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宝,恐怕很多人会想到传国玉玺。相传,这块玉玺是秦始皇用从赵国得来的和氏璧制成,其上篆刻丞相李斯所写的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然而,当我们查询“璧”这个字的时候,会发现璧是一种环状的玉器,是扁的,厚度应该不会很大,否则和氏璧就成了另外一种圆柱形的玉器“玉琮”了,这又如何能做成玉玺呢?
对此,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玉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第二,玉玺是和氏璧做的说法,源自于哪里?
首先关于玉玺的样子。目前我国现存的皇帝玉玺只有故宫博物院的清二十五宝玺,材质大小各有不同,最小的皇帝尊亲之宝6.8公分见方,通高6.1公分;最大的一枚“广运之宝”19公分见方,通高15.6公分,真的是挺壮观的。
但是,你要是觉得玉玺一直那么大那就大错特错了。玉玺,本质上也是一枚印章。古人的印章都是随身携带的,所以印纽上基本都有或大或小的孔用来穿印绶(绳子)系在腰间。
而且秦汉时期在没有纸的情况下,文书基本使用竹简,将竹简卷起用绳子或牛筋扎起来,放一块泥,盖上印章,干了以后将绳结封住,称之为封泥。
这两点也就决定了,一来玉玺不会太重,否则就拽着裤子了;二来在纸还没有广泛使用的秦汉时代,不管是用玉、用黄金还是青铜,无论哪种印章都是比较小的。
目前我国各大博物馆中所收藏考古发掘出秦汉印章,也都是非常小巧的。按照秦朝规制,官印称之为“通官印”,大小为2.3公分见方;到了汉朝稍有增大,基本为2.5公分见方。这是一个标准制式。
那玉玺是不是更大一点呢?
确实会大一些,否则不能体现皇帝和一般官员的区别,但不会特别夸张,像影视剧里那些蛋糕盒子那么大的玉玺,就想也不要想了。可惜的是,目前没有一枚皇帝的玉玺流传下来,无论是秦朝的传国玉玺还是汉朝的“天子六玺”,甚至之后历朝历代的也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一旦一个朝代被推翻,后一个朝代当然会把代表前朝的玉玺销毁。只有清二十五宝玺可以例外,因为民国那时候已经有了文物保护意识。
总之,我们没有秦汉时期的皇帝玉玺可以参考,但是天无绝人之路,年陕西出土了一枚珍贵的西汉“皇后之玺”,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这枚玉玺为白玉制成,2.8公分见方,通高2公分。
没错,玉玺也就这么大。当然,汉朝皇帝的玉玺有可能更大一些,但长宽基本也就是3公分左右了,高更不会超过2.5公分。汉朝玉玺如此,秦朝的想必也不会大到哪里去。故而,不到3公分的厚度,似乎大一点的玉璧可以达到要求。
但是,将近3公分厚的玉璧,可以想象有多大,至少也有二三十公分的直径。可和氏璧是当年秦国曾经许诺拿15座城池跟赵国交换的宝物,敲敲打打做成三公分的玉玺,这得多暴殄天物啊!
于是我们需要讨论下一个问题了,谁说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做的?
可能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写的呀。事实上,《史记》中有完璧归赵的故事,说到了和氏璧,但没有任何一处提到传国玉玺,在提到秦始皇玉玺时总是用玉玺、天子玺这种表述。
出现传国两字的是班固的《汉书》,也仅仅是提到了“传国玺”这个名字而已,对于其材质完全没提,甚至都没写传国玺是玉制。
真正说到传国玉玺材质的是南朝范晔所作的《后汉书》。在《后汉书光武本纪》中的玉玺谱中讲到了“传国玺,其玉出蓝田山”。这就很明确了,和氏璧是出自楚国的荆山,而后《汉书》已经写明,传国玉玺是蓝田玉做的,与和氏璧完全无关!
在后代史书如《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也有记载佐证:“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
那传国玉玺由和氏璧制成的说法从何而来呢?其实是出自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其中写到和氏璧的内容,最后有一句“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但是,《录异记》本身不是史书,而是一本道教神仙集,通篇怪力乱神就不去多说什么了。而且“录异”两个字也告诉你,这就是一部小道消息汇总的书,您可别当真!
只不过,和氏璧的名气太大了,又确实有记载说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得到了和氏璧,于是有些人可能觉得传国玉玺这样的宝贝,制作起来用的必须是最好的材质,却完全忽略了玉璧应有的形状。
和氏璧制作成传国玉玺的版本,被不断以讹传讹添油加醋,以至于弄得面目全非。所以我们讲历史,还是要从史料出发,传国玉玺就是蓝田玉做的而已。