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人都知道“千种玛瑙,万种玉”这么一句话,宽泛些讲,能叫“玉”的东西确实不少,传统中的岫玉、独山玉、蓝田玉、东陵玉,而今的黄龙玉、金丝玉、麻山玉,实在是数不胜数,但在这之中,拥有广泛群众基础,储量稀少,而又颇为名贵的,仅和田玉与翡翠这两种而已。而有意思的是,专业上我们要称和田玉为“软玉”,而称翡翠为“硬玉”。这两个名词在爱好者中传播后,不免引发了一场关于孰优孰劣的论战。下面参玉带你以旁观者的立场,对这两种玉石加以客观比较,寻找答案。
(一)物理性质上
多数玉友支持翡翠,原因很简单,谁叫人家硬度高呢?这么硬气的名字,听着就抗造。但实际上这两个名字仅来源于一百多年前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对此二者的区分测定。
普遍意义上讲,多数翡翠的摩氏硬度在6.5—7.5之间,而和田玉的摩氏硬度多在6—6.5之间。大家要注意,这两组数据都是区间值,这与它们本身都属于非均质集合体有关。不讲这么专业了,通俗些说吧!在实际的商品中,我们买到的和田玉与翡翠不一定像书本上讲的那样,一个软一个硬,这还要从个案中具体比较,才可以认定。
而且硬度高并不等于耐久性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两种硬度接近的玉石,其韧性高低更能确保它们伴随你的时日长久与否。这方面翡翠显然不可与饱经磨砺的和田籽玉同日而语。所以从耐久性上比较,和田籽玉先下一城。
(二)稀有性比较
作为爱好者,大家都知道最富盛名的翡翠产地在缅甸东北的帕敢矿区,但许多商家尚且不清楚,他们所售卖的翡翠不少是产自哈萨克斯坦、日本或南美洲。至于和田玉,除了我们熟知的南疆、青海、辽宁、韩国、俄罗斯、新西兰、加拿大以外,全球目前更是发现了一百多处产区。从总量上比较肯定是翡翠更稀少些,但如果从具有收藏价值的优质珠宝级玉石来比量的话,帝王绿、玻璃种、高冰种等名贵翡翠,与上等的和田籽玉到底哪个更为罕见,这参玉就不敢妄下结论了。所以这一局,我们谦让些,姑且算翡翠胜出吧!
(三)历史与文化积淀
在这一层面上比较,我们就是想照顾翡翠恐怕也无从下手了,尽管不少翡翠炒家挖空心思的找史料佐证,将翡翠戒指P到唐朝公主的棺椁中,强行将高冰翡翠塞到孟德公的嘴里。但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认同伴随我们数千年的“玉”,以和田玉为主。翡翠刚刚进入中华大地二百多年,在这区区两个世纪中,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又怎能与贯穿八千年华夏文明的和田玉相提并论呢?
(四)美感差异
要问和田玉与翡翠哪个更漂亮,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毫不迟疑的回答:翡翠。色彩艳丽,晶莹剔透,怎能叫人不一见倾心呢?但美并非如此肤浅,审美本身没有统一的标准,更多的取决于大众认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
而非要让此二者一较高下的话,我到认为翡翠像一名天生丽质的小姑娘,齿白唇红,丰乳肥臀,婀娜多姿,一眼望去就惊为天人。而和田玉更像一位饱经世事,曾经沧海的大叔,阅历丰富,涵养知性,耐人寻味。所以我认为此二者从美感上可说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作为爱好者,我们还是各花入各眼更为公允,本局平手。
(五)价值与长线升值空间
纵观近二十年的市场表现,翡翠的价格可谓是一路狂飙,直到前几年才稍有暗淡。而和田玉的商业热度明显要低于翡翠,而且它的兴起也较翡翠滞后。单就目前二者高端商品的成交价格而论,和田玉肯定不如翡翠惊艳,但依笔者多年冷眼旁观,由于过度炒作,翡翠价格基本已经站上了历史顶峰,很难再有大幅攀升的空间。而相对慢热却更令人长情的和田玉,其优质籽玉虽不会一夜暴涨,但在未来几年维持稳中有升还是有把握的。至于低端商品,无论是和田玉还是翡翠,现在都已处于下行通道。当然这也只是参玉的一面之词,大家且作笑谈,不足为据。
此上我们从多角度对和田玉与翡翠作了一个粗略的横向比较,至于谁胜谁负,其实并不重要,笔者也只是想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带大家去梳理这两种名贵玉石的收藏价值。希望我辈诸君不畏浮云遮望眼,对自己的收藏之路有个相对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