从汉明帝时“天下平,百姓富”的兴盛时期急剧走向衰败覆灭的转折时期,站在忧国忧民和向往政治清明、盛世太平的高度,隐居著书,以精辟的见解、犀利的笔锋,鞭挞黑暗,抨击腐败。其锋芒所向,谪言所指,几乎涉及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哲学、军事、风俗、教育乃至文学等诸多领域,向当朝最高统治者发出了务本抑末、发展生产、正学育人、富国强民、尊贤任能、信忠纳谏、严明赏罚、尊君重令、观民设教、变风易俗、抑制浮奢、爱惜民力、明法严刑、强边固防等义正词严的政治告诫。他的进步主张,构成了其政治思想学说的主体,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因此成为镇原历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千百年来,历代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贤达志士,对他的《潜夫论》推崇备至,将其诸多的政治见解视为资政良鉴、抚世善策。尤其是唐代的政治家魏征、文学家韩愈和享誉唐宋诗坛的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大家名流,不但给《潜夫论》以很高的评价,而且对王符“耿介不同于俗”的崇高品质和批判精神极为赞赏。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他的《潜夫论》中针砭时弊、敢于讲真话、讲实话的浩然正气造就了镇原人的诤诤风骨;通古达今的人文情怀,成就了镇原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品性。
因此,孔子的儒家思想和王符的哲学思想,在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进程中,有形无形地熏染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镇原人的精神世界,也因之形成了镇原人生动鲜明的性格特征。
——本文摘自杨佩彰专著《镇原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