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究竟是谁她与骊山老母啥关系透过神话故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女娲氏、伏羲氏在先秦史籍中被尊为中华民族各系的祖先,有人说他们是兄妹,有人说他们是夫妇。

他们创造万物,繁衍人民,被尊奉为神明。从神话传说中看到的历史,把他们看作我国许多民族的祖先,大概是没有问题的。

1、女娲的来源

最早记载女娲来源的,要算战国末期屈原的《楚辞·天问》,它说:

“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这两句话在汉唐以来注释家有多种解释。

王逸《章句》说:

“言伏羲始画八卦,修道德,万民登以为帝,谁开导而尊尚之也。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其体如此,谁所制匠而图之乎?”

柳宗元《天对》答云:

“娲躯虺号,占以类之。胡日化七十,工获诡之。”

他们的意思是说,女娲自古以来传说人头蛇身,一日可以变化七十次,这种身体,哪个工匠能创作?

屈原所作《天问》,乃是根据楚国王宫里墙壁上画着的上古时代的传说故事而写成的。

女娲人头蛇身,所谓一日七十变,不过是各种不同姿势而已。

洪兴祖补注:“娲,古华切。古天子,风姓也。

《山海经》云,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注云,女娲,古神女帝,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其肠化为此神。

《列子》曰,女娲氏蛇首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注云,人形貌,自有偶与禽兽相似者,亦如相书龟背鹄步,鸢肩鹰喙耳。”

女娲氏之蛇躯,意指身体像蛇一样柔软颀长。当今有些文学家、小说家在形容美女的苗条身姿时,也说其腰身像蛇一祥的柔软活波,有曲线美。

有谓女娲为神农氏炎帝之母,徐文靖《管硕记》云:

“按《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登系有娲氏女,世称女娲氏,人首蛇身,一日而七十化,谁为制匠而图其体乎…亦如世所谓文王虎肩,仲尼龟背,班超燕颔之类耳。以此求之,无足怪也。”

2、女娲与伏羲的关系

有关女娲、伏羲为兄妹者。

《通志·卷一·三皇纪》引《春秋世谱》谓:

“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

学者夏大霖《屈赋心印》云:

“女娲氏与太昊、伏羲氏同母生,而神灵佐太昊,正婚姻以重夫妇之别。太昊氏没,共工氏名康回但乱天常,女娲诛之,代包牺立极,是为女皇。生体貌丑,至云牛首蛇身,炼石补天,断鳌立极,皆诞说也。”

王邦采《天问笺略》谓“而女娲为伏羲女弟”。唐诗人卢间《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则以女娲和伏羲是夫妇关系。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引《路史》云:伏羲没,女弟?娲立。《三坟》又云,伏羲后也。长沙子弹库楚国帛书的记载证实了在战国楚人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确属夫妻关系。

南方少数民族称伏羲妹为kuel。

今广西都安、凌云、三江、象县等地瑶族也以上古洪水时,女娲、伏羲兄妹结为夫妇,并认为他们是伏羲、女娲氏的后裔。贵州侗族和湖南凤凰北乡、吉首乾城苗族也有这个传说。云南藏族中间流传着《女娲娘娘补天》故事,四川中江县流传着《伏羲兄妹制人烟》都说:大洪水后,伏羲女娲兄妹乘竹篮逃生,先是抟土造人,后来他们兄妹结成夫妇。

3、女娲族的迁徙传播

女娲神话是随着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由中原一带传入南方长江域及西南各地的。

一个途径是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陕西一带,经四川省西部向南传入四川、云南等地。这一流传方向,是通过远古游牧民族羌族祖先的迁徙来实现的。

一个途径是从黄河中下游一带经长江中下游地区向西南地区流传。这一流传方向,是通过战争,人口迁徙,民族融合来实现的。

女娲氏这一氏族,传袭多代,最少也有几百年,甚至千余年,他们主要的一支从西向东迁徙、再分出另一支南迁。

从蓝田东迁的一支,无疑第一站便是近地的潼关。那里有风陵渡的风后陵,即《水经注》的女娲氏陵。

戴延之《西征记》说是风姬,伏牺、女娲,风姓也,此当是女娲之墓。

风陵,《史记·秦本纪》及《魏世家》、《年表》、《战国策·燕策》都作封陵,《竹书纪年》作封谷。

《元和郡县志》载:风陵堆山在河东县南五十立里,与潼关相对。

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则风陵堆即风陵渡,在黄河北,永济县。今永济县南,当黄河由北向南流折而向东的弯曲处,亦即渭水注入黄河的地方,有地名风陵渡。则风后陵早已沉入黄河之中,原曾分属于南岸陕西潼关县。

随着女娲氏逐渐东迁,河南、山东等地在其传说的居留地都建立女娲庙。如《登封县志》载:三皇庙,在少室三宝寨上。郑康成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宋均以燧人氏、伏羲、女娲归三皇。

《开封府志》载:

汜水县南十五里,上有伏羲庙。其西曰白正岭,有女娲祠。

黄河中下游一带以“蛙”为图腾的氏族,把他们的首领崇拜为“娲”,并创造出许多有关女蜗的神话,这些神话传到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区,也迎合了这些地区的人们对女性崇拜的心理,便很快为人们所接受。

有人认为侗族至高元上的祖母神萨岁,是侗族化的女娲神。

因为萨岁的形象、立四极、炼五色石补天、除黑龙、立婚姻制等传说,几乎和女娲氏的传说一模一样。壮、水、布依也流传有女娲、伏羲的神话。

清代陆次云《铜溪纤志·蛮僚》记载,贵州、湖南的苗族祭祖时,“用巫设女娲、伏羲位”。

贝清桥《苗俗记》也说:

“苗妇有子,祀圣母;圣母者,女娲氏也。”

贵州、湖南苗族的圣母女娲,与云南哀牢山彝族祖灵葫芦里的龙女娲,视为苗祖相对应。

由广西迁往滇南屏边县的瑶族,他们把盘古、葫芦和伏羲兄妹相结合,供奉盘古王。传说,有雷公拔牙教伏羲兄妹栽种,长出一个葫芦有土仓大,兄妹避入其中得免于洪灾,然后结婚繁衍出汉、瑶各族。

4、女娲的地位之谜

又有说女娲,风姓,继承伏羲氏为女皇。且有人列她为三皇之一。

马其昶《屈赋微》:

“案《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承庖牺制度,一号女希,是女皇。女帝始于娲,故日登立为帝。承庖牺制度,是其所尚之道也。”

《世本·姓氏篇》也说:

“女氏,天皇封弟娲于汝水之阳,后为天子,因称女皇。”

《三皇本纪》说:

女娲亦名女希。《山海经·大荒西经》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七十变。”

王充《论衡·顺鼓》:

俗图画女娲之象为妇女人之形,又其号曰‘女’。(董)仲舒之意,殆谓女娲古妇女帝王者也。故祭女蜗求福佑也…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仲舒之祭女娲,殆见此传也。”

《吕氏春秋》高诱注、《风俗通》和郑康成注,把女娲氏列为三皇之一。其称女皇、女帝有根据的,符合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实际,以始祖母为族长、酋长和部落联盟首领。

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云:

“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或为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非未可细也。”

而唐代丘光庭《兼明书》谓:

“经典于女娲、燧人、祝融并未以皇帝称之。”

借否定女子女娲氏曾为皇为帝,来暗地否定唐朝女皇帝武则天的合法性。带有政治含意,但脱离了史实。

5、女娲与骊山老母的关系

《遁甲开山图》说:

“女娲氏殁,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骀蚀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

又注云:

…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这些数字只能形容其久远,构成一个伏牺氏氏族的继承系统。

伏羲、女娲氏起源于甘肃、陕西的黄土高原。

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说:

“女娲陵墓,在中原地这散布很广,西自陕西,东到山东,南到河南,北至山西,女娲陵、女娲阁、女娲墓、女娲庙,历历可数。”

在今西安市东四十里骊山北麓方圆百里之内,分布许多与女娲氏有关的地名。

《路史·后纪》:

“女娲氏灭共工而迁于中皇之原(今陕西平利县境内),所谓女娲山也。继兴于此。”

乾隆《临潼县志》:

“丽戎国古女娲氏,继兴于此。”

以骊戎的祖先为女娲氏,骊戎所居地便叫骊山。陕西潼关县、蓝田县和山西赵城县、山东济宁县都有女娲陵墓,标志着女娲氏部落历代的首领是由西向东迁徙的。

今骊山北麓有女娲氏谷,西麓有女娲氏庄(当地称娲氏庄)。宋敏求《长安志》引《后魏风土记》云:“西有尊卢氏冢,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之所。”

元代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引《三秦记》说:“骊山巅有三皇庙,不斋戒而往,即风雨迷道…又呼人祖庙。”

因女娲氏被华夏族视作人类祖先,祀的为人祖女娲氏。元以后讹为仁宗庙,今骊山最高峰有村名仁宗庙,临潼县仁宗乡以此得名。

《太平寰宇记》卷廿六蓝田县:

“有尊卢氏陵,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于此。”

《陕西通志》:

“三皇祠在蓝田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氏、女娲氏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故里。”

华胥氏为伏羲、女娲之母,今蓝田县华胥乡所在的华胥街,毕沅《关中胜迹图志》称为华胥渚,即华胥氏迁居之地。

《西安府志》谓华胥氏陵在蓝田县西北三十五里,伏羲氏母华胥氏所居。尊卢氏为华胥氏的后裔。

由于“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故称女娲为骊山老母。俪,即用二条同斑纹的鹿皮为聘礼娶妻,斑纹鹿皮叫丽。

骊山老母又称梨山老母,是关中人对女娲氏的尊称。现骊山西绣岭的老母殿,传为汉武帝时的女娲祠。殿上塑女娲氏,手持五色石。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均记载有老母殿。

宋敏求《长安》中一则神话说:

“唐李筌于此遇骊山老母,说《阴符经》。传教既毕,令筌取水。筌乃携瓢就泉汲水,已失老母,因泣名咽瓢泉。”又说因“骊戎来居此山,故以名”。

其实骊山因伏羲、女娲以骊皮为嫁娶的聘礼而得名。后来,夏禹封黄帝子孙于郦,后以为氏,见于《姓谱》。这一支后来形成姬姓骊戎。

《论语·泰伯》载,周武王十大功臣之一的丽山氏,即骊戎的女酋长。《竹书纪年》有“周成王三十年,离戎来宾”。

沈约注:“离戎,骊山之戎。”亦即《史记·秦本纪》的“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丽、郦、骊通用。

春秋后期,晋伐骊戎,俘骊姬归晋,晋献公夫人也是骊姬。晋迁骊戎于山两少水中游(今阳城一带)。

后来秦东取骊山之地,登丽邑。始皇三十年(公元前年),改为丽县,即今临潼县。

乾隆《临潼县志》说:“丽戎国,古女娲氏,继兴于此。”

骊戎之后为骊氏,亦作俪氏。见于《通志·氏族略》。

《古今姓氏书辩证》上平声五支:

“骊,出自姬姓之戎在骊山者,因山以为名,国以为氏,晋骊戎之国是。”

郡望出新蔡郡。而《路史》谓:

“仲衍孙戎胥轩之妻,郦山氏也,盖即骊侯。”

其子孙是为东夷族嬴姓,这一支南迁至河南南阳市北,西周后期被吕国所并,其后为郦姓。

黄帝之后姬姓郦国之裔有郦姓,如汉高祖右丞相、曲周侯郦商,高阳人:郦商兄郦食其,汉高祖广野君;北魏涿鹿人郦范,尚书右丞,子道元,河南尹,著《水经注》四十卷。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