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隐居时写下一首诗,诗意行云流水富含哲

天上的白云,点缀着蓝天。白云那富于变幻的形状,那悠然自得的形态,总是能带给人美好的遐想。

还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从老师那里听到了白云像一支棉花糖的比喻。此后,每当手捧起一支棉花糖,享受它带来的香甜软糯的味蕾体验时,眼前的棉花糖总是在不经意间、似有似无间、幻化成一片小小的白云。那时的白云、亦或说是棉花糖,留给我的初印象是洁白、绵软,充满童趣。

上学后,在诗歌中知道了李白的名字,也从李白的诗句中知道了更多关于白云的印象。“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原来白云也可以像游客一样,在辽阔、澄净、蔚蓝的天空优哉游哉,那白云是多么的浪漫,多么的有诗意啊。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李白和朋友置办好酒,一边看着天上的白云,一边畅饮着美酒,连天上的白云和时时拂过衣袂的秋风,都想从天边和高高的梧桐树梢下来,与诗人分享这美酒,分享这美好时光。

这白云映衬下的饮酒场景,是多么的情景交融,多么的富有雅趣。有白云的相伴,时光竟如此美好,岁月竟如此静好。

后来,听到了这样的一句歌词:“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为我抹去创痕。”原来云还可以代表思念,云还可以成为慰藉游子心灵的治愈剂。

那抬头就能看见的白云,感觉是那样遥远又是那样亲近,白云点缀着蓝天,也点缀着多彩的生活,甚至映画着有态度的人生。

唐代还有一位诗人,也写下了与白云有关的诗句,如诗如画、很有禅意的诗句读来让人回味无穷。这位诗人就是王维,他的这首诗就是《终南别业》,诗中美轮美奂的白云意境再一次更新了我对白云的认知。

此刻我更愿意将这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感悟拿出来分享。那就一起走进王维的诗作,体会那份属于诗人的、也属于我们的美好吧。王维《终南别业》原诗如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理解一首诗歌,如果单纯地从字面意思出发的话,是远远接近不了诗歌本意的。《孟子·万章下》中的一段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段话就是说品读一首诗歌,或者阅读一篇文章,不去了解作者的话,是不行的。

虽然“诗无达诂”,但在了解了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创作时诗人的心态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诗文的内涵和意义,也可以无限的接近诗歌本身。这也是鉴赏诗歌时的一个好方法。

王维,字摩诘,名与字都取自《维摩诘经》的“维摩诘居士”。王维虔诚信佛,精通禅理,以禅入诗,成为我国诗歌长廊中成就斐然、自成一家的诗人。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终南山辋川别墅时写的一首诗,从早年离家赴长安求仕的,到写本诗时,王维已经在仕途摸爬滚打了20多年。在这期间,仕途之旅和人生沉浮让他经历了不少波折,也让他对人生有了全新的认识。

多年的仕途之旅,已让王维略显疲惫。他或许想寻找真正属于他的生活,寻找一方能安放自己心灵的归宿。于是,王维先在终南山营造了一处建筑,打算归隐。

不久他又多方考察,从朋友手中买到了初唐诗人宋之问位于陕西蓝田辋川的别墅,在那里他过起了半官半隐的、闲适自在生活。

辋川是秦岭北麓一条风光秀丽的川道,也是一块位于山间的狭长的平原。辋川位于蓝田西南,这里除了平原,也有绵延的青山,瀑布溪流随处可见,山谷溪涧被奇花绿植点缀,风光秀丽迷人。

北宋郭忠恕《临王维辋川图》

辋川和蓝田县延绵数百里的山脉,都属于秦岭山脉。山中有若干峡谷,这些峡谷自然地连成了一条条通道,辋川就是其中的咽喉要道,所以辋川有“秦楚之要冲,三辅之屏障”的称号。

在唐代,辋川两岸山间有几条小溪流同时流向欹湖,由高山俯视下去,川流环凑涟漪,好像车轮形状,因此叫做“辋川”,“辋”指的是车轮外周同辐条相连的圆框。由于辋川得天独厚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它就自然而然成为了文人心中理想的隐居之地。

王维的辋川别墅,远离尘世的喧嚣的世事的纷繁,幽静的山林、潺潺的溪流、自在的白云、平静的生活,荡涤了诗人的浮躁,也让他的心情逐渐归于平静。

王维在辋川别墅期间,清静的生活与清淡的饮食成为他的常态化生活。也就是说,他在辋川过上了吃斋奉佛的生活,这一转变并不是诗人心血来潮,而是从早年开始,他已经预料往后将会日益增加佛理和禅意方面的生活。诗人王维挣脱世俗的束缚,来到辋川,果然实现了对自己的生活的预判。

王维与佛理的渊源很深,其中有来自家庭的影响。王维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信者,信奉佛理30余年,王维从小就受到来自于母亲的影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王维自早年起就对佛教产生了兴趣,最初学的是北宗禅,后来则倾向南宗。他和僧侣来往密切,史料记载:“(王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王维还经常和名僧切磋佛理,因此对佛理特别是禅宗,他有着亲身的体验和参与。

在辋川闲居期间,他有很多的时间去投入到佛禅的感悟中。王维常与隐居在这里的僧侣来往谈论佛法,或拜在高僧门下学习佛禅,这些活动使他对佛禅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

与王维一同闲居在辋川的,还有王维的好友裴迪。王维常与裴迪“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二人同咏辋川孟城坳等二十景,各成五言诗二十首,由王维辑成《辋川集》,并撰写序言。

而王维的许多诗歌,如《鹿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都是在构思过程中借鉴了对禅的认识和禅理的表现方法,从而蕴涵了丰富的禅趣。《终南别业》就是王维这类诗作中的代表。

王维《鹿柴》诗意图

走进诗歌,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大意是说:人在中年,便会产生强烈的好道之心,但他直到晚年才来到终南山边陲,过起了隐居问道的生活。

在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道”是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各种学派对“道”都有自己的解释。道家学说就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天地运行的规律,即宇宙运转演化的根本规律。

而王维说的这个“道”,则是指佛理和禅学方面的。王维深受魏晋以来以玄理、道学阐释佛理的影响,这一点在他的诗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这首诗的开篇句,也可以说是诗人对自己参禅悟道的一个自述。

“南山”,就是秦岭山脉中的终南山。自汉以来,就陆续有人在此隐居,到了唐代,这里更是文人们首选的隐居之地。

“南山陲”是王维辋川别墅的所在地。辋川别墅是王维在宋之问的辋川山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园林。王维的辋川别墅依山傍水,既富自然妙趣,又有诗情画意,别墅分为南北两片宅院,北宅的山冈尽处,峭壁陡立,壁下就是辋川有名的欹湖。

而“晚家南山陲”,写的正是诗人当时的生活环境。这一句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自己隐居生活的规划。

接下来诗人写道“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大意是说:闲居期间,当兴趣盎然的时候,他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去领略辋川的自然风光。

游玩途中,遇到开心的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个人自得其乐、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这种快乐是不足与外人所道,也是独属于他的一份开心。

这两句也可以看作是诗人隐居辋川别墅时的日常生活写照,诗人游玩时的兴致与欣赏美景时的乐趣跃然纸上。

诗句也透露出王维的自得其乐与闲情逸致。他时常一个人独自到山中漫游,山中的美景给诗人带来闲适惬意的游赏之乐,而置身于自然美景之中所获得的身心自在逍遥的感受与乐趣只有诗人自己才能体会到。

与诗人有着同样兴趣爱好的人不多,兴致来时,他惟有独自游览,赏景怡情,能自得其乐,随处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

辋川山水,是美好的自然环境,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扰。诗人徜徉山水间,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山水的美好,独享自然的清静。

我想此时诗人的内心是真正平静的,真正与山水融为一体,真正感悟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这正是诗人追求内心的空寂清净的理想境界。诗人用游赏山水时的逍遥与安适来表情达意,似有似无间传达出内心的那种闲适与恬淡,同时创造了寂静、空灵、自如的诗意。

接下来诗人写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大意是说: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这两句堪称全诗最为出彩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王维也曾因为这两句诗而名动天下。

这两句读来就如天上自由飘动的白云,就如山涧流淌的清泉一样,是那样的自然舒缓,是那样的行云流水。这两句写出诗人身心无所束缚,自由自在的感受:

诗人漫步山水间,闲庭信步,他漫无目的地随意而行,溯流而上。不知不觉间,他竟走到流水的源头,于是诗人索性地坐下来,悠闲地看着天空中飘动的一片片白云。

天空中的白云,云卷云舒,高低起落,自由自在地飘动,自由自在地变换着姿态。这白云正像诗人在山中自在漫游一样,享受着无拘无束的逍遥与自由、闲适与自在。

王维的诗中擅写风景,因为自然山水便于表现他的隐士追求,在风景中也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思。在写景的同时,王维更善于把自然加以主观化,诗中自然景物和人物自身经常混融在一起,这样一来,诗人可以把身心的感受与体验和景物的描写互相交融。

从这一点来说,诗人笔下的云和水,不仅是自然的景物,也是他自己心中的风景。这里的白云已不仅仅是客观景物,更是诗人主观心境的象征,它们生动地衬托出诗人物我交融、物我相忘、自由自在的闲适心境。

游山赏水,竟来到水的源头,坐看云升云起,纵享自然的美好,尽得自然的妙趣。白云轻舒漫卷,自由自在,踪影无常。在禅宗看来,这样的白云也是悠闲自在,无定性、无常心的象征。

王维在诗句中将“水穷”与“云起”的自然现象巧妙地勾连起来,将“水穷”与“云起”的意境揉捏撮合在一起,二者互相映照,互相生发,互生文意。诗人也用自然界的事物将禅理与人生感悟书写了出来,这或许也是诗人在山水间参禅悟道的一种身体力行吧。

最后诗人写道“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大意是说:诗人闲游时偶然会遇到山林中的老人,于是随意攀谈起来,话语投机竟然忘记了回归的时间。

“无还期”,表面是写诗人由于攀谈忘记了回家,实际上也是借此写诗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寻找心灵的归宿。或许此时的王维,不再单纯是一位寄情山水间的诗人,他已经蜕变成一位忘却了浮躁而归于平静的真正的隐者,升华为一位坐看云升云起、静观世事的参禅悟道者。

正是由于王维对山水的钟情和对禅理的体悟,使得诗篇在洋溢着隐居山间的恬适情趣的同时,渗透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

王维还在这首诗中融入禅意,把参禅悟道和自然美景很好地结合起来,自由飘动的白云衬托出诗人自在的、闲适的、不为物扰的内心世界。天空中飘动的那一片片白云不正是隐居辋川时诗人无拘无束的逍遥自在的生活写照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