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画的意象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m-mip.39.net/fk/mipso_5951583.html

我们在学习诗词的时候,会接触到意象的概念,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一轮明月,一条柳枝,一抹青山,一阵松风等等,这些客观的事物经过一代又一代创作者的化用,逐渐成为寄托某种情思的象征符号,当旁观者接触到这类符号就会与作者产生某种共鸣。这种现象广泛的存在诸如文学、美术、戏曲等传统文化中。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日:‘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

以上两段话,都说明诗和画在情感表达上是相通的,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许多诗意图,原因即在于此。

回到山水画领域,由于受到客观材料的限制,其意象表达和诗歌有所不同,笔者总结了几类常见的山水画意象,简要介绍如下。

四时/四景(春夏秋冬):描绘四季的风光,表达一种闲雅恬淡的生活态度,如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

十二景:表现一年十二个月的人事风光,也有一定的程式可循,如冬月必赏梅,七月必乞巧,八月必赏月等等,如《十二月令轴》等;

明月:表达诸如怀远、追思、团圆、孤介、闲适的心绪,如赵令穰的《舟月图》,马远的《对月图》,《月下把杯图》,夏圭的《松溪泛月图》等;

听松/听瀑/观瀑/观云/看山:这一类意象大都表现隐逸的主题,是高士隐者的一种行为方式,如马麟的《静听松风图》,唐寅的《空山观瀑图》,周臣的《携琴看山图》等;

待渡:表达种怀归,远游,惜别之情,如各种《秋江待渡图》等;

赵令穰舟月图

行旅:表达旅途生活的艰辛,如各种《盘车图》、《行旅图》等;

渔隐/读书/耕作:表现作画者一种向往的生活方式,或者隐居情愫,如《秋窗读易图》,《渔父图》等;

琴会:表现一种孤高耿介的隐居生活或寻觅知音的闲适心情,如朱德润的《松涧橫琴图》,文徵明的《携琴访友图》等;

昼眠:表达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或不与俗同流的品格;

文会/宴饮:这一类意象往往作为山水画中配景出现,是古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表达交游之乐,如《西园雅集图》,《曲水流觞图》等;

桃源:表现隐居生活,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各种《桃源图》,《桃源仙境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作画时,这些意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运用的。

由于时间仓促,笔者暂时整理了这些内容,欢迎大家增补点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