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狗”,是中秋团圆节舞蹈,也是一种奇特的民族风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这天,是瑶族的“团圆节”,要举行传统“打歌堂”活动。
“打歌堂”有祭祖——祭拜峒主公以及“舞火狗”、男女对歌等部分组成。“舞火狗”是这一活动的主体。
“舞火狗”既纪念“再生之母”,又是少女“成年礼”。相传这舞蹈祭祀至少已有三百年历史,成为广东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舞火狗的服饰道具主要有线香、竹笠、黄姜叶、山藤。黄姜叶,是一种野生在山溪边的植物。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明月当空。未婚瑶族姑娘饭后集中在公屋,包黑布头巾、戴斗笠,穿蓝布镶花边大襟上衣和中式裤,由两位年长“有福分”和“好命”的妇女给她们手臂、腰部用山藤绑上采集来的黄姜叶,缀成裙子状,叶间插香,赤脚扮演“火狗”。
据当地的瑶族老人说,古时候瑶族祖先没有布衣服,只得用黄姜叶遮身。用黄姜叶表演就是为了纪念先人生活的艰辛。
由此可见,“舞火狗”是渊源甚古的祭祖舞蹈,并有图滕崇拜的历史投影,其社会内涵与祈求本氏族的子孙昌盛有密切的关系。在全国的少数民族当中,保留这种原始风味的服饰也是绝无仅有的。
然后,戴上四方插着香火的竹帽,双手也各持三支香。插在树叶衣裙上的“香火”不必由姑娘自己去购买,而是到本村本寨去募捐凑集,各家也于八月十五之前早做准备,乐意捐赠。
扮演“火狗”的姑娘人数不定。
由于祖先崇拜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所以一开始祭拜先祖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主持,由长者在祠堂供奉先祖后,姑娘们由高到矮排列成对,先在祠堂奉上狗粮袋,点燃香火,叩拜峒主。
村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开始向少女们传授成年后有意义的一课,教育她们成年之后要有仁慈母爱、尊老爱幼、贤能俭朴的好品德。
个别村寨的火狗队除了要叩拜本姓氏的族祖外,过去还要到上建峒最大的峒主公庙去迎请最老最尊的峒主爷“谭仙公”,俗称“接亚公”。
曾在蓝田白石山水口处,即现今蓝田中学建有“峒主爷”庙。庙宇有三间,进门楼有天井,天井后为正厅,正厅后壁置“谭仙公”神象,左右分列护佐“山同主爷”的文武神位,两旁厢房内,供有佛神、禾花仙女、菊花小娘、牛皇爷等36个神位。
供奉的“谭仙公”是一尊男性石刻座像,其形象为宽额大耳、唇下生须,身穿右衽大衫、腿系绑带,其体态造型跟清以前的官宦人物的塑像相仿。这些祠堂里的峒主和本姓氏的族祖均为男性。
但是现在的“接亚公”只作象征性的迎请,即不抬神牌,只贴张红纸,写上“谭仙公”神位,供奉于祠堂拜祭,以祈求生产风调雨顺,生育上得有子和峒内安宁。
火狗队拜祭完本姓氏的族祖和峒主后,即由领头的姑娘率领,从祠堂再到村里地塘,围着地塘舞拜几圈,招来群众。
这期间,少女们双手持香于提襟位,虎口朝外,便步走,双手不摆动;叩拜时,做准备,站正步,虎口向上成“山膀”状,稍抬头看前上方,然后双手向前靠拢,弓腰中速叩拜一下,然后上身直起的同时,又回到准备状态。
就这样,少女们边舞蹈边反复清唱着旋律古老、悠扬的歌谣:“火狗仔,仲唔来?火狗公,仲唔来?来罗,来罗,冇梳头哩,冇洗脸哩……”队伍似“火狗”连成一串,又似一条长“火龙”,娓娓游动。
地塘舞拜后,少女们重复地唱着,穿道过巷到村里每户人家的厨房进行灶台舞拜,祈求火种长存。
再接着到各户的菜园舞拜,“火狗仔,火狗公,来做咩?来捉虫,捉红虫,捉白虫,我园种菜满冬冬。”祈愿蔬果繁茂,三餐无忧。
各村的火狗队汇集在一起,似一条长龙蜿蜒游舞到村外河边,活动开始达到高潮。从大门到祭台前祭拜祖先,感谢先人的恩德,祈求风调雨顺。
最后,火狗队游舞到村外河边,少女们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再用河水灌洗手脚,象征沐浴全身,祛除邪气,并相互泼水嬉戏。
在整个舞火狗活动中的男青年一直在旁燃放鞭炮,为姑娘的舞蹈相呼应。“舞火狗”活动之后,男女青年在河边隔河相望,对歌谈爱,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两岸歌声此起彼伏,一来一往,在这月洁风清之夜,通宵对歌欢娱,直到天亮,非常的热闹。
扮演“火狗”的一定是未婚少女,因为她们是繁衍后代的主体,寓意他们婚后像先辈炯主的“再生之母”那样爱护后代。
“舞火狗”的表演既有庄重严肃,虔诚稳重的特点,也有热闹壮观的场面。虽然动作简单古朴,但它却具有蓝田瑶族纯朴浓郁的民族风格。这些祭祀性舞蹈都形象地反映了瑶族人民期望自己的祖先保佑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种族繁衍壮大的意愿和目的。
近年来,舞火狗这种特殊的民间艺术到了濒危的边缘,只有个别村寨还保留有舞火狗活动,主要原因是现在年轻人对祖先祟拜的观念开始淡漠,并开始放弃旧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运营/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