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而所谓的崤函之固便是战国时期天下第一关函谷关。
地理优势
函谷关地理位置从地理位置上看,函谷关位于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而且这条通道是进入秦都咸阳最便捷的通道。
古代行军打仗,交通不便,如果翻山越岭,不但战线延长,而且补给损耗也是成倍增加。所以列国数次攻打秦国,都是走的这条道路。而秦国想要东出,也必须走这条道路。所以函谷关对秦国来说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来讲还是优势更大,函谷关的存在能让秦国较少的受到列国对本土的侵扰,从而有时间恢复生产,增强国力。
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战国初期,魏国强大,秦国魏国接壤,魏国可以不通过函通道而攻打到秦国,这也是秦国最艰难的时候。
战国初期各国疆域但是秦国通过商鞅的变法,战争形势逆转。魏国由于马陵之战十万大军被齐国全歼,秦国抓住机会,渡过黄河攻打魏国,最终在秦大良造公孙衍的带领下,将河西地区全部收复。这样秦国便可在黄河以西布防,而渡河之战渡口有限,秦军只要在相应的渡口布防即可,也大大减低了秦军需要做的防御工作。
秦收复河西之战这样想要通过渡过黄河攻打秦国的这条途径也就变得渺茫了。况且假如要渡过黄河,还要进入魏国境内,魏国是不会同意其他国家这么做的。
另一条通道武关
武关在当时虽然重要,但是我认为在当时没有函谷关重要,因为武关当时只需要防范楚国即可。而且即使通过了武关,也不是一马平川,还需要翻山越岭。而翻过山到达咸阳之时,面对的是秦国的主力蓝田大营的驻军,当时走这条路无异于自取灭亡。而且楚国不单单是要对抗秦国,它还要对付东方的齐国,越国。
战国时期秦国重要关口函谷关的战略地位
进可攻
秦昭王时期,秦国东出的欲望更加强烈,他所有的战略都是为了疏通崤函通道。秦国通过不断地对韩国,魏国,楚国用兵,在长平之战前,国土领地有了很大的提升。
而各个国家不团结,也让秦国的不论是连横政策还是远交近攻战略得以很好的实施,韩国,魏国,楚国实力和版图逐渐缩小,唯有邻近的赵国成了大敌。
长平之战上党示意图两强终于由于上党郡的归属大动干戈,当时秦国已经攻占了韩国的野王,韩国上党郡郡守冯亭把上党献给了赵国。
而上党郡就是关乎秦国崤函通道是否畅通的关键。如果秦控制上党,则秦东出一路畅通无阻,如果赵国控制上党,在秦东出之后,赵国出击便可切断秦军的补给之路。
秦国为了保卫上党,同时也为了打击赵国,才发动了长平之战。长平之战胜利之后,秦国可以顺利东出,中原之地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退可守
函谷关本身作为防御之地,阻止了数次列国的合纵。
公孙衍合纵攻秦,红色为秦军,黑色为联公元前年,魏相公孙衍发动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推楚怀王为纵长。公孙衍还说服义渠攻秦侧背。
实际出兵仅魏、赵、韩三国。联军攻至函谷关,被秦军击退。次年秦在修鱼大败三国联军,歼敌8.2万。第一次合纵攻秦就是由于函谷关难攻而功亏一篑。
公元前年,看到秦国不断东扩,齐、韩、魏恐秦继续扩张,对己更为不利,乘秦军久战疲惫,联合攻秦。经三年苦战,终于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这次三国联军放弃了灭秦的机会,捞到好处便撤退了。
公元前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由魏信陵君魏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大败秦军,并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联军没有攻入函谷关,没有伤及秦的根本。
公元前前年,秦国已经是嬴政在位,六国想要做殊死一搏,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由赵将庞暖指挥攻秦。秦新占区大,兵力分散,且人心尚未稳定。进攻开始顺利,深入至函谷关内,距秦都咸阳仅七、八十里的。当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时,联军不支败退。这次战力已经悬殊了,即使联军进入函谷关,也不能对秦国有威胁了。
秦国利用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从而让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地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