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荷叶翩跹。盛夏时节的红星村,最耀眼的就是那一百亩连片的荷塘,一片粉红色的世界。周围,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游人穿梭;一户户小巧精致的农家小院,生机勃勃。朱红色的栅栏、砖木结构的民居、天上的蓝天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池塘里,自然构成一幅幅田园风光画。
红星村瑶族居民占90%,人口和面积在蓝田乡居中,辖7个居民小组,主要有刘、谭、杨、林四大姓氏,其中刘姓人口最多,有多人,占了一半以上,集中居住在大份、张江、马池塘三个村民小组。大片村民小组还安置了新丰江的移民,他们不是瑶族,大约多人。
红星村曾改名为大份村,年,经村民讨论决定,用回村子原名“红星村”,大份村则成为红星村下面的一个村民小组,一直延续到现在。
悠悠蓝田河,滋养红星村。
文化源脉
七刘苗裔围屋焕彩
刘氏是蓝田七大姓氏之一。在《刘氏家谱》中曾有开宗明义诗句“有根开七树无穷,世世荣昌仰太宗”。诗中的“开七”是指由闽入粤的刘氏祖先刘开七,他在广东开枝散叶,后代人丁兴旺,支派益繁。开七公墓位于兴宁岗背榕树村,那里建有刘氏总祠。
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生于南宋嘉定年间,27岁中进士,官授江西瑞金知县,后升至奉议郎,正四品。因刘开七葬于广东兴宁,刘广传的许多后人都在兴宁北开基立业。刘广传生有14个儿子,分十四大房,人称“一脉宏开十四房”。其中在蓝田红星开基的是第七房后代。
据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刘汉光介绍,为提高凝聚力,现在每隔两年,村里刘氏族人都要选出代表,由长者携带去兴宁祭祖,拜祭刘氏的开基祖和发源之地。
大份村的刘氏祠堂占地面积约多平方米。祠堂门口贴着一副对联:大份村中添福禄,三围老少尽平安。横批:汉室流芳。从对联中就可以看出,红星村刘氏共分三围,源出一脉。当下,祠堂的墙壁有些脱落、坍塌,门窗也有些腐朽,但依然隐约可见梁架、墙楣上精美的木雕,以及凤形鸟图案和卷草龙壁画。祠堂在前几年经过简单修缮,仍然保持原来结构,在正厅上方写着“奕世流芳”几个大字。刘氏每年在正月初一祭祖,由村里男丁携带鸡、桔子、白酒等食品一起到祠堂拜祭,在九月初九重阳节也会前往拜祭。
刘氏围屋是以刘氏宗祠为中心,左右各置四横房屋,整座建筑规模宏大,气派恢宏。刘汉光为大份刘氏的后代,他介绍说,围屋里人口最多时居住了多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房屋老化、人口猛增,房间不够居住,刘氏子孙陆续从围屋里搬出来,分开另居。刘汉光就是在这座围屋里出生长大,直到年才搬出围屋。
年,刘氏围屋在“三清三拆”中逐渐拆除,祠堂前的塘清淤后,水清鱼跃。在新农村建设中,大份小组进行重新规划,引进企业,采取村企合作模式,在刘氏老围屋的地基上打造民宿精品酒店,届时传承了百年的老屋将呈现出新时代的崭新面貌。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红星村的两棵古榕树,一棵位于红星村的中心张江村民小组,一棵在大份村民小组,据说两棵树都是刘氏祖先于清咸丰年间种植,树龄有多年。
古树是古村的象征,也是村民的精神寄托。古树树根深植大地,枝叶参天向上,不畏风雨,象征着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意志,也勉励着村民。
张江村的古榕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要4个人才能合围抱住,成为村民崇拜的“大王公”,每逢传统节日和喜事,每家每户都到这里烧香许愿,先拜祠堂,再拜古树,祈福长寿健康。
为了保护古树,村委以古树为中心建了一个古树公园,把古树保护起来,许多村民带着孩子到树下乘凉、戏耍,古树成为红星村的一大风景点。
乡村振兴
从“生力军”到“领头羊”
红星村红星村紧邻G国道,离武深高速蓝田出口约2公里,到龙门县城约半个小时车程。村民人均水田八分,过去一直以种植水稻、花生等作物为主,种类十分单一,收入微薄。虽然交通便利,但是多年来,红星村经济发展缓慢。年红星被评为省级贫困村。
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深入,红星村委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解决矛盾,真正实现振兴。这个时候红星村委想起了在外创业的青年,他们很多在外跑运输,人缘广阔,生意兴隆,积累的有资本和人脉,也有见识。
当时红星村很多土地山林撂荒,刚好那几年正好年桔销售兴旺,于是红星村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有限的资源,服务乡贤,鼓励他们回乡创业种植果树,这样既能把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又能帮助村民致富,一举两得。
在红星村委的感召下,村子的外出青年纷纷回到村里,他们流转土地,种植年桔,聘请村民施肥、打药、剪枝、摘果等,给村民支付土地租金和工资,逐渐成为回村创业的“生力军”。但是创业的道路是坎坷的,年桔种下后,开始挂果,有了丰收的希望,本以为来年会产生更大效益,结果因为黄龙病,柑橘树全部枯死,几年下来,很多人都亏了钱。
虽然种植没有赚到钱,但村民们却看到了返乡创业青年的魄力和能力。他们也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在长期的磨合和探索中,那些曾经的“生力军”逐渐成长为“领头羊”,年,红星村选举产生了以返乡创业的青年为核心的班子成员,为村子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当时的红星村村集体不但没钱,还负债2万多元,很多时候靠借钱度日。村里年轻人不多,大多是老幼和孤寡病弱在家留守,显得十分沉寂。为此,新组成的红星村委班子,四处奔走,利用各自的条件,拉项目,聚人才,推动村子的发展。
年初,红星村开始发展产业经济,种植荷花、向日葵和茶叶,生产中药材莲子等,打造了百亩荷塘,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吸引旅游客人,带动村民增收,实现从农业村到旅游村改革,成为远近令人羡慕的文旅村。
如今,红星村完成了华丽的转身,这里不仅有世界级的花卉企业,还有荷塘月色田园牧歌,文旅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村子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政策落实等方面,都成为蓝田乡的排头兵。
百亩荷塘
红莲映红日花开正当时
从龙门县出发,沿着G国道,过了蓝田瑶族乡政府,很快就进入红星村,在村子的路口有百亩荷塘,十分美丽。每年六月中旬开始,荷花陆续绽放,到7月份进入盛花期,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
荷花绽放,千姿百态。
进入荷塘,一眼看去,是一片绿色的波浪,荷塘中间修有弯弯的栈道,供游人走入荷塘中间,近距离观赏荷花。道路两旁,种植有金黄色的太阳菊和凌霄花,沿着路边向前方延伸,像系在绿色荷塘上的金腰带。五颜六色的风车,挂满了遮阳棚,迎风旋转,增添荷塘魅力。
站在荷塘的木质栈道上,碧波荡漾,一朵朵荷花竞相绽放,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又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远处山峦起伏,近处荷池连片争奇斗艳。一支支荷花,犹如婀娜多姿的凌波仙子,在水中轻摇慢舞,飘来阵阵清香。置身其中,远离了城市的喧闹与炽热,可以尽情地陶醉在清凉中。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长满杂草的土地。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妇孺老幼,没劳力耕种,田也就荒废了。村委会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发展荷塘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专门成立了合作社。
年初,红星村以村集体名义租用村民田地,选定大份村作为试点,投资多万元,建设莲藕基地,村支两委成员每天轮流守在基地建设现场,督促进度、监督安全,很快种下了从江西引进的红莲藕种。在大家的精心管护下,荷塘里很快冒出一片片绿叶。
荷塘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份村39户村民的收入,村集体把他们的土地租过来,首先就是要保证村民的收入。第一层收入为土地租金,第二层安排村民就业。荷塘平时需要人工除草、施肥等,荷花盛开的季节需要有人劝导和引导游客安全游览,到了年底时需要更多人采摘莲藕,这些都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近务工增收的机会。
一位妇女告诉我们,以前因为年纪大了只能在家带小孩,不能出去打工,没有经济收入,自从村委租了她家的田,她家每月不但有了固定收入,还有了新的收入,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兼顾家里,家里经济状况立马有所改变。村里有游客了,妇女们又卖起了花生、糖水、豆腐花等土特产品等,增加了额外收入。
荷花绽放季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百亩荷塘自年正式开园以来,当年的营业收入达10万元。年受疫情影响,效益虽没有增长,但影响却在不断扩大,在媒体和摄影协会宣传下声名远播,游客有龙门周边的,也有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赏荷、拍荷、避暑,不亦乐乎。刘汉光介绍说,今年荷塘长势良好,荷花会开得更加茂盛,游客会更加踊跃,村里已经增加许多停车位。
村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往年门票是每人10元,年售票进行了改革,实行打包销售,每张门票30元,附带赠送一斤莲子,莲子零售是每斤20元,以游促销,为村民增收。
要想把游客留下来,待久一点,多消费一些,仅靠赏荷花、尝小吃这些还是不够的。为此,合作社扩大了园区项目,买来充气泳池等设备,在基地旁边增开了游泳池、亲子“水上乐园”、烧烤场等娱乐项目。下一步他们计划开办民宿,根据不同季节栽种不同的花,比如在莲藕采摘完之后,马上种植油菜花,让这里成为一个“美景不打烊”的田园观光拍照打卡点,让游客来了有吃、有住、有玩。目前,已在靠近山林的坡地上种植20亩向日葵、30亩茶叶等。同时开办了农家乐,实现农旅文旅结合,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
眼下,红星村大力发展荷花种植业,已经形成了集赏荷、采莲、农家乐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了乡村旅游,实现以产业“造血”带动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还招来一只企业投资的“金凤凰”,让村民真正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
乡村名片
红星村
红星村地处蓝田瑶族乡中心偏北,靠近蓝田瑶族乡政府,与小洞村、蓝田村、社前村、新星村、到流村、上东村、蓝田社区相邻。国道G穿村而过,十分繁华。
红星村有耕地亩,其中水田亩,山林00亩。辖大份、张江、马池塘、大片、新围、严围、新村7个村民小组,共户、人,以刘姓居多。
红星村产业十分兴旺,瑶族风情园、百亩荷塘、长荣花卉科技园等都在这里。兰香、荷香和瑶族风情,装点红星,格外美丽。
来源:今日惠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