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与无尤的专著《中体诗论与诗集》,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作者:与无尤
在我的《中体诗论与诗集》一书中,我把成就优秀诗人的秘诀总结为“三量×二感”。“三量”指的是“词汇量、阅读量、思考量”,“二感”则是指“情感和诗感”。三量和二感之间是相乘的关系,而非相加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三量和二感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才能成就一位优秀的诗人。同时,“三量×二感”也说明,偶尔出现一两首佳作并不能算是优秀的诗人,只有具有持续的、稳定的、高质量的创作能力的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诗人。“三量×二感”还验证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的正确性。
一.词汇量
学习过英语的人都知道,学习英语的一个基本功是“背单词”,也就是说,要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事实上,学习汉语也是一样的道理,“背单词”也是学习汉语的基本功。可惜的是,也许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自以为太过熟悉的缘故,人们并没有把背单词放在学习汉语的战略位置看待,我本人从未见过一个中国人拿着一本厚厚的《新华词典》或者《成语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背诵的,这就导致了人们词汇的匮乏,这可能就是灯下黑的道理吧。至于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暂且不说,单说诗歌,不管是中体诗还是现代诗创作,今天的人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词汇匮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词,而且多数是从古人或外国人的作品中扒来的。
我们读古代大诗人的作品,很明显的一个体会是他们的词汇极其丰富,从而能把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精准地表达出来,这是他们的作品之所以优秀的基本前提之一。
我发布到网上的作品,经常向我抱怨说看不懂,希望我解释一下。这些读者之所以看不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字词他之前没听说过,所以看不懂。比如我的《听潮声》,“谪陷红尘大道中,七分风雨三分晴。翻身不解凄惶意,覆手难为警世钟。有心栽得碧瑶树,无奈赚杀烟霓灯。历尽千帆皆不是,卧云阁里听潮声”,其中的“警世钟”“碧瑶树”“烟霓灯”“卧云阁”等词都不是日常使用的词,但也不是生僻词,没有一定的词汇量积累必定会搞不清楚其中的含义。
词汇量的积累,其结果不仅仅是多认识几个字词,更重要的是,当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后,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和运用便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最终达到“词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当然,加大词汇量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背诵字典/词典/成语词典。
二.阅读量
阅读是人们与大师沟通的第一渠道,是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第一途径。我们发现,古今中外,凡文学大家必是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之人,正因此,他们才能创作出文辞卓越、包含广泛、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作品。
一般来说,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丰富的内涵主要由较为庞大的故事体量和思想情感体量所承载,积累故事、培养情感非常重要的途径便是阅读。如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用典丰富,旁征博引,比喻绮丽,却毫无斧凿之感,把诗人一生的哀怨、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中,“庄周梦蝶,望帝托鹃,沧海遗珠,蓝田生玉”四个典故的运用起了重要作用,而这一切,全部缘于作者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
古代诗歌大家的作品,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典。有时候用很多文字都无法精准表达的情感,用一个典故就能表达得淋漓尽致。“典故”就是知识,就是素材,就是通过大量阅读积累起来的。我在创作中体诗的时候也用到大量的典故。但我们看现在很多人的诗词,之所以觉得苍白空洞,除了思想情感单薄、词汇贫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阅读量不够,素材积累不够,从而不能借助典故来表达思想情感。
当然,因为人生有限,且书籍浩瀚如海,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无谓地浪费生命,因而,必须有选择有质量地阅读。从成就优秀诗人的角度来说,必不可少的阅读有四大类:历史类,文学类,社科伦理类和哲学类。如果时间和精力充裕的话,可以增加地理类、科普类等其他门类的阅读,就更完美了。
三.思考量
很多诗歌之所以苍白如纸,主要是因为作者缺乏思想深度,始终停留在事物的表层,这主要是由于缺乏思考量的积累导致的。如果说词汇量和阅读量是诗人的入门能力的话,那么思考量就是决定诗人优劣的核心能力。
这里所说的思考指的是对人生之基本问题、社会之基本问题、人类之基本问题,以及自然和宇宙之基本问题的思考,而非旁枝末节的无意义的思考。比如,一个人整天琢磨怎样才能不劳而获,那这种思考就是无意义的。对人生、社会、人类、自然和宇宙之基本问题的思考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具有悲天悯人的大情怀”,总结为一个词,就是“慈悲心”。
由于人的资质不同,条件不同,因而,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能洞识天机、大彻大悟,但是,要想成为优秀的诗人,则必须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孜孜以求,只要思考,只要入心,只要行动,早晚必有收获。
四.情感
在诗人的笔下,没有纯粹的景物,也没有纯粹的人和事,一切都是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和手段,故而,也可以说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目的文学艺术体裁。然而,诗人的情感不会凭空而来,而是生发于丰厚的人生体验和思考的基础之上。这里所说的人生体验既包含直接体验也包含间接体验,思考则指的是前面讲到的对人生、社会等基本问题的思考。人生的直接体验主要来源于阅历,间接体验主要来源于阅读。
不管诗人的情感如何养成,也不管诗人的情感多么丰富多彩,都必须生发于“真善美”这一根源性情感上,也就是说诗人的情感归根结底只有一种,那就是“真善美”,一切的情感都是真善美情感的外化。当诗人的情感与具体的事物相碰撞后,便会幻化出多姿多彩的诗歌作品。这里所说的“真善美”,指的是对人生、社会、人类以及自然和宇宙的基本关怀。
比如,被后人尊为“诗圣”的杜甫,其作品的主旋律是“悲悯苍生”,“悲悯苍生”这一真情实感正是“真善美”情感的外化。杜甫把“悲悯苍生”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相冲和,一路写来,便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各不相同的一千四百多首杜诗。
评价一首诗歌之优劣,就看它所蕴含的情感是否丰沛,越是优秀的诗歌其所蕴含的情感越是丰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到优秀的诗歌时会有情感共振的逻辑原理,也是苍白肤浅的三伪(伪真、伪善、伪美)诗歌无法打动人心的根源所在。
情感的丰沛程度既和真善美情感的宽度有关,也和其深度有关。越是具有思想深度的诗人,越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情感,越能创作出穿透人心的传世之作。还拿杜甫来说(因为杜甫是我们的传统诗人中最具有大情怀大情感者之一),遗憾的是,杜甫的情感终究是停留在浅层的,并没有深入下去,从而没能探究到真善美的根源,如果他能再多一点思想家的特质,就更加完美了。
五.诗感
优秀的诗人都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不管是简单的景物还是深奥的哲理,他们都能将其化为惊艳万方的诗歌,这其中有一种“出神入化、大象无形”的奥妙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王维的《相思》、李商隐的《锦瑟》、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声声慢》、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这种能力就叫做“诗感”。
所谓诗感,指的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对诗歌的感悟能力,这种感悟能力可以帮助诗人将内在情感、外在境象和语言文字冲和成诗意美。诗感是一种经验能力,是在词汇量、阅读量、思考量和情感足够丰沛的前提下,经由诗人反复地、长期地实践而获得。但同时,诗感也具有一定的天赋性质。一个天赋极高的人,天生对诗歌就有超乎寻常的感悟能力,比如骆宾王七岁做《咏鹅》,主要就是天赋使然。但诗感的主体性质是经验的,因而,多数人可以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来获得诗感。
相对于词汇、阅读、思考和情感,诗感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令人难以捕捉。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说,也许会更容易理解:诗感是诗人之诗歌创作能力的总出口和总标签。比如,虽然杜甫被推到了和李白并肩的高度,但就诗感而言,李白要高出杜甫很大一截(当然,杜甫的诗感也是极强的,仅次于李白)。杜甫之优势在于集古诗之大成和悲悯苍生的大情怀,而李白则在诗感方面达到了随心所欲、出神入化的境界,他不仅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侠客行》等纵意浩达之作,也有《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春思》等抒情小调,既有不拘一格的杂言诗,也有格式工整的律诗,甚至还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开宗立派之作,且名篇金句数不胜数,孟浩然称李白为“谪仙人”,后人称李白为“诗仙”,一个“仙”字正是对李白之诗感极准确的定位。
诗感的获得有点像禅修,急不得,须带着一颗平常心,致虚极,守静笃,慢慢修炼,其中的秘诀就一个字:“磨”。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这个“磨”字的意思是“磨炼、打磨”,也就是说要想获得良好的诗感,必须在词汇、阅读、思考、情感等方面长期地、细细地打磨,当积累到足够的量时,自然会形成质变,如此螺旋式上升。古代的诗歌大家们毕生的诗作动辄成千上万,但真正的经典之作往往就那么几首,其他那么多并不算经典的作品所承担的正是“磨”的任务,正因为有成千上万次的打磨,才造就了那些传世经典。
我总结的“三量×二感”是优秀诗人的核心能力,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能力的提高上,要在“三量×二感”上下足了功夫,这才是一个诗人的成功之道。
与无尤:本名范彦芳,祖籍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当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中体诗开创者,在哲学、文学、家庭教育学、市场竞争学等领域皆有建树,被誉为“千年解老第一人”、“中体诗之父”。代表作:《与无尤对位译解道德经》《道德经与企业治理》《中体诗论与诗集》《爸爸的进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