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秦岭千年古道与蓝关古道相邻,曾被誉

喜欢古道,也许因为它代表着时间,代表着逝去和孤寂。

我很迷恋秦岭,尤其迷恋秦岭古道,虽然因为胆小不敢深入深山的原因,至今还没有全程走通过一条,但我从没放弃过接近它们。

曾经尝试去走有名的“子午古道”。那时的我还是户外小白,从没走过秦岭。一个人进山,远远地跟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口气走了8公里,一直走到子午峪尖山脚下的小土地梁。

子午古道

徒步去寻找过传说中的“兴安古道”,从岱峪口的“百神洞村”到辋峪内的“渗金庙村”,步行5公里,中间翻越了一座叫“邓家岭”的山岭。可惜并没有找到古道的遗痕。

兴安古道

寻找过岱峪内的“雀谷道”,这条道很冷门,在网上能搜到最详细的资料也许就是我写的游记。当时我到了岱峪最深处的“老人沟”,从这里翻越紫云山,就能到东采峪的红门寺,再翻秦岭大梁就能到陕南柞水。

雀谷道

这次,我又结识了一条新的古道,它始凿于西汉,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曾被誉为古都长安的“东南门户”,如今却渐渐被人遗忘。

它,就是西安市蓝田县汤峪里的“石门古道”。

//石门古道,起自西汉

汤峪南起秦岭主脊,北至汤峪镇塘子街村,峪长20.84公里。古称“石门谷”,山外曾有“石门镇”,山口曾有“石门关”,汤峪沿线的山都称“石门山”。

汤峪

“石门古道”便是古时穿越汤峪,从关中翻越秦岭通往陕南柞水的一条通道。其起于汤峪口,溯汤峪河而上至浐河发源的月亮石,翻越秦岭主脊至陕南柞水,南下荆楚或川地。

汤峪在西安东南方

据说,从汤峪口到秦岭梁要走七十里,当地流传着民谣:“岱峪的河,库峪的湾,汤峪好走七十二道脚不干”。

石门古道的开通可追溯至西汉景帝时期,东方爆发七国之乱,周亚夫带兵出蓝关古道平叛,由于蓝关古道不断被叛军切断,朝廷在蓝关古道东边的石门谷开辟了“石门驿”。

汤峪内的古道文保碑

作为蓝关古道的“替补道路”,在唐中宗年间,石门古道曾一跃成为主角。当时,为缓解江淮粮食通过黄河、渭水向长安转运的压力,朝廷决定在秦岭里打通一条新的漕运通道,秦岭以南取道丹江,秦岭以北取道灞河,两河之间翻越秦岭的这一段陆路,则取道石门谷。

在襄州刺史崔湜的主持下,这条新路耗费数万人力,终于开通了。新路打通后,朝廷废止了蓝关古道。然而,数年后,一场夏日山洪却摧毁了新道,旧路重新被启用。

汤峪口关于汤峪的简介

千年岁月中,石门古道上发生的故事不少。黄巢和李自成都曾在石门关驻兵守关。公元年,唐昭宗李晔因邠州节度使和凤翔节度使叛乱,曾躲避到石门,调遣东川节度使和西川节度使兵力出石门古道护驾。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徐向前、陈昌浩曾率主力红军1万多人出石门关,驻兵塘子街。

这样一条风云古道,现在还存在吗,现状又如何呢?今年,我两次走进汤峪,其中一次还到了汤峪最深处公路结束的地方,终于来到了这条古道身边。

//古栈道,触摸得到

汤峪很美,越往深处越幽静。当我进入汤峪口,过了汤峪水库,沿着潺潺流动的汤峪河一路往山谷深处行进时,我已经走在了探访石门古道的路上。

从汤一村到汤四村,山谷绵延约20公里,这一段的石门古道现在被称为“汤峪栈道”。由于汤峪山谷狭窄、河流湍急,两岸又多是陡峭石山,因此,很多路段都采用“架桥”技术——在河流一侧的石壁上打孔,插入石条,上面铺上木板或木条,就形成一条沿河的空中通道。

可惜的是,古栈道已经被公路取代了,现在只剩下沿途的栈孔,见证着这条古道的存在。

汤峪古栈道栈孔遗址多达13处,有两处设置了标牌,游客进山之后很容易就能找到。

一处是在离峪口约4公里处的汤一村。这处栈道遗址和公路隔河相望,在河流拐弯处的一处峭壁上,石壁上的栈孔很密集,大致分为上下两排,据考古人员的勘测,栈孔的数量有80多个,长度达70米,是汤峪现存栈道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这个地方比较好停车,路面离河面也不远,河水浅的时候,可以下到河道甚至跨过河去,近距离看这些栈孔。

悬崖上的栈孔

栈孔,长出了垂盆草

另一处栈道遗址离峪口8公里,这里刚好在一个狭窄的拐弯处,山又高又陡,逼迫在人的眼前,河流深切进谷底。

站在公路上,向下只能看见一汪绿水。石壁上乱糟糟的树木遮挡视线,想下坡到接近河面的地方,坡又太陡,有失足掉进河里的风险。

我看了又看,没敢冒险,最终也没找到栈孔在哪里,只好给公路边的文保碑拍了张照。

//真的走到了古道上

对于古道爱好者来说,只看到遗址肯定是不足以尽兴的,最好还是能找到现在依然还保存的古道,去走一走。

而我还真的摸索到了这条道上,它就在汤峪最深处。

汤峪深处

驱使我跑到汤峪深处的是一条关于汤峪古栈道的考古新闻信息,上面说,“斗井沟口栈道遗址现仍有部分在沿用”。“斗井沟口”在汤四村,为了找到“还在沿用”的栈道,看一看古代栈道的真容,我和家人一口气把车开到了汤峪公路结束的地方。

汤峪深处风光

然而,并没有找到栈道,实在遗憾。不过,也有收获,我找到了古道翻越秦岭梁的入口。

汤峪尽头,山谷分岔为两条,一条在东,一条在西,石门古道便沿着东边山沟走,它将追随着汤峪河源流,经过三台山,来到月亮石,翻过秦岭梁,进入石窑沟,到达柞水丰北河,南下安康或东抵商洛。

公路的尽头便是人烟的尽头,从小路进山,便再无人家。海拔米处,沿着那条隐隐约约的小路,我钻进了山的缝隙里,走了一小段。

进山

路在溪流边,头顶是交错的树木,阴天,光线不是很充沛,显得古道有些阴冷。路过一栋废弃的房屋,土墙快要塌完了,路边还弃置着砸洋芋糍粑的石窝。

铺着石头的山路

倒塌的房屋

被遗弃的石窝

本想再往前走走,可惜同行的家人着急出山,只能停下脚步。等待下次机缘吧,等待着将来有机会,我能和这些秦岭古道发生更多的交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