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首诗普遍认为是比较晦涩难懂,从意境和内涵上不容易解读清楚。即使这样,千百年来这首诗在喜欢诗歌的人心中所占的分量还是相当大的。有的人认为这首诗似懂非懂,恰恰是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这与当代的朦胧诗可以相媲美。这里需要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诗歌到底是文学还是艺术?人们常常把诗歌叫作诗歌艺术。这个称谓说明诗歌既是文学又是艺术。我倒认为应该从文学和艺术两个方面去理解诗歌,然后去分析李商隐的《锦瑟》就容易多了。起源于《诗经》和《楚辞》的诗歌首先是文学。文学的本质是人学。它的使命是记述。在文学性质方面,诗歌与小说和散文是一样的,都以记述为主。只不过诗歌是以诗的语言记述的。从这一点上看,外国诗歌就是用诗歌语言完成的记述文学。《神曲》、《浮士德》就是典范。中国古典诗歌在发展的过程中,艺术性越来越强了,这也使诗歌获得了艺术的功能。艺术是以形式为标志的。严整、规范、美是艺术的灵魂,这也被称为艺术美。在这一点上,艺术的形式要重于内容。可以有没有内容只有形式的诗歌吗?答案是:有。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就是这样一首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的诗歌。要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毫无新奇之处,只是提到了几件事实。这些事实在那个时代的诗人心里是常见的、耳熟能详的、司空见惯的。李商隐的高明之处就是把这些独立的事件整合到一起,创作出一首诗,形式严整美丽,语调顿挫合节。这首《锦瑟》是纯粹的艺术。解读人抛弃形式,而去追问内容,觉得晦涩难懂是自然的。如果这样还不好理解,那么我们去看看音乐就好理解了。音乐无疑是艺术。乐曲需要通过乐器演奏才能被观众所接受。欣赏音乐,普通人总是要问这首曲子表达的是什么,而演奏家常常会告诉你不要去问它要表达的内容,只要你欣赏时感觉美就可以了。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大家都专门为钢琴创作了大量的练习曲。这些曲子本身是没有内容的,但依然是传世的艺术。绘画也是艺术,更是形式的艺术。众多传世的绘画作品画面毫无内容,有的只有形式。色彩、光影是绘画的工具和语言,许多大师比如毕加索、梵高、莫奈等都创作了世所珍藏的只用绘画语言完成的艺术形式作品。当然这也是很好的例子。从诗歌作为艺术的角度看,李商隐无疑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开拓者。他开拓的是用纯形式去创作诗歌。只是我们的文艺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重视,以至于众多诗歌爱好者还从内容上去寻找李商隐的创作灵感。误入歧途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