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张亚林先生创作并授权发布。
年8月4日下午5:30,我与雷力、周强自三原城隍庙、正谊书院考察完毕到达华阴市。吃过晚饭,到达西岳庙广场,高温已在傍晚凉风中退去,站在广场中央石阶上瞻揽了气势恢宏的西岳庙全景。其金碧辉煌的屋顶,盘龙样的千年古柏,高大的宫墙,雕刻精美的砖木翘檐,一派皇家气象,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西岳庙第二天清早,吃过早饭,雷力便带我来到岳庙中学家属院,见到早已联系好的贺宜芳老师。交谈中得知贺老师老家蓝田人,贺老师是教政治的,也是当地文史研究学者,平日所撰文章多见报端,尤其所撰“太华山史王弘撰事迹考”为学人称赞。其曾祖父还是牛兆濂的学生。因此自小便受祖父,父亲影响,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八十年代考入省城一所大学,其刻苦力学,令人侧目也。
贺老师谈到王弘撰,讲到王弘撰28岁离开南京,回归故里,就住在不远处的庙前村(原村名叫“潛邨”也叫“潛邨堡”)。她曾多次前往该村考察过,还有云台观、朱子祠等处遗迹考察,才撰写了《华阴名士王弘撰》一文。贺老师告诉我们庙前村有位姓潘的老师研究王弘撰,曾经有过接触,他了解的情况会更多一些。贺老师便通过朋友联系到了潘老师。
庙前村据其兄潘华斌先生讲,康熙丙午()年,开始修建城堡,会同村中党、李、陈、潘、石、蔺多家大族共同商议,精心规划,为全村百姓建造一个即可防御,又能生活的城堡,确保乡亲们安居乐业。而这个大工程的倡议者,便是一代鸿儒王弘撰。此次修建城堡是因为关中大地震之后,一片废墟,百废待兴,死伤百姓不计其数,人们在伤痛之中恢复家园,继续艰难的生活。此时的大儒王弘撰,回归故里,家徒四壁,和乡亲们一同共建家园,耕读为业。
此次修建城堡是在原址上加宽加厚,规划的城门分南门,北门,东门。南门和北门为正门,均按两层建筑。底层为大型石条做石阶,门扇用三寸厚的松柏木做成,周围用铁条紧扣,内侧两边城墙留小洞,以做看守城门之用。南门大城洞宽约七、八尺,能通轱辘车用。北门大城洞宽约六、七尺。东门稍小,砌筑为一层。整个城堡有城池,城墙,瞭望台,而且早晚规定时间开关城门。这样即确保了乡亲们的安全,又保护了大家的财产。
几个月后一座新的城堡拔地而起,老百姓的心里终于在从伤痛之后有了一份喜悦。王弘撰分别为两座城楼题写了匾额,南门题“挹晖”二字,上款为:康熙丙午春,下款为:山史王弘撰书。北门匾额题“潛邨”二字,上款为:康熙丙午春,下款为:山史王弘撰书。此两块匾均为青石镌刻,是王弘撰书法中不多见的楷书字体。碑身高约35厘米,宽约75厘米,厚约10厘米。
据潘老师讲:“潛邨”的城堡在华夏大地上屹立了多年之久,经历见证了历史更迭,哺育了潛邨多少代子子孙孙生生不息,艰苦卓绝。可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还是难逃一劫,在一群红卫兵的打杂抢声中消失。
潘老师叹气声中,略有兴致的讲到:难能可贵的是王弘撰后人千方百计保存下来了其中“挹晖”二字的石匾额。为全村的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个永久的念想。
我们听完三位潘老师对潛邨前世今生的讲述。三弟潘建斌先生拿出潘氏兄弟为其祖父、父亲出版的“酵楔堂文集”。潘老师说这是我们兄弟把祖父、父亲留下的文稿整理结集,意为传承家风家训。把祖辈们艰苦朴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传至后代,希望子孙借鉴传承。我们拿着这本书,感觉手里沉甸甸的,这就是中国家庭的文化传承和家风传承。随后我们和三位潘老师在二弟潘建斌先生家门口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历史时刻。三位潘氏兄弟礼貌的一直送我们到巷子口,频频招手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其优良家风,必将源远流长。
与潘氏兄弟及贺宜芳老师合影我们走出村口,几颗大槐树下有2个直径3米的老碾盘,还有许多石条,仔细辨认石条上刻有文字,就是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辨认了。我拍了几张照片,以做资料。我想这些石条及碾盘寂寞的躺在村口,时刻诉说着这个古老村堡的故事,后世子孙也一定会把这里的故事,以及大儒王弘撰先生一起告诉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我和贺宜芳老师,雷力,周强都拿出了手机将这个村子拍照留念。
村口的老碾盘石柱最后贺宜芳老师带我们去市区瞻仰了王弘撰雕像,此雕像为铜筑王弘撰立像,手持书卷,神态自若,一派儒士风范。像高约1米7左右,身旁铸有一太湖石,竖立身旁。贺老师谈到,几年前就是这座雕像引起了她的注意,才开始研究王弘撰。华阴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名士大儒,不能使先生的大名淹没于历史,一定要搜集资料考察研究,将王弘撰故事学问传之后世。
王弘撰立像下午3:00雷力带我和周强参观了西岳庙。雄伟壮观的殿宇红墙,雕龙画柱的石牌坊,还有高大的历代御题古碑。每一座房,每一块碑都在诉说着这里的故事。最壮观的还属最后的“万寿阁”,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以石阶而上,分三层而建,两边连接整个岳庙城墙。站在“万寿阁”最高处,瞭望整座西岳庙,尽收眼底,其规模可谓壮哉、大哉!
万寿阁西岳庙俯瞰图在大殿旁边有一片古碑,又称“小碑林”。在烈日下顾不得去擦拭如雨的汗水,一一读看碑上的文字,一回身发现了“王弘撰书丹”的一块大碑。此碑高约2米左右,宽50厘米,厚15厘米,单面刻字,行草书。就是年代久远,无法辨认其碑名。最后只能拍照保存,以待日后再考证。
岳庙小碑林这就是我们华阴之行的全部考察过程。此次考察使我对王弘撰故事遗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晚年回归故里,建设村堡、筑“独鹤亭”、读书会友,直至去世。先生的儒者之风、学行品德、绝世才华、丰硕著作为家乡和华夏大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王弘撰画像王弘撰(-),又叫宏撰,字文修、一字无异,号太华山史,晚号山翁,又称丽农老人、天山丈人。陕西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二年壬戌()年八月十六日,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壬戌()春,享年八十一岁。他一生博学多才,天资聪颖,喜好交游,有“博物君子”之誉。在陕西与“关中三李”(李颙、李柏、李因笃)齐名,当时学界称“四夫子”。王弘撰的主要著作主要有:《周易筮述》八卷,《周易图说述》四卷,《正学隅见述》一卷,《山志》十二卷,《砥斋集》十二卷,《北行日札》一卷,《西归日札》一卷和《待庵日札》一卷,今俱传于世。
听雪轩藏王弘撰砥斋提拔古籍王弘撰的祖父就以读书传家,奉学笃行,名播乡里。其父名之良(字虞卿,又字邻华),早年就游学于温恭毅、冯恭定(即明关中大儒冯从吾的门生)。其为学“宗考亭”;不事表露,为德于乡,人无间言。明熹宗天启五年(年)登乙丑进士,官至虔州南赣巡抚,明朝南京兵部左侍郎。
王弘撰兄弟六人,其长兄宏学,天资纯粹,笃学践履。曾随父游学于冯从吾之门,故通濂、洛、关、闽诸学,信守二程。自李自成攻陷长安,遂隐居不仕,博览经史,累年不懈著有《孔时图》、《达天说》、《九章》、《石渠图文集》;次兄宏期,生平不详。三兄宏嘉,品正学粹,工诗著文、兼善书画,山居读书,终身不出,人称“云隐先生”。著有《信古斋文集》、《太华存稿》;四兄宏赐,号酒臣,喜集古籍善本,对举业却不为动,也有为国建功之志,遭甲申之变,遂废。宏(弘)撰排行第五,曾过继给叔父;六弟宏辉,号允塞。宏撰字少与宏学,宏嘉互为师友。其中与宏嘉感情最深,并受其影响也最大,尤其在学业及诗、书、画方面。王弘撰娶杨氏,生二子二女。长子宜辅,曾任海州同知。次子宜辑,年补博士弟子员,曾任新城县令。
王弘撰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尤其在金石书画方面成就非常突出,这也为他后来来的社会广泛交游,名扬海内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当时他的书法艺术就名播艺林了。当然这与他和学林士子的交往是分不开的,尤其与顾亭林、关中三李(李颙、李柏、李因笃)等儒士的往来。当时关中碑志非李则宏撰,而宏撰之书法故尤多于三李。此外,他在理学、易学、史学、诗歌、古文创作等方面也有较多的造诣,梁启超先生赞他“浩经学,熟于掌故”,当时即有“博物君子”之称,顾炎武对王弘撰学术、才识、治学态度、做人原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为“关中声气之领袖”。
宏撰之父王之良因曾随关中大儒冯从吾学,具有关学学人之精神特征。为官清正廉明,好学笃行,对宏撰影响深远。十三岁的他随父京居,开始便研读《左传》、《国语》、《史记》、《汉书》,口念心记,手抄笔录,刻苦勤奋。十七岁又随父亲赴虔州任,除了学习诗文,这时父亲又特意请邻华公授以《左氏春秋》外,还复请临川周师教读,这为他以后研究金石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弘撰邸斋集称:
予幼侍先大人京师,少知读书。大人以汉文三百篇授予,予受而读之,无间寒暑,三年成诵,不失一字。
由此可知,他青少年时期随侍父亲左右,京师三年,南赣五年多,在父亲的直接影响与教诲下读书异常勤奋。在他二十一岁时,曾打算作“法戒録”一部,借鉴宋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方法,期望达到“不言尧舜而求尧舜之实的目的。他认为只要统治者按此法行事即可达到天下大治,表明他远大的政治抱负与报国热情。
崇祯十六年(),其父自南赣擢南京兵部侍郎,殁于途中,自此他返回故里陕西华阴。十月,李自成率部转战关中,明王朝的政权摇摇欲坠,由于时局的混乱,加之李自成所带兵卒向缙绅富户拷索金帛,王弘撰挺身而出,入营与农民军谈判,才免遭族人遇害。很快明王室政权被推翻,他与族人亲戚带着母亲逃难于“穹崖邃谷之中,以延旦夕”,如此生活达七八年之久。当然,他贵公子式的生活一去不复,他和族人陷入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之中。
西岳华山在此期间24岁的他结识了李因笃(-),他对李因笃的人品、学识极为推崇,称其:
著述日富,叩其所著,如海涵地负。而敦尚义气,鉴拔人伦,有倜傥非常之概。
自此,两人建立了一生的深厚友谊。及明宗室“青门七子”中的朱子斗,王弘撰与朱子斗相交甚密,此时朱子斗也是落难王孙,其情形甚至不如寻常百姓,宏撰不避嫌疑,与其谈天说地,共话家仇国恨,情投意合,表现出他对明室的眷恋和不二情操。
清顺治七年(年),这是王弘撰结束了漂泊不定的离乱生活,开始游历于吴、越之间。他广泛结交东南士人遗民,不问时事,诗酒唱酬,过着放浪形骸的名士生活,直到清康熙九年(年)为止。
据山志初集卷元:
纪游條记,憶辛卯春,予始游吴门,所与交者陆履长,姚文初,王耑初,周子佩,子杰、顾云美、朱彦兼、沈古乘、叶圣野、胡雪公、邹鹤引诸君。时姜如须、张草臣皆病甚,亦为予强起。同寓虎丘者,则吴梅村、陈阶六,韩圣秋也。
尤其是,江南士人名流对其格外看重,使其声名远播。这时宏撰刚年过三十,他形式上诗洒唱酬,游历江南,实际是借此以排泄亡国之愁。
后来,时局基本安定,王弘撰又回到日思夜想的关中、自己的家乡华阴,友人送其仙鹤一双。王弘撰筑小亭以居之,名曰“独鹤亭”,此处成了文人雅士遗民聚会的场所,与其交往名士如:王士祯、李因笃、李楷、汪琬等常聚于此。他们之间煮酒赋诗为文作画,相互唱酬答贺,一时名噪关中,影响颇大。
在这些年中,王弘撰的书画艺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他成为书画名家奠定了基础。好友王士祯作:
为王山史独鹤亭”曰:园林华山下,水石远人间,独鹤来江海,萧然相对闲。博台残雪散,仙掌片云还。骑向三峰顶,遥遥不可攀。
清世祖顺治七年(年),王弘撰第一次游历江南时结交了许多江南名士,除了上节提到的江南名流。另外还有一人,那便是和他有共同爱好、志趣相投的明遗民、大藏书家、诗人钱谦益(-),字爱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常熟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学者称虞山先生。他们两人才华卓著,且都有着亡国之恨,一见如故,相交颇深。
清圣祖康熙二年(),王弘撰第二次游历江南时,与江南画家“金陵八家”相交往。他在《西归日札》中记载云:
金陵之以善画名者众矣,而周栎园司农独标举八人,曰八大家。张损之、谢仲美、樊浴沂、吴远度、樊会公、高蔚生、胡石公、周方鲁也。其时,有叶荣木,盛白含、施雨咸、盛林玉辈八人者不能过之,乃不兴焉。癸卯予至金陵,八人者日相往来,皆为予作《独鹤亭图》。位置瑄皴,极山云林泉之胜。八人者固未见亭亦写其意而已。
可见,这次江南之游,主要结交丹青名流,这也为他以后金石古书画收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康熙九年(),王弘撰三游江南,此年,始读周濂溪书,并为付刻。冬与范坚(北明)同游焦山。康熙十八年(),王弘撰特地为顾炎武在华阴构建新居,并邀请他长期居住。从此,二人朝夕相处一年之久,在此期间,二人曾一道筹建华阴县朱子学堂,他们为明朝遗民,二人又曾一道北游边塞,哭吊于昌平的明十三陵。哭祭故主崇祯皇帝陵,曰:
念十七载附载之思,心惭书剑,尽三千里草茅之悃,泪洒河山。
康熙十九年()岁末,王弘撰四游江南,此次游历也是他最后一次游历。同时也是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十七年之久。他足迹遍布扬州、嘉兴等地,先后拜访了嘉兴故友朱子葆、曹溶等人,在扬州访会了叶封、冒襄、童昌龄等人。也就是在这次游历江南时,挚友顾炎武去世,王弘撰痛不欲生。作《哭顾亭林诗六首》,并多次到顾炎武墓前悼念,真切地表达了对老友的怀念之情。
诗曰:
其一:卷迹嚣尘表,弢光野水滨。无求追大隐,不器是先民,气以艰难壮,怀因诵读新,重逢面黧黑,垂老惜征尘。
其二:晚计同棲隐,春风忽棄捐。空留安石屐。竞罷祖生鞭。间字亭犹在。衔杯榻遽悬。乾坤浑间寂,吾泪日潸然。
其三:与君长别九年矣,白马重来千里余。独拜荒丘凄宿草,更挥老泪问遗书。
王弘撰和顾炎武相交密切,终生不渝,二人才华卓著,享誉学林,故对其赞曰:“好学不倦,笃与朋友。吾不如王弘撰”的称誉。又曰:“关中声气之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